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狂欢的双十一,你可能正在成为被收割的韭菜

都说自古套路得人心,可如果每次被套路的都是自己,可就不那么开心了。


这段时间不刚好临近双十一了吗?

除了搞得热火朝天的淘宝盖楼,拼多多的100元“无套路”红包,和各种绕着弯子让人逐渐看不懂的电商活动之外,线下商家也开始频频发力。

比如——

无套路五折、买二送一、充值1000送500等活动也开始上线,引发大家疯狂抢购。

虽然规则复杂了一点,但身边好歹有薅羊毛成功的同学存在,相比于这些简单的套路,有的商家就不一样了,韭菜有多深,他们的刀就有多锋利。

01

借鸡生蛋,背后是细思恐极的套路


这不,前段时间一个朋友向我炫耀她新买的小ck包包,她开心地说,最近这个品牌无套路打5折,非常划算,她一下就买了好几个。

本来从来对这种折扣活动从不感冒的我,也一下子感兴趣了,毕竟我不买,也可以安利给冷老师,让我都忍不住去围观一下。

结果到现场一看,原来是所谓的“品牌折扣”展会,展会是那种商场常用的临时展架,外面贴着大大的品牌标识,还标注着大大的50% off的折扣字样。

看起来一切都像模像样,原本单价六七百的包包,在这里直接卖到了两三百,这种骨折的活动,自然也吸引了不少女孩子,每个人都在努力挑选自己喜欢的包包。

正在小强准备挑一个掏钱的时候,我不经意注意到了其中的一个细节——

似乎品牌跟我熟悉的charles-keith有一点点区别,仔细对一下,才发现自己又被套路了。

全民狂欢的双十一,你可能正在成为被收割的韭菜


原来,所谓的折扣大牌,和真正的charles-keith,其实根本就TM不是一个品牌,起码差距了3个英文字母。

虽然它在外表logo、甚至包装上都极力模仿charles-keith,甚至拿到了商场的活动场地,但其实只要稍微对比一下,就很容易发现里面的区别。

但是很显然,那些抢购的同学并没有发现其中的区别,不断地有人排队买单,就那么一会儿的时候,商家就收款上万。

在我把这个不幸的消息透露给朋友之后,她显然不太高兴,想让我赔偿她的损失,在极力安抚朋友的情绪后,我忍不住对这个割韭菜的套路产生了好奇心,于是网上一搜。

这一搜可不得了了了:

原来,得益于这两年小ck品牌的火热,小ck早已经成为各大山寨产品的重灾区。

网上各种版本的都有,高仿版本的Charess&keich,charles&kyazs,还有稍微低配一点的,甚至连中间的&都省略了。

要说女孩子们生活真的不容易,本来就要花很多钱在自己身上,结果还要被无良商家割韭菜,真的是太难了。

不过,相比于同情这些被割了韭菜的同学,小强更关心这背后的套路,防止大家再次上当受骗。

02

套路的背后是多方利益的纠集

在过去几年,企业对知识产权还没这么重视,再加上不同人群之间的信息差,出现了非常多的山寨品牌。

就拿手机来说,就出现过尼采等强势产品,采用低配联发科芯片,大肆在线下宣传,在十八线城市的风头,甚至盖过了华为小米。

不过,随着这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信息逐渐透明,人们开始有了更强的分辨能力,这些山寨品牌的生活也变难了起来。

但是,在这些强大的套路面前,仍然难免不会中枪。

为什么在大家分辨能力日渐上升的今天,仍然会有不少的的同学上当呢?

首先,的确英文的品牌是重灾区,毕竟母语是汉语的中国人,对英文的分辨能力相对要差一些,对品牌的熟悉程度也没有那么高。

打个比方,如果你把施华洛世奇和蒂芙尼的英文名默写出来,可能很多同学都有点懵逼。

毕竟平时没有刻意去记忆,很多时候对品牌也仅仅只是有个印象而已。

但这只是表层的原因,其本质原因是,商场其实已经对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教育,我们也相信商场引进的都是正规品牌,所以在购物时,其实很少会去关注名字本身。

全民狂欢的双十一,你可能正在成为被收割的韭菜

就拿万达广场来说,万达引入各大品牌,在多年的积累之下,消费者其实已经被教育得非常好了,起码对于商场内部的品牌,消费者其实是没有多少防范心理的。

毕竟在万达等知名商场,以C和K命名的品牌,本来就只有那两家知名的,消费者根本没有防范心理。

而那些擅长割韭菜的商家,则是刚好利用了消费者对商场的信任,其实是对消费者信任的消耗。

那为什么这种明显不讨好的事情,会受到商场的默许呢?

如果要说得直白一点,那就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基于电商平台严格的审核制度,现在电商平台都倾向于和各大品牌的深度合作,山寨产品在线上的好日子是越来越少了,在正规的线上电商渠道,难以获得大的流量扶持。

但是聪明如他们,怎么会想不到其他办法。

条条大路皆通罗马,既然正规渠道做不了,那就做微商、代购和线下,专门收割二三线城市,对于品牌认知不够的同学。于是,线下就成为山寨品牌的重灾区。

而对于商业地产运营方而言,他们要追求的利益最大化。

这些模仿大牌的内购会、折扣会,除了能给他们带来高额的租金收入之外,更重要的是——

这些活动能吸引大量周边的居民,能为商圈极大程度地聚集人气、促进消费,从而帮助他们完成kpi。

相比这些利益,顾客投诉那一点点负面,又算得了什么呢?

其结果就是,这些山寨产品和商场活得美滋滋,收割了大把大把的金钱,活动一结束就走人,而消费者则完全投诉无门。

最后中枪的还是消费者,几百块钱的产品,大多数人的做法当然不是维权,而是就当吃了个哑巴亏。

这无疑助长的山寨产品的野心,他们开始在各大城市的商场扩张,势头甚至超过了很多正品。

03

为什么持续不断有人被割?

其实,线下的割韭菜套路,只要用心发现,非常容易就可以识别,他们基本上都是用的《影响力》那一套。

一、利用权威背书,取得信任

你如果经常到超市购物,一定会遇到那种告诉你凭小票可以抽奖的人,他们身穿制服,看着就好像是超市里的工作人员。

如果你拿着小票过去抽奖,你会发现自己很容易就会抽到一个高额优惠券,然后售货员会告诉你,再交多少钱就可以把产品免费带走了。

这时候一些脑回路比较长的同学,就真的相信了,买了一大堆自己根本用不上的东西,结果等到家了才知道自己又被割了。

这就是典型的利用别人的品牌来获取信任,他们把客户对超市的信任转移到自己身上,从而实现下一步计划,可以说非常善于利用人性。

二、动不动就三五折,营造你捡了大便宜的感觉

原价2000的东西,经过销售一折腾,最后变成了899三件。

很多人买的时候甚至心里美滋滋,想着捡了个大便宜,结果回家一查,才发现这些东西根本不值多少钱。

商家在定价时,本身就将原价标得很高,然后再利用各种优惠活动叠加,将价格降到一个中等偏高的区间,这个时候人一旦进入套路,事实上是怎么都算不明白的。

三、利用从众心理,高效收割

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有一个事情突然爆火起来。

说的就是有一个老哥,在微信好友的介绍下,进了一个炒股群,结果群里的40多个群友全是托,每天推荐各种投资,就像是真的一样,该老哥一不小心就上当,把全身积蓄130多万全部投了进去,结果全部打了水漂。

本这种事情已经很玄幻了,让大家都感觉离自己很远,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的。

线下的展会活动,利用低价折扣,吸引了一部分人围观,其本身就是利用了从众心理的。

当你身处人群中时,很容易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产生跟随的行为。比如:我们在路上看到很多人围观一个地方的时候,其实自己的好奇心也会驱使自己过去看一眼。

结果就是,最后自己莫名其妙买了一大堆东西,事实上跟老哥这事情本质上是如出一辙的。

所以,想要防止套路,一定要好好读书,我的新书《能耐》,就是一本能有效提升个人认识的书,一定要读。

另外千万不要图便宜,不然等你的可能是无尽的深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