譚嗣同被砍37刀才死去,卻始終默不作聲

1898年9月21日,戊戌變法在慈禧太后的攔阻下失敗,光緒帝被幽禁,康梁流亡國外,而譚嗣同等六人被捕殺頭。作為用鮮血澆灌革命的一大維新人物,譚嗣同的殉難非常壯烈。在死亡就要到來時,譚嗣同賦詩明智,慷慨赴死。視死如歸的氣節,怎能不讓人尊敬!

譚嗣同被砍37刀才死去,卻始終默不作聲

譚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他所寫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譚嗣同層在湖南老家創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主辦《湘報》,又倡導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奉行新政。公元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譚嗣同參與領導戊戌變法,失敗被殺,年僅33歲,為''戊戌六君子''之一。

譚嗣同被砍37刀才死去,卻始終默不作聲

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的逃亡,使慈禧太后難洩心頭之恨,便命令用鈍刀處死“戊戌六正人。”原來可以逃跑的譚嗣同為了表明革命的決心,也為了喚醒當時的國民。他選擇了“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譚嗣同是被一把叫做“上將軍刀”的鈍刀所砍,厚如鋼板。一共“鋸”了譚嗣同的脖子37刀,那場面真的不敢想象!!!而譚嗣同愣是咬著牙,瞪著眼,一聲沒吭。許多人說譚嗣同被砍了幾十刀才氣絕,也有人說砍了五六刀才氣絕,不管哪種說法是真是的,可以肯定的是譚嗣同肯定忍受了超出常人的痛苦。

譚嗣同被砍37刀才死去,卻始終默不作聲

現場的慘烈狀態數萬人眼見,圍觀庶民都只知是亂臣賊子被捕伏法,一直的唾罵、扔菜葉子和雞蛋。在如許的環境下,譚嗣同仍舊喊出了“有心殺賊,疲乏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悲壯宣言。圍觀的百姓不知道譚嗣同堅持的是什麼,但悲壯的的氣氛還是感染了所有人。後來,有一個圍觀老叟回首此事,感傷顯露,這哪是在砍頭,明明是在鋸頭。​從老人的言辭之中,我們仍能感覺到當時的慘烈,譚嗣同雖然死了,先生精神猶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