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1》四兵种介绍,枪控戟防弩远骑攻,你认同吗

《三国志11》中的四大兵种,枪戟弓骑可谓各有千秋,再配合上一些武将的特技效果,在不同的战场都能发挥出不同的作战效果。

基础简介

《三国志11》四兵种介绍,枪控戟防弩远骑攻,你认同吗

每个兵种根据武将的适性等级都可以发动不同的兵科战法。要想发挥出各个兵种最大的威力,在选择武将时还是需要有相对应兵种 S 适性的武将在部队中,因为 S 适性能够 100% 发挥兵种威力,此外 S 适性还会增加兵科战法的成功率 10%;A 适性只能够发挥兵种 90% 的威力,而对于兵科战法的成功率加成也只有 5%。B 和 C 都不再附加兵科战法成功率,兵种威力也都只能发挥 80% 和 70%。

要想在游戏中发挥出兵种最大威力以及让战法成功率更高,一定要在出战武将中选择和出征部队适性具有 S 的武将一同出征。

PS:地形会影响到战法成功率。

PS1:游戏难度的提高,会降低兵科战法的成功率。

PS2:战法成功率不是按照每百回合成功次数计算,而是按照单回合成功概率计算。

枪兵

《三国志11》四兵种介绍,枪控戟防弩远骑攻,你认同吗

简介

单体输出,攻守适中。对敌军能够进行位移,具有一定的控制力。克骑兵,被戟兵克。部队处在沙地和水上无法发动战法(水上情况后面不再赘述)。

战法

突刺(B):耗气 15,给予部队伤害的同时将部队击退一格。击退的部队如果撞击到其他部队或建筑物也会造成伤害。

螺旋突刺(A):耗气 20,给予部队伤害的同时有机率眩晕。暴击必眩晕,不暴击有机率眩晕。

二段突刺(S):耗气 25,给予部队伤害的同时将部队击退二格。击退的部队如果撞击到其他部队或建筑物也会造成伤害。

技巧提升

锻炼枪兵:提升战法威力。

袭击兵粮:枪兵攻击时,夺取敌方部队的兵粮。

奇袭:枪兵于树林攻击时,不会遭到反击。

精锐枪兵:提升枪兵部队的攻击、防御和移动力。

适配特技

霸王、飞将、神将、斗神、枪神、枪将、猛者、乱战、连击等。

代表武将

张飞:斗神,发动枪兵、戟兵战法成功时暴击。

心得

灵活使用位移战法,让敌方部队处在我方 AOE 伤害或箭楼等防御建筑物攻击范围内,也可将敌方推去撞击陷阱,触发连锁反应。虽然突刺和二段突刺能造成小范围的伤害,但是主要伤害还是集中在被攻击部队,被撞部队伤害极小,如果不是为了让敌方位移,即使是武力低下的武将也可以尝试使用螺旋突刺,即使不暴击,也有可能出现欧皇情况,让敌方部队眩晕。

部分“神”一级别的武将可让螺旋突刺变成战场上稳定的控制技能,合理搭配出征武将。

技巧方面袭击兵粮对敌方战斗力的削弱没有实在意义,但是兵粮多了,可以卖粮赚钱。枪兵技巧只有研发到奇袭,对于战场的战力才有实际的提升,一旦选择枪兵科技尽快提升到奇袭。

戟兵

《三国志11》四兵种介绍,枪控戟防弩远骑攻,你认同吗

简介

群体输出,攻弱守强。能够位移敌军,还能造成 AOE 伤害。克枪兵、被骑兵克。戟兵战法消灭敌方部队时具有较高的扑缚敌方武将机率。

战法

熊手(B):耗气 15,给予敌方伤害的同时将其向本方部队位置拉近一格。

横扫(A):耗气 20,以选取目标为中心左右各一支,相邻本方的部队给予范围伤害。

旋风(S):耗气 30,同时攻击相邻的所有敌方部队。沙地无法发动此战法。

技巧提升

锻炼戟兵:提升战法威力。

箭盾:有30%概率防御弓箭攻击。

大盾:有30%概率防御一般攻击。

精锐戟兵:提升戟兵部队的攻击、防御和移动力。

适配特技

霸王、飞将、神将、斗神、戟神、戟将、猛者、不屈、攻心、威风、藤甲、怒发等。

这里需要吐槽一下戟将,在一共天生的五名戟将中,只有陈武一人戟兵适性是 S,其他几人都只有 A,作为一名戟将却无法发挥戟兵的最大战力,这个设计必须要吐槽一下。

代表武将

太史慈:戟神,发动戟兵战法成功时必暴击。

心得

戟兵有着防御高和 AOE 伤害的特性,一般作为部队的先锋使用。让其成为天生的伞兵,被敌军包围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战力。所以部队中的副将如果带特技“遁走”、“飞将”等能够直插敌部队群中的特技将让戟兵有着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

虽然戟兵攻击力偏弱,但是依靠着横扫和旋风的特性,在敌方部队中能够打出比骑兵更高额的伤害。不过戟兵战法过于耗气,尤其是旋风在没有任何回复条件的情况下一场战役只能最多打出四次,所以必须积极铺设军乐台才能保证戟兵部队的战斗力。

不屈被很多玩家认为是一个很一般的特技,但不屈能够和戟兵配合发挥出最大功效变为神技。

不屈:当部队不满3000时,一般攻击有 50% 机率被防御。

当不屈与已研发出大盾的戟兵组合在一起的时候,这个概率被提升到了 65%。当一场战役打到最后 AI 方只能以普攻攻击时,拥有着不屈的戟兵部队,就可以轻轻松松的收割战场了。

戟兵科技从箭盾开始,每一次的升级都让戟兵变得更为耐打。

弩兵

《三国志11》四兵种介绍,枪控戟防弩远骑攻,你认同吗

简介

群体输出,攻弱守弱。弩兵可以远程攻击, AOE 的伤害弥补了攻击力低的弊端。没有相生相克兵种。不能对树林内部队发动战法。

战法

火矢(B):耗气 10,射程二格,给予敌人的部队、建筑物和设施造成伤害,并使其燃烧。

贯箭(A):耗气 15,射程二格,仅限前后斜的6角方向,与目标之间的敌部队、据点和设施都能够给予伤害。

乱射(S):耗气 25,射程二格,目标部队、据点、设施和其周围一格的部队、据点、设施全部给予伤害。

技巧提升

锻炼弩兵:提升战法威力。

还射:弩兵遭受弓箭袭击时会自动反击。

强弩:弩兵的射程增加一格。

精锐弩兵:提升弩兵部队的攻击、防御和移动力。

适配特技

弓神、霸王、飞将、神将、弓将、射手、威风、火神等。

代表武将

黄忠:弓神、发动弩兵战法成功时必暴击。

心得

弩兵虽然基础数值都较低,但是一般都行走在队伍的中后方,不会有太多机会与敌方正面接触,更多的是依靠战法给予敌军伤害之后,再由其他部队上来收割顺便卡住敌方对弩兵部队的攻击。

火矢是游戏中性价比最高的兵科战法,只需要 10 点气力就可以造成两次伤害,一次弓箭伤害和一次火攻伤害。即使是一些适性只有 B 的文官都能够造成不错的伤害。

技巧中的强弩,不仅增加弩兵一般攻击的距离,同时还增加战法的射程距离。大大增加了弩兵部队的生存环境和目标选取,同时也让弩兵部队有了和投石车较量的资本,强弩对于弩兵部队有着质的提升。

在发动乱射时一般武将是无非做到区分敌我部队的,但是弓神黄忠却能做到自带“制导”效果。

射手虽然可以帮助弩兵攻击在树林中的部队,但是在使用乱射的时候,目标相邻的树林部队是不会遭受伤害的。

如果想玩“万箭齐发”,记得选择“群英集结”当中东吴势力,上手就有 7 名弩兵适性达到 S 的武将,另外还有诸如鲁肃、黄盖、诸葛恪和朱然等能力值不错,弩兵适性有 A 的后备力量。

骑兵

《三国志11》四兵种介绍,枪控戟防弩远骑攻,你认同吗

简介

单体输出,攻高防弱。骑兵除了高攻击力还有高移动力。克戟兵、被枪兵克。不能在树林、湿地、栈道和毒泉使用战法。发动战法容易触发“单挑”甚至直接将对方武将突死的情况。

战法

突击(B):耗气 15:给予敌方部队伤害的同时自身部队也前进一格。

突破(A):耗气 20:给予敌方部队伤害的同时自身部队穿越到敌方部队的另一侧。

突进(S):耗气 25:给予敌方部队伤害的同时自身部队也前进二格。

技巧提升

锻炼骑兵:提升战法威力。

出产良马:增加骑兵移动力。

骑射:骑兵可执行弓箭射击。

精锐骑兵:提升骑兵部队的攻击、防御和移动力。

适配特技

骑神、霸王、飞将、神将、骑将、疾驰、长驱、白马、猛者、攻心等。

代表武将

马超:骑神,发动骑兵战法成功时必暴击。

心得

骑兵部队有气力就不要吝惜战法,因特技容易触发单挑和杀死武将,所以想要尽快解决战斗就不断的使用战法。

合理使用战法避免被围,骑兵防御力较弱,一旦被围攻肯定溃败,所以合理的利用战法带来的位移效果,让自己在杀伤敌人的时候也不会被敌方多支部队围攻。

骑兵是战场移动力最高的作战部队,除了组建特技效果好、适性达到 S 的骑兵作战部队之外,还可以在攻城战中利用骑兵的移动力来承载部队中的军师部队,让军师部队快速抵达双方交战区域,控住敌方部队,为后续到来的大部队降低损失。

白马是游戏中非常赖皮的特技,不仅让没研发出骑射的骑兵可以进行远程的弓箭攻击,此攻击还是会心一击效果。(电脑托管下的北方战场公孙瓒凭借此特技和袁绍打的有来有回)

疾驰则是游戏中非常恐怖的特技,它能够让骑兵部队眩晕朱敌方部队,如果结合飞将、骑神和骑将等一类能够稳定发挥出战法的特技,那简直就是神挡杀神佛杀佛。

骑兵技巧方面也是个个好用,出产良马增加移动力,让骑兵更有战略价值,带着鬼门和百出的军师直奔敌方空虚的大本营,轰他老家。骑射,那就更不用提了,为骑兵增加了一种攻击手段,如此一来骑兵不仅可以冲锋陷阵,更可以在后排在本方增加后续伤害。

总结

311当中的四大兵种各有特色,一场大型的攻坚战需要戟兵顶住火力,枪兵控住 AI 部队,弩兵进行 AOE 伤害,骑兵则重点关照 AI 的知名武将。只有这样才能让一场战役打的轻松愉快损失还较小。

如果一定要用几个字来简单的形容这四大兵种,那么就是“枪控、戟防、弩远、骑攻”,以上八字形容游戏中的四大兵种最为简洁直观!《三国志》一款战斗策略游戏,在游戏中,您将扮演三国乱世中的一名诸侯,率领千军万马迎战诸路强敌体验精彩绝伦的史诗战一个个名动天下的武将正在静待您的召唤。拥有丰富的剧情和独具特色的任务系统,游戏画面精致,城建经营……浓郁的中国风,经典的三国元素。具体资讯请关注公众号【攻城三国手游版】了解更多。

《三国志11》四兵种介绍,枪控戟防弩远骑攻,你认同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