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一座新城的崛起之路

冬日的济阳,溯风凛冽,滚滚黄河川流不息,见证着济阳区创新融合的城市发展之路。

老城片区二期签约率达99%,滨河新区二期杨窑村、王荣居、王佰绪等村实现“清零”,总投资230亿元的世茂集团澄波湖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35亿元融创集团澄波湖度假酒店及综合开发项目等大项目的落户……这些数据为济阳区的科学有序开发奠定了基础,也开启了新济阳一系列高水准的定位与布局。

旧城改造:让老城焕发新活力

“房屋小半间,抬头能望天;三世同堂住,睡觉肩靠肩。”亲眼见过老城居住区的人都会被那里的居住条件所震撼。一家人挤在紧凑的旧房子内,夏天漏雨,冬天进风,是老城区居民的生活写照。

2017年1月21日,在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区委书记孙斌向全区群众做出了庄严承诺:“实施老城区整体改造,每年包装策划几个片区,力争五年时间完成老城9.6平方公里整体改造”。

自此,一场轰轰烈烈的棚改旧改大戏正式拉开帷幕。自去年3月开始,只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一期改造项目老城片区完成住宅及沿街商业房屋拆迁1800户,企业18家;滨河新区完成24个村居、住宅及商业房屋2555户的拆迁,老城片区及滨河新区拆迁总面积共计95万余平方米,涉及户数4300余户,达到了“万亩拆迁、万人搬迁”的规模。

棚改,“改”的是住房,“变”的不光是棚户区居民的生活,还有这座城市的面貌和品位。截至目前,我区老城片区二期总户数1694户,已签约1682户,签约率达99.3%,拆除率达96.78%;滨河新区二期住宅类总户数1865户,已签约1844户,签约率98.9%,拆除率98%。非住宅房屋334户,已签约318户,签约率95.21%,拆除率93.11%。

随着棚改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老城区居民实现了 “以小换大、以旧换新、以危换安”的住房需求。

新城建设:打造宜居样板区

晨曦中,人们在安澜湖公园,或慢跑、或步行、或打太极,尽情享受着舒缓曼妙的生活;阳光下,行色匆匆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辆,见证着滨河区和滨湖区新区发展的脉动;暮色里,流光溢彩的灯饰、迎面吹来的清风、悠然漫步的人们,勾画出一幅惬意的风景……生活因城市而精彩。而这份精彩在新城区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我区正式吹向“南拓西进”的号角,展现快速发展高姿态。向西推进滨湖区建设,滨湖区依靠澄波湖风景区集中布局高端消费、文旅服务、智慧住居,打造独一无二的“环湖经济带”,力求成为济南周边地区档次最高、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特色度假区。自去年以来,随着总投资230亿元的世茂集团澄波湖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35亿元融创集团澄波湖度假酒店及综合开发项目等大项目的落户,济阳未来的“城市客厅”将越来越靓丽。

向南打造滨河新区项目,将我区沿中轴线向南推进至黄河沿岸,整体实施16个村的拆迁安置,打造6平方公里的城市新中心,并聚力发展总部经济、商务楼宇、高端服务、现代金融,打造中央商务区,建成后将形成田园康旅小镇、汽车运动小镇和生态体育中心的“两镇一中心”结构,推动济阳发展水平和整体形象向纵深化发展。

随着少海汇智慧住居科技城项目、供应链(济南)智慧生态城项目等项目的落地,随着学校、公园等基础设施配套的不断完善,济阳新城区正在以更高品质的姿态迎接“黄河时代”的到来。

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天蓝水秀、人文环境和谐健康。随着“双城记”的精彩上演,济阳正以产、城、人和谐共生的宜居宜业品质,让人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刘姝琪 杜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