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擊潰紀曉嵐信仰的經典一罵:你不外是我養的倡優

紀昀,字曉嵐,乾隆年間名臣,除政治家外,他更是清代鼎鼎大名的文學家。紀曉嵐是名動一時的大才子,他宏儒碩學、學富五車,在詩歌駢文和考證訓詁等領域均有非凡貢獻,其代表作《閱微草堂筆記》與《聊齋志異》同為志怪小說的殿堂級佳作。

乾隆擊潰紀曉嵐信仰的經典一罵:你不外是我養的倡優

紀曉嵐7歲列入童子試,獲得“神童”稱號,20歲科試第一,24歲鄉試奪魁,可謂是年少成名,之所以31歲才中進士,有兩個原因,一是過於自負,答題時深嗜劍走偏鋒,二是27歲時喪母,守孝三年錯過了會試。紀曉嵐高中入仕後,從庶吉士做起,順風順水,做到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從級別上看,是從一品大員。然而值得關注的是,紀曉嵐官職雖然不小,但他做過的主要官職,如武英殿纂修、功臣館總纂、國史館總纂、方略館總纂、提督學政、《四庫全書》總纂等,無一例外乾的都是修書著作的工作,並不掌握實權。縱觀紀曉嵐的為官之路,他一貫都被排擠在權力中間之外,對大清王朝和乾隆皇帝來說,與其說他一位官員,不如說他是一位御用文人。紀曉嵐能做《四庫全書》的總纂官,學問自然是當世無二,乾隆皇帝得此良臣,肯定是推崇備至。然而,這只是我們後世之人的一廂情願,真實歷史中的紀曉嵐,不僅寵不及和珅,甚至在乾隆皇帝心中,他的地位與娼妓無異。這還要從乾隆對紀曉嵐的經典一罵說起。


乾隆擊潰紀曉嵐信仰的經典一罵:你不外是我養的倡優

《清史稿》中有關於“尹壯圖案”的詳細記錄。所謂“尹壯圖案”,就是一個叫尹壯圖的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上書陳述議罪銀製為朝廷帶來的弊端,建議取銷這一政策,結果勸諫不成反遭嚴辦。雖然,我們這裡要說的既不是尹壯圖,也不是議罪銀,而是由此引起的皇上大罵紀曉嵐。尹壯圖多次上書“中傷”議罪銀製度,觸動了贓官和皇上的利益,招致乾隆盛怒,欲對其施以重罪。朝中眾臣均不敢違抗聖意,只有紀曉嵐出來說話,一來他同情尹壯圖直言犯諫反遭嚴懲的遭遇,二來他一樣對議罪銀製度深惡痛絕,所以自告奮勇為尹壯圖求情,卻被乾隆皇帝劈頭蓋臉一頓臭罵,原話是:“朕以你文學優長,故使領四庫全書,實不過以倡優蓄之,爾何妄談國事!”大意就是:我因為你有點才學,讓你去編修《四庫全書》,現實上只不過把你算作伶人一樣養著罷了,你竟然還敢妄談國事!也不衡量一下自己的身份!

乾隆擊潰紀曉嵐信仰的經典一罵:你不外是我養的倡優


所謂“倡優”,古代就是指從事歌舞雜戲的藝人,紀曉嵐確實被當做了小丑,乾隆這席話,言簡意賅,卻字字扎心,要多傷人有多傷人,不只侮辱了他的人格,更給了他致命一擊,讓他猛然間如大夢初醒——即便學貫古今,即便蜚聲文壇,自己在皇帝心中也不過是個御用文人,需求你出力時便拎出來修書著作,需求取樂時便叫你出來活躍氣氛,可以給你官做,可以給你錢花,但朝政大事與你沒有任何關係。看透了這一點,紀曉嵐從此對朝政一言不發,工作上編修《四庫全書》,私下裡創作《閱微草堂筆記》。乾隆駕崩後,年過古稀的紀曉嵐在嘉慶朝依然官運亨通,歷任兵部尚書、左都御史、禮部尚書。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紀曉嵐病逝於京城珠巢街的家中,享年82歲,嘉慶皇帝賜白金五百治喪,親作祭文、碑文以馳念。或許紀曉嵐該感謝感動感動昔時乾隆那經典一罵讓他看清現實、重新定位了自己的身份,並是以得以安度餘生,遐齡善終!


乾隆擊潰紀曉嵐信仰的經典一罵:你不外是我養的倡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