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啃老.养老危机.《都挺好》中那些原生家庭的痛点

美剧《Casual seasom》告诉我们:我们一生都在等父母说出对不起,而父母一生都在等我们说出谢谢。

最终,我们谁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

上周更了篇那个被父母区别对待的女孩。

好几个读者留言让我去追剧《都挺好》,说很多情节雷同。

豆瓣评分高达8.4分,证明是部值得追的剧。

重男轻女.啃老.养老危机.《都挺好》中那些原生家庭的痛点

豆瓣评分截图

这部剧之所以分数如此之高,热度持续升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中国人生活的高度还原,剧情过于真实,不经意的小情节都能匹配上自己的生活。

本剧演绎的是家庭都市剧,直接的表达了重男轻女,啃老,以及当代养老问题。


01 重男轻女

作家黄佟佟曾说:中国女孩的成长史,太多利用,太少关爱。

在重男轻女的环境里长大的女孩,要么被漠视,要么被轻视,然后就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慢慢毁掉。

苏明玉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第一集苏母去世,医院的长廊上回响着苏明哲的哭声,而明玉只是怅然伫立。

苏明哲清华毕业两年未工作,在家备考,当拿到美国名校的通知书后苏母直呼给苏家光宗耀祖,为了凑够明哲留学的费用,在没有任何商量的情况下卖掉了明玉的房间。

苏明成,高考不理想,苏母花钱给他弄了个二本,找工作时又花钱给他找关系,而苏明成除了油嘴滑舌逗苏母开心之外,其他一无是处。从学校带回来的衣服让明玉洗,还理直气壮。

重男轻女.啃老.养老危机.《都挺好》中那些原生家庭的痛点

而苏明玉,找苏母要1000块补习费而不得,明明有机会上清华却被苏母送去上师范学院,当把最后一丝希望放在苏父身上时,苏父只会借口躲开。

苏明玉从小生长在家庭的边缘,饱受苏母的嫌弃,哥哥的欺压以及父亲的无能。在极度孤独和扭曲的环境中长大,在求学时期就发誓与苏家,苏母断绝往来,可在苏母去世之后,她还是主动为苏母购买墓地,操办丧礼。

即使被明成嘲笑没有资格参加苏母的葬礼,躲进车里的她几次企图扯掉孝箍却依旧独自一人跑到坟前,给苏母献上了一束花。


02 啃老

啃老族有个很哲学命题式的逻辑:“谁叫你生我,又不是我自己要来这个世界的,你生我你就要负责到底。”

苏明成,典型的无能妈宝男,仗着苏母对自己的宠爱,不思进取,从小到大都靠父母接济,后面朱丽看账本才知道苏母苏父最低纪录是一个月只开支六七百块钱,而那个月苏明成则向家里拿了六千块钱。

重男轻女.啃老.养老危机.《都挺好》中那些原生家庭的痛点

当朱丽提出要给苏父还钱时苏明成一直在逃避,说父母自愿给的钱不用还,说是因为自己陪伴父母比较多所以遭苏母喜欢等,苏明成骨子里跟他父亲一样懦弱。幸运的是朱丽是一个拎得清的媳妇,制定严格的还钱计划,并时刻鞭策自己。

苏父在剧中说朱丽娇生惯养,说不得,骂不得。他大概是忘了自己住在老二家那段倚老卖老,矫情无度的日子吧。不会做饭的朱丽在下班后赶回家做饭给苏父吃,而苏父因受别的老伙计影响非得每天五十块钱出去吃,只能说看到这里我觉得朱丽是个懂事的媳妇。

如果说苏明成在本剧的优点,大概就只剩下他对朱丽的那份真心了吧。可是随着朱丽逼他给苏父还钱,给苏父买房时多次用言语讽刺苏明成,以及反对苏明成投资等多件事情,终于苏明成的真心和耐心逐渐消退,可能这种人最后真正爱的只有他自己吧。

啃老成习惯的苏明成直到现在也毫无悔改之心,贪慕虚荣,一心想要发财,大概结局是事业和家庭的双重惨败吧。


03 养老危机

“养儿防老”一直是中国老一辈人心理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曾有国际组织对于“父母老了你会照顾他们吗”的问题上做过一个调查,在中国,回答“是”的子女比例达到了88%。

在美国工作的老大苏明哲回到国内,一心要挑起家庭重担,却因能力有限而不堪重负,面对父亲的问题只知道愚孝,一昧的指责家人,全剧最多的台词就是我对老二老三太失望了。可是他自己连失业都不敢正视,明玉帮忙解决工作问题之后苏民哲又开始戴上所谓的“长子光环”,计划着以牺牲妻女的生活质量来给苏父买房,完全没真正考虑过吴非的感受。

重男轻女.啃老.养老危机.《都挺好》中那些原生家庭的痛点

不可否认,苏明哲身上有良好的教养,学霸基因,及刻苦学习的精神。能够轻言细语的安慰苏父不要发脾气,也能意识到自己错误后好言好语的给吴非道歉。但是他处理起事情来,拎不清,拿不准,无魄力,死要面子活受罪。

其实苏明哲很懦弱,不敢睁开眼睛看世界,他身上自带的老好人气息,和父亲苏大强竟然非常相似。

如果不是苏父作的本性,或许能在老二家安度晚年;如果不是苏父的挑拨离间,苏家三兄妹也不至于满地鸡毛;如果苏父能安心度日,以苏家子女的经济状况他定能安享晚年。但是秉承着不做会死的苏父硬生生把自己逼上了养老危机。

04原生家庭的痛点

重男轻女.啃老.养老危机.《都挺好》中那些原生家庭的痛点

尽管剧中苏明玉从普通学生到大公司总经理的进阶过程有“师傅”相助,但更多的是她的努力,她对原生家庭的恐惧迫使她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摆脱,继而不被那些疮疤所影响。

终于有部剧将视野聚焦在重男轻女,啃老,以及当代养老问题这些社会痛点,无疑是难得的突破。《都挺好》中,父母首次以负面形象出现,以苏家生活为样板,塑造中国“欠债式亲子关系“,父母年轻时为孩子倾其所有,父母尚在苟且,而被浇灌的孩子却在炫耀诗和远方。

当父母老了,则把子女当作私人财产,生活不如意时便指望着孩子替自己出人头地。用苏大强的话来说”人老了就是比子女,我高兴啊,我赢他们了“。

《都挺好》的剧名,似乎暗示着大结局应该是其乐融融,但他呈现的过程则是中国式家庭生活悲剧,从苏母的重男轻女,苏父的软弱无能及无理取闹,到老大的愚孝,老二的啃老,老三的悲惨童年都让观众从中看见了相似的生活。但编导给老大和老二的人生做了加持,吴非和朱丽两位明事理的媳妇减少了小家的矛盾,甚至很多时候是化解矛盾的关键。

重男轻女.啃老.养老危机.《都挺好》中那些原生家庭的痛点

导演简川訸曾在采访中说,《都挺好》的魅力在于真实。

千帆过尽,爱恨悲欢,牵系截不断,人生且前行,

海角天涯也许,得意失意也许,怎么都别忘了,一声平安的叮咛。

曾经的至亲,热恋的情侣,恩爱的夫妻,有一种好,叫“看上去都挺好”,有一种好,叫“大家都挺好”。

85后宝妈,爱家爱旅游爱买买买......

记得自己是个女子,然后像男人一样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