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駐華大使恆安石在廣府古城的故事

美國駐華大使恆安石在廣府古城的故事

美國駐華大使恆安石在廣府古城的故事

恆安石先生是中美建交後的第二任美國駐華大使(1981~1985),由里根總統任命。他1920年出生在中國的山西汾陽縣,父母為傳教士。北京被日寇佔領後,恆安石被日軍送往山東濰縣的拘留營,1944年5月成功逃離。日本投降後,恆安石供職於“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1946年4月國共兩黨圍繞“解放永年城(廣府城)”進入談判階段,恆安石作為“聯合國救濟暑”的代表為永年城發放救濟糧來到了邯鄲,在這裡他第一次見到了鄧小平同志,並商談了關於救濟糧的發放。4月2日,恆安石隨同“軍調小組”在基督教陳牧師、天主教張神父等有關人員的迎接下入駐廣府古城南大街的天主教堂!恆安石面對複雜的政治形勢首先會見了徐鐵英、王澤民以及四街長老和“軍調小組”成員。對於糧食、蔬菜、藥品等物品進行協商發放。開會時,恆安石用流利的中文向群眾喊話,要用人道主義解決爭端。隨後國共兩黨代表分別發言,宣講發放辦法。一個多月後,恆安石完成“救濟糧”的發放離開了廣府古城!

三十五年後,恆安石作為美國駐華大使再次來到了中國。這次他遇到的是更為棘手的“對臺售武”問題,他也再次拜會了當時中國的最高領導人鄧小平同志。在恆安石的多方協調和努力下,中美雙方簽署了著名的《八一七公報》。該公報的簽署也被認為是恆安石傑出的外交成就。出任駐華大使是恆安石事業的頂峰,在他在任期間也是中美關係的最佳時期。他始終認為“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應有中國人自己解決,美國不應該插手。 2001年,恆安石在馬里蘭州寓所病逝,中國駐美大使楊潔篪親自參加了他的追思儀式。

幾十年過去了,戰爭的硝煙已經散盡。廣府古城成了一個聞名遐邇的遊覽聖地。南大街教堂的鐘聲依然悠揚,在這個寬闊的院落裡,歐式風格的古牆體已顯得斑駁陸離,似乎還在訴說著往日的輝煌。院內虔誠的教徒、院外來來往往的群眾仍然在傳頌著恆安石先生的動人故事!

恆安石,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廣府人民的老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