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一家人》痛点,孩子成家之后,父母想得体的退出有多难

《幸福一家人》痛点,孩子成家之后,父母想得体的退出有多难

电视剧《幸福一家人》在北京卫视温情开播,这种家庭伦理剧,基本都是一个套路,一个大家庭,一对老父母,几个各有故事的子女,有眼泪和悲伤,也有欢笑和幸福,反正最后就是合家欢大结局。

这部剧也不免俗套,但却意外戳中了我的痛点,因为它把当下中国父母和成年子女之间的关系刻画的真实而生动。

既当爹又当妈的老父亲含辛茹苦把姐弟三人抚养长大,在他们成人之后依然起早贪黑准备早饭、等他们下班、催他们结婚,无微不至的照料渴望得到儿女的温情。但三个子女各忙各的,姐姐天心在公司遇上一位处处刁难她的新领导,哥哥天忆医术精湛却缺少强硬背景为晋升发愁,弟弟小龙因为没有正经工作不敢对心上人表白,每个人都有自己棘手的问题,对于老父亲对亲情的需求一而再再而三的忽视。

《幸福一家人》痛点,孩子成家之后,父母想得体的退出有多难

这是不是像极了我们大多数人与父母的相处模式?我们在父母面前骄纵任性,不断从他们身上索取,却吝啬给予他们温暖,而父母对我们千依百顺,即便有怒火也转瞬即逝,他们永远把自己放在末位,守望着我们的背影,等待着我们下一次的转身。

亲子关系一直都是国人最注重却又最容易忽视的。不善表达的东方人,在面对自己的父母时,那个爱字总是羞于说出口,而作为父母,在子女成年后,总想“懂事”的不去打扰,默默的奉献付出,却总也等不来子女们真正的“懂事”。

生而为人,谁不想纵享晚年幸福,但是,作为父母,得体的退出并不容易。

《幸福一家人》痛点,孩子成家之后,父母想得体的退出有多难

最近一期《奇葩说》的辩题是“生活在外地,我过的不开心,要不要和爸妈说”,且不说观点如何,其中支持报喜也报忧的正方选手席瑞讲了自己的一段经历,让我颇有感触。

席瑞有一段时间经常在QQ空间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原本就像写日记一样,把烦心事儿写出来,抒发心中的郁闷。结果有一个陌生的账号一直默默的关注着他的空间,每一篇文章都认认真真的浏览,而这个人就是他的妈妈。

在席瑞看来,把自己包裹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可以让自己的母亲不受困扰远离伤心,然而,妈妈注册了小号悄无声息的关注他的动态,并且根据他的动向和情绪不时的叮嘱他如何化解。

看似善解人意的母亲,内心深处隐藏的是对儿子无尽的担忧和关怀,缺少沟通,只能用这样的方式关注自己的孩子,这何尝不是做父母的一种悲哀。

中国父母对子女的爱深沉又脆弱,他们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任何的打拼努力都是为了给子女一个美好的未来,可是当子女成年独立之后,他们又不得不面对子女脱离掌控、不再时刻和自己亲密无间的事实。

早先微信上流传一篇文章《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亮眼的标题和实在的内容,说出了很多妈妈的心里话,但是,当父母陪伴着孩子一路走来,几十年养成的付出习惯,又有几个能够洒脱的退出呢?

《幸福一家人》痛点,孩子成家之后,父母想得体的退出有多难

有时候,我们会羡慕国外的亲子关系,父母和子女都是独立的个体,就像亲戚一样,偶尔串串门,互相拜访一下,可是这是西方的文化传统决定的,在注重代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的东方,无论是中国、还是日韩,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在中国更是每个成年人的法定义务,所以,西方的亲子关系真的行不通,得体的退出只能是保持相对的个体独立,过自己的生活而已,要想互不干涉实在是有点为难中国的父母。

龙应台的《目送》里有一段很多人看来会泪目的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今生今世就是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段,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幸福一家人》痛点,孩子成家之后,父母想得体的退出有多难

短短一段话,道出了为父为母者多少心酸,身为子女,我们不要为难他们好不好?父母要的很简单,我们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温情的陪伴,一顿温馨的晚餐,都足以让他们回味很久。

那些无关紧要的应酬推掉,那些可看可不看的朋友圈退出,把时间留一些给父母,让他们更快乐的接受我们已经长大但始终不会抛弃他们的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