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文创|《千里江山图》在2017大同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倾城巨献

北宋天才画家王希孟唯一的传世作品,在故宫排队6小时只看3分钟的《千里江山图》即将在2017中国大同文博会首次揭开面纱.11月25日——30日,尽在大同和阳美术馆。

大同文创|《千里江山图》在2017大同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倾城巨献

是什么画能与耳熟能详的《清明上河图》相比?艺术家陈丹青在他的节目《局部》第一期,就介绍了王希孟这位宋代天才画家。“他降生在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代,他在黄金时代只有十八岁。他在十八岁时,又有一个宋徽宗亲自给他调教。如此这般,我想他也闹不清怎么画出这幅伟大的画卷。十八岁干的事,多半其实是不自知的,他好也好在不自知。照西洋人的说法,那是上帝让他干了这件事情。

大同文创|《千里江山图》在2017大同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倾城巨献

《千里江山图》到底有多了不起?故宫博物院展览组的张光耀对记者表示:“《千里江山图》在业界的评价和地位甚至是高于《清明上河图》的,之前没有人炒起来,不为人所知,在故宫里默默无闻多年。“代表了青绿山水领域内的最高水准。”由于这幅名作是绢本画,青绿的矿物颜料很容易剥落,所以很少公开展示,像这次全卷展示的机会就更难得了。”

《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为北宋宫廷画家。十八岁时在徽宗画院为生徒,后召入禁中文书库,得徽宗亲授,其后不到半年就以《千里江山图》进献。画史文献没有王希孟的任何记载,《千里江山图》是他唯一的传世作品,清宋荦推测他画完这件作品后“未几死,年二十余”(《论画绝句》)。该图长达11.9米,以一幅完整的绢幅表现千里江山壮阔之景,山峰层峦叠嶂,奔腾起伏,江水烟波浩渺,平远无尽。山水间有屋舍村落、桥梁渡口、寺观塔刹、楼阁亭榭等,并描绘有众多人物活动,有行旅、幽居、捕鱼、观瀑、游玩等。

大同文创|《千里江山图》在2017大同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倾城巨献

画中的村落

傅熹年谈到:“图中表现了一些村落,一般是背山面水,或以林木为屏障,一组组住宅沿山坡、水滨、路旁自由布置,杂以一些亭阁和朱栏小桥。这类村镇形式恐未必可信,很可能是因为此画是画给皇帝看的,粉饰太平,把所有大小住宅都和谐地画在山水之间,尽量烘托园林化的气氛,没有表现出任何堡、寨、门墙等防御设施,和当时的实际情况可能有相当大的不同。”

大同文创|《千里江山图》在2017大同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倾城巨献

《千里江山图》的中间位置有异峰突起,几乎抵到画幅上沿。

大同文创|《千里江山图》在2017大同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倾城巨献

桥梁

《千里江山图》有五六处桥梁,均为梁式桥,其中有一座长桥,傅熹年介绍:“图中画一座巨大的木构梁柱式亭桥,其做法是桥身以三根柱子并列,上架横梁,为一组构架,全桥有三十三组构架,共三十二跨。每跨架木梁,铺木板,连成桥面,两侧加木栏千。桥面自两端向中央逐渐升高,中间建桥亭。亭为重檐攒尖顶,四面出龟头屋,构成十字形平面。亭下近水面处加建一层,有楼梯与上层亭子相通,使中央桥亭成为一座平面十字形的二层楼阁。”

大同文创|《千里江山图》在2017大同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倾城巨献

大同文创|《千里江山图》在2017大同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倾城巨献

傅熹年在其《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北宋建筑》一文中所绘的《千里江山图》中桥的图例,大家不妨在画中找一找。

2017大同文博会呈现巨作《千里江山图》

2017年11月25-30日,传世巨作《千里江山图》在和阳美术馆北馆一层传统工美展区揭开面纱,为大同民众奉献一场饕餮艺术盛宴。

大同文创|《千里江山图》在2017大同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倾城巨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