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承】探祕“文房四寶”:宣紙為何有“紙中之王”的美譽?

五千年的滄桑歲月,沉澱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也造就了無數璀璨奪目的驚人發明。其中,有“文房四寶”之稱的筆墨紙硯,承載著中華文化的發展變遷,培養了中國人獨特的文化情懷。


【文化傳承】探秘“文房四寶”:宣紙為何有“紙中之王”的美譽?


以杭州為首發站,探訪湖州、宣城、歙縣、黃山等地。我們將去往筆墨紙硯的故鄉,觸摸中華文化的脈動與溫度,感受“書房裡的中國”。

筆墨紙硯文化之旅——登場亮相的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書寫工具——紙。作為“文房四寶”中唯一躋身“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成員,紙自誕生起就一直在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交流、傳承與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筆酣墨濃,須落紙才終得圓滿;一碑一帖,一詩一畫,無紙也難以流芳。紙是記錄者、承載者也是見證者。在當前的“鍵盤時代”“觸屏時代”,是它綿亙千載的文化堅守,為我們保留了書寫和閱讀的質樸溫度。

時至今日,我國許多地區仍然保留著手工製紙的傳統。雲南納西族的東巴紙,新疆和田的桑皮紙,陝西沁源的麻紙,四川夾江和浙江富陽的竹紙等,都是古法手工紙中的佳品。但真正坐擁“紙中之王”美稱的,則是得名於唐、成熟於宋元、盛於明清、興於今,傳承千年的宣紙。


【文化傳承】探秘“文房四寶”:宣紙為何有“紙中之王”的美譽?

相傳,宣紙的創始人是蔡倫的弟子孔丹,將其發揚光大的則是宋代的曹大三。宋末戰亂,曹大三一族避亂至宣城涇縣小嶺,因田地稀少、無法耕種,遂選擇造紙以維持生計。曹大三繼承了前人的造紙技術並在其基礎上逐步提高,終於造出了潔白純淨的好紙(《小嶺曹氏族譜》)。因紙的集散地多在宣城,故名宣紙。


製作一張傳統手工宣紙究竟需要多少道工序?為什麼宣紙歷經千百年仍能光潔如新?宣紙誕生在涇縣是偶然還是必然?本次體驗營將帶領營員們探訪位於宣紙故里涇縣的中國宣紙文化園、紅星紙廠和曹氏宣紙廠,在“大國工匠”們的講解和引領下,觀看宣紙製作的關鍵工序並親手體驗手工製紙,祭拜“宣紙始祖”曹大三,感受氣韻綿長、獨一無二的宣紙文化。


第三站——紙

安徽宣城涇縣

中國宣紙文化園·紅星紙廠·曹氏宣紙廠

宣紙具有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潔白稠密、紋理純淨、搓折無損、潤墨性強等特點,寫字則骨神兼備,作畫則神采飛揚。再加上耐老化、不變色、少蟲蛀,壽命長,故有“紙中之王”的美稱。我國流傳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和名家書畫墨跡,大多用宣紙保存。每一張宣紙,都是“天成”與“人工”的完美融合。


【文化傳承】探秘“文房四寶”:宣紙為何有“紙中之王”的美譽?


成品宣紙按紙張洇墨程度可分為生宣、半熟宣和熟宣;按配料中青檀皮與稻草的比例,可分為綿料、淨皮、特淨三大類;按規格大小可分四尺、五尺、六尺、尺八屏、七尺金榜、八尺匹、丈二、丈六、二丈、三丈三等類;按絲路有單絲路、雙絲路、羅紋、龜紋等。


靈氣所鍾

宣紙的選料極為講究,對工藝和自然環境的要求也極高,堪稱挑剔。其主要原料是青檀樹皮與沙田稻草。青檀樹為皖南獨有,又以涇縣所產的青檀皮質量最好。烏溪泉水豐富、水質清澈、酸鹼度適宜、溫度很低,用這種水生產出來的宣紙才“白如雪、綿如帛”。當地的氣候及喀斯特山地的石灘也為原料的攤曬和漂白提供了最佳場地。誕生在涇縣的宣紙,可謂是天地靈氣所鍾,佔盡了“天時”與“地利”。


涇縣的自然與人文環境成就了宣紙的獨特。即使備齊涇縣青檀皮、沙田稻草、比例合適的紙藥等所有“正宗”材料,離了這方水土,生產出的紙也不具備宣紙的美好品質。


匠心傳承

選、撿、蒸、煮、漚、浸、扯、曬,清除青檀樹皮、沙田稻草的無用雜質、存留纖維精華,攤曬至少一年進行自然漂白,飽嘗日光月華,歷過風吹雨淋,再經過蒸煮、碓搗、切碎、踩洗、過濾、打漿的“千錘百煉”,過了“水深火熱”的撈紙與曬紙兩關……宣紙從原料採集到最後成品要經過108道傳統工序,其中80%以上都是機械無法替代的純手工勞作。每張宣紙的誕生,都凝聚著匠人們的智慧與心血。匠人之於手工古法造宣紙,猶如德國人於制車、瑞士人於造表,循規蹈矩,精益求精,不敢有絲毫懈怠、半點偷工,這才造就了宣紙千年未改的質樸脾性與風骨。


在體驗營所選取的體驗點——中國宣紙文化園、紅星紙廠及曹氏宣紙廠,營員們可以近距離觀看包括攤曬、碓皮、洗漿、撈紙、曬紙等重要流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撈紙和曬紙,它們可謂是宣紙從無形到有形的關鍵工序。工匠們用竹製紙簾從紙槽裡撈出來的紙一層層疊碼成摞,放平壓實,擠出水分,還要經過一天的烘乾。聽起來簡單,但實際操作最起碼要學三到五年時間,還得有相當的悟性。工匠們開玩笑將撈紙稱為“水深”,將曬紙稱為“火熱”。雖然是戲語,但也可略窺其中甘苦。



撈紙講究“一深二淺”,還要恪守“梢手要松,額手要緊”、“抬簾的要活,掌簾的要穩”等技巧。曬紙時要根據各種宣紙的特性,掌握刷紙力度的輕重,將溼潤柔軟的紙張平平整整地刷在焙面上,不能有一個氣泡,不能存一條褶皺,更不允許出現一點撕裂。在涇縣,“有兩把刷子”(形容一個人頗有能耐)之說便源於曬紙。涇縣出產的三丈三“超級宣紙”則需撈紙及輔助工52人、曬紙工20人、剪紙工4人配合完成。單張售價在一萬元以上,堪稱“一紙萬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