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淺析男主追夢的一生及理想與生活的現實意義

《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 · 薩默賽特 ·毛姆的創作的長篇小說。當時此書一經問世後,在文壇轟動一時。小說的原型是法國印象派畫師高更,以高更為原型,不僅增加文章的傳奇色彩,還受到了全世界的矚目。一本接近一百年的作品,有著經久不衰的價值,暢銷至今。

這本書名字很有趣,月亮代表理想、美好等精神,六便士代表物質和世俗。有些人年輕的時候只看到天上的月亮,卻從來看不到那六便士。可是斯特里克蘭眼裡只有月亮,從一而終。

書中描述了一個證券經紀人斯特里克蘭,對藝術著魔後,拋妻棄子放棄了優渥的生活。趕往巴黎,尋找虛無縹緲的畫畫夢想。一直過著食不飽腹的生活,最後離開文明世界,在荒島混跡餘生,死後成為名垂青史的畫家的故事。

《月亮與六便士》的作家毛姆用最簡單最直白的敘述方式,表面上寫主人公的遭遇和命運,實則表現了理想與生活的思考。都說毛姆是最會講故事的人,他用僅僅幾個人物作為鋪墊講述斯特里克蘭的一生。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某些片段只有隻言片字的瞭解,把人物性格特徵展現的淋漓盡致,引人思考。

《月亮與六便士》:淺析男主追夢的一生及理想與生活的現實意義

如何在理想與生活之間取捨?才能兩全其美的去生存?想必這是大部分人面臨的問題。

今天來分析分析,斯特里特蘭拋棄所有,只為追求心之所向的原因。在我看來,斯特里克蘭之所以不顧一切去畫畫有三方面的原因。根據作者一生的命運來深思理想與生活的思考及意義。

一、淺析男主不顧一切拋棄所有,去追尋畫畫的執念有三大原因。

內心的執念,外界無法滿足自己、自我價值得不到實現以及精神支撐高於一切的物質追求。

  • 01、滿地的六便士,而他只看到天上的月亮。——心之所向

一家證券公司的經紀人在不惑之年,拋棄一切趕往巴黎追求虛無縹緲的畫畫之路,看起來是一個自私自利且無情的人。他之所以會這樣做,在文章中的“我”問及他的時候,他說:“

我告訴你了我必須畫畫,這可由不得我。一個人要是跌進水裡,他游泳遊得好不好都無關緊要,反正他的掙扎,不然就會被淹死。”

一句我必須畫畫,能看出斯特里克蘭下定決心只為畫畫,無法阻擋。他寧可拋棄衣食無憂的生活,讓自己過上有上頓沒下頓的日子,為了心中所向拋棄一切。做讓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是靈魂的趨勢與心靈的宗旨。

在我看來一個拋棄所有,看起來自私自利的人,讓人唾棄。可是他是被理想趨勢,已經著魔不受控制,又有多少人能像他一樣不管不顧去追尋呢。

書中說到:“如果他是為了一個女人離開你,你可以寬恕他的。若他為了理想離開你,你就不能了對不對?你認為你是前者的對手,可是同後者較量,你就無能為力了。”一個人不管做什麼都可以找到根源,可是面對理想這個看不見抓不著的東西做比較,其他的都顯得很渺小。在月亮面前,六便士顯得一文不值。

《月亮與六便士》:淺析男主追夢的一生及理想與生活的現實意義

  • 02、現在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無法讓生活繼續。

看起來斯特里克蘭有著幸福美滿的家庭,聰慧的妻子和一對懂事的兒女。可是這樣的生活讓他疲倦,當時流行的文人、藝術家的宴會,以及幾十年平淡如水的生活,他不善言談不善社交,這樣的日子讓他匱乏和迷茫。這是他義無反顧離開的原因,更加追尋自己理想的堅定。

在四十歲的時候追尋畫畫的夢想看起來荒唐至極,自私的一走了之,可斯特里克蘭說:“無所謂!”他全然不在乎。他想要不被束縛,想要自由,想要靠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不過一成不變的日子,且討厭現有的生活。於是乎他行動了他去做了。

人生總有一次義無反顧的行動,不計後果不恐懼坎坷。

  • 03、精神支撐高於一切物質追求。

斯特里克蘭根本不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不管別人說什麼做什麼,哪怕拋妻棄子的罪名,他都無所謂。只要能讓他畫畫,可以做出任何犧牲。哪怕五年只穿一件舊衣服,只要有顏料和畫板就好;對他來說吃什麼都一樣,山珍海味和麵包屑沒什麼區別,一切都是為了可以畫畫而填飽肚子。

作者毛姆說,見過說不在乎別人眼光的,可是完全真正不在乎別人眼光的,做到的也就斯特里克蘭。

作家三毛說:“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斯特里克蘭把可以畫畫作為自己活下去的支撐,不在乎有沒有錢和衣物,這些都無所謂。一生只追求一件事的人,又何嘗不是一種偉大呢。只為月亮奔跑的人,內心一定是無比的堅定吧。

人一旦有了自己想要的精神支柱作為支撐,這個人就擁有堅不可摧的力量。不容小覷不可低估。

《月亮與六便士》:淺析男主追夢的一生及理想與生活的現實意義

二、淺析斯特里克蘭的命運給我們帶來理想與生活的抉擇以及深刻思考。

斯特里克蘭最後眼睛瞎了,不過完成了鉅作,在離世後名垂青史。像這樣不顧一切成功的都是寥寥無幾,更多的是芸芸眾生。很少數人這樣做可以成功的,男主也是在死後才成名的。那麼我們面臨的就是在理想與生活兩者之間如何抉擇的問題?

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呢?不傷害他人的前提還可以顧及自己的追求。

當然有!

我們可以從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會因素三個角度來分析。

  • 01、自身因素:做一個人格健全的人是優良品質的前提。

書中斯特里克蘭身無分文,靠朋友的救濟與所謂的“妻子”來養活,這種做法明顯不可取。會遭人唾罵的,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吃軟飯的小白臉。而現實中的我們不願意在別人膝下尋求口糧生活,所以要做一個人格健全的人,知廉恥、不自私不自利、一個人可以窮,但是人格必須健全。

自己若是優秀起來,去完成夢想,就是近在眼前的事。心中追求的可以執著可以有執念,別讓身邊人都討厭你,不願理你。

良好的自身條件是追求夢想的前提,理想是生活的一部分,擁有健全的人格不至於讓餘下的路坎坷,人品是道路寬廣的保障。

  • 02、家庭因素:擁有一個避風港讓你遠方起航。

蕭伯納說:“家是世界上唯一隱藏人類缺點與失敗的地方,它同時也蘊藏著甜蜜的愛。”

家庭和自己本身就是和你不可分割的,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就決定了有著斬不斷的血緣關係。斯特里克蘭是放棄了家庭,撒手而去,不聞不問。可是我們知道這樣是錯誤的。我們的心都是肉長的,像斯特里克蘭這樣的人實在不多,不論我們貧窮與富貴,都不應該拋棄家庭。

家庭永遠是第一位的,無論什麼時候都是,家人最重要。

知名藝術家馮鞏,是春晚的常客,每年第一個小品就是馮鞏的。後來才知道這是馮鞏要求的。他說:他演了第一個小品,就可以趕緊飛回去陪家裡人過年了,不耽誤和家人一起迎接新年來臨。

家人永遠比什麼都重要,夢想與家庭之間,定然是顧好家才去追尋夢想,換個角度思考問題,你不顧一切去準尋夢想,棄家庭於不顧,等夢想到了,家庭也沒了。

《月亮與六便士》:淺析男主追夢的一生及理想與生活的現實意義

你肯定會心痛,會受到良心的譴責。只有家庭包容你的一切,你的好與不好。家是我們的避風港,有家才有遠方,夢想才可以遠航。把家放心裡,夢想才有里程碑。

  • 03、社會因素:不忘初心,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社會是個大染缸,很多人都被汙染。可是在所有的是非中斯特里克蘭只有這一點做得最好。無論外界如何,不管處在豪華的宴會上,還是流浪的生活中,他都追尋的是為了活下去——畫畫。

很多時候大多數人都抵制不住外來的誘惑,把自己的理想一點一點偏離自己的軌道,做事三分鐘熱度,隨波逐流,直到忘記了為什麼而出發。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被社會改變,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是要不忘初心。

你的內心永遠是不會騙你的,只有在自己想要追尋的路上走,才會自由自在,沒有枷鎖式的前進。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月亮與六便士》:淺析男主追夢的一生及理想與生活的現實意義

斯特里克蘭這一角色,一生追尋的東西就是可以畫畫。不在乎別人的眼光,不在乎自己是否過得好,不在乎是不是佔有了朋友的老婆,最後眼睛都瞎了完成讓人瞠目結舌的鉅作。他的執念是不可以摧毀的,和生命的長度一樣長。一生不追求文明世界裡的燈紅酒綠,而是大自然給予讓他心安可以作畫的原生態小島,最終成為了大藝術家。

《月亮與六便士》看完後,久久不能自拔不明所以的情緒。

斯特里克蘭一生追尋的精神是可畏的,可悲的是他放棄一切,包括家庭。傷害了很多無辜的人,對這本書給予和理解的,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論書中講述的友情、親情、愛情、理想與生活的意義,都是值得我們考慮與深思的東西。

世間萬物,皆為虛無。坦蕩做人,心之追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