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一首《长相思》成谜,究竟是写给自己,还是写给心意人?

西子湖畔,吴侬软语,每次忆起杭州就不由想起几千年前隐居在西湖孤山的那位传奇人物。

说他传奇,丝毫不夸张,在文人追逐名利仕途的时代,唯他清心寡欲,喜欢恬淡,厌恶趋炎附势,甘愿隐居山林,与青山绿水、梅花野鹤为伴,将北宋文人的魏晋风度演绎到了极致。

当然,单看一生不仕就评价其为传奇,尚不充足,毕竟历史长河中从不缺少隐士,但能做到终生不仕不娶的且乐得其所的,恐怕屈指可数,林逋正是如此,难怪大文豪苏东坡这样记述他:“自言不作《封禅书》,更肯悲吟《白头曲》。”将他和司马相如作对比,赞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高雅林隐生活。

林逋一首《长相思》成谜,究竟是写给自己,还是写给心意人?

闲来无事,翻看余秋雨写的散文《西湖梦》一文,竟发现提到林逋,说他“梅妻鹤子有点烦难,其实也很宽松,林和靖本人也是有妻子和小孩的。读到这里不禁愣住,据《宋史·林逋传》记载“逋不娶,无子……”,为何余秋雨先生直言他有妻有子呢?想必是一时糊涂,道听途说。余先生的粉丝为了力证林和靖有妻有子,搬出他写的为数不多的抒写离别相思之情的诗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这首《长相思·吴山青》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林逋一首《长相思》成谜,究竟是写给自己,还是写给心意人?

如果想仅用这首词证明林逋有妻有子,过于牵强。熟悉诗词的朋友对《长相思》这一词牌名不陌生,它是乐府旧题,内容多以恋人离别相思为主题,语言秀丽,感情千转回肠,读之让人沉浸其中,淡淡忧伤如烟雾缭绕,涌上心头。

林逋这首《长相思》沿用《诗经》民歌起兴的写作手法,用三个“青”字突出南方特有的山清水秀。“吴山青,越山青”指的是浙江境内的两座山,即吴山和越山。吴山在春秋时期是吴国和越国的边界,越山是苎罗山和金鸡山的合称。说到苎罗山就不得不西施,西施老家就在苎罗山下,正因历史上的一位美人,这座山才名声大噪。

林逋一首《长相思》成谜,究竟是写给自己,还是写给心意人?

林逋拟一名女子口吻,借山清水秀的景色引出离别之情。吴越的风景尽管美若仙境,又如何呢?还是留不住情郎的心。坐在船上送别他,两岸青山不懂人情,绿树环绕,鸟声婉转,惹得即将分别的人心情更加苦闷。江水无情,青山无意,纵使繁花似锦,难以排遣离别之苦,女子无人诉说,本想借青山绿水以解压抑,孰料青山不解风情。

林逋一首《长相思》成谜,究竟是写给自己,还是写给心意人?

送别终有尽头,男女二人终于情难压抑,执手相看泪眼,想说的语言太多竟不知从何说起,只能任由委屈、不舍的眼泪纵横。相爱之人分离已经够痛苦的了,更难受的是“罗带同心结未成”。古时男女定情,会用丝带打个心形的结,叫做“同心结”。“罗带结未成”,暗示主人公的爱情生活遭遇不幸,不能天长地久,这让送别之路变得沉重万分,此地一别,不知何时再见。再见时,可能你已娶妻,我已嫁人,物是人非事事休矣。

林逋一首《长相思》成谜,究竟是写给自己,还是写给心意人?

林逋一生未曾娶妻,竟然写出《长相思》这类反映相思及爱情坎坷的诗词,大大满足了后人窥探隐私的癖好。他们由此觉得林逋肯定有过妻子,认定这首词是他本人的真实经历。他们猜测年轻时的林和靖肯定爱过一位少女,只是发生了意外,所以无奈分开,随后隐居孤山,植梅养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这种纯属猜测的故事,并没有根据,史料关于林逋的记载也没有提到他的感情生活。

林逋一首《长相思》成谜,究竟是写给自己,还是写给心意人?

至于这首词到底基于何种背景写的,我猜大概是面对吴山和越山,词人想到了吴越之争,念到了西施。这首词的女主人公大概就是西施,她本是美妙绝伦的浣纱女,却被选中作为迷惑吴王的“棋子”,深知肩上责任,所以她只能放下青梅竹马的情郎,兑现不了昔日嫁娶的诺言,在去吴国的路上和心上人道别,从此相见无缘。

所以,林逋并非清心寡欲,而是仍旧怀揣这世间珍贵的情意,抑或真如后人猜测,他终生未娶是在等西子湖畔的那个她。至于真相到底如何已经不再重要,就让它蒙着传奇的面纱闪耀在历史长河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