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从昨天早上起,社交网络就被各种段子占领——都是因为“翻看男友手机”而起。

虽说无风不起浪,可为什么女生总有敏锐的嗅觉,能发现蛛丝马迹进而要去查手机验证?

曾有一位YouTube博主@Anna Akana 做过一个《为什么女生是侦探》的视频,她开篇就提到女生在迷恋某人时,“侦探”天赋值就会被立即加满。

“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她在视频里一人饰三角,演绎了一个女生调查新男友背景的场景。

“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不如就来了解一下女生都怎么“侦破悬案”的。


“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那些真实“案例”

家住伊利诺伊州的亚历克西斯·吉尔(Alexis Gill)曾因她的 “时间线拼凑法” 上过本地新闻,具体操作可以说是真实还原了博主 @Anna Akana 的情景剧场。

吉尔连续注册了多个社交媒体账号,交叉引用一系列姓名、地点和时间,宛如当代福尔摩斯一般,通过仅有的已知信息(好比以往的照片,关键年份等)理清了男友过去的恋情。

“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电影《黑暗面》,女主角因浴室不断传来的微弱声音及浴缸莫名涌起的水波产生疑心,找到被关在衣橱里的女人。

她就好比是追踪连环杀人的私人侦探:坐在昏暗的卧室里,仔细研究男友Instagram上的每一条互动,像经验丰富的执法人员那样,把每位 “身份不明的女子” 都做了详细标注。

通过比对不同社交平台上的信息,吉尔详细到了解男友和前任何时在何地分手又复合,还通过照片比对,揪出了没有露脸的男友。

当然,以上行为比较极端,很少有人有能力有闲心如此“考古” 。她们抓住生活里的一些细节,照样能大展身手。

“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完美陌生人》这部电影怕不是把手机里的秘密全写出来了

外套上的香水味,衬衫领上的口红印,或是凭借枕边的头发丝就能断案的高手早已成为了过去式,时代在进步,“甄别小组” 当然也要更新打法。

知乎用户@TOME 有过这样的分享:“我前任的头像一般都是很猥琐,而且不喜欢换,能用好久。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他换了个挺萌的头像,我就知道有问题。结果真被我发现跟别的女生在聊骚。

“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另一位匿名用户也有类似经历,她说:“跟男票相互很信任。手机什么的都随便看。有一天突然看见一个女生给他发了一条微信。就一句话,内容是:什么时候结婚呀张老师(表情)。那么多人都问过的话,但是我就是感觉不对劲。装作随口问这是谁,男朋友回答也很正常。但总是感觉有一点不一样。等到晚上回家后,跟他视频,聊了几句别的,猛得一下追问这个女的是谁,他的表情有那么一丝细微的不一样,最后终于被我问出来是高中时候暧昧过的女生。”

“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这种神奇的感觉仿佛是长期相处得来的心电感应,这位匿名用户补充了一句,“如果之前跟他暧昧过或者谈的女生跟他只要一聊天我就能感觉出来。”

“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这些侦破层出不穷的”戴绿帽“案例看似好笑,却也心酸。


“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有关谎言的事实

无处不在的谎言是人的必备技能。

有些无害的小谎言只是为了便利,甚至是善意的,但它往往会产生滚雪球效应。

“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版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说谎像是积累不安感的滑坡:那些不经的小谎言通过次数的增加,会减弱大脑对不诚实而引起的内疚感。而在正常情况下,有60% 的人连说谎10分钟坚持不了。(说白了,你说的谎越多,做起来就越容易,谎言也就越多,啧啧啧...)

事实证明,作为谎言接收者,我们普遍也很擅长跟踪说谎者,只是有时大脑会阻止我们这么做。

发表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al 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尽管区分谎言的准确率比抛硬币好不了多少(仅有53%),但我们每个人都有预先设定的识别谎言者的本能,只不过,它们经常被我们有意识的大脑所“屏蔽”。

“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虽然人类无法有意识地区分说谎者和说真话的人,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确实能感觉到别人在说谎。”作者解释道。

谎言或许不能直接“听到”,但是你可以有意识地通过非语言的信号来辨别说谎者。论侦查工作,FBI肯定是专业的,我们不妨看看FBI的专家对识破谎言有什么“妙招”。


“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怎样识破谎言

为FBI工作了30多年的马克 · 布顿(Mark Bouton )曾多次利用特定的手段来鉴别嫌疑犯,他介绍说:“许多与面部表情有关的反应可能表明对方在撒谎,这些有情绪紧张的原因,也有生理的物理化反应”。

“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首先,了解这个人的正常行为很重要。

“当你和某人闲聊或者问一些无伤大雅的问题时,最好观察他一段时间,看看他通常的反应是什么,包括他可能有的小动作。”布顿说道。

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不断增加问题的尖锐程度,凭借以往的说谎迹象来确信说谎行为。这也就是传达中的“确立基线”。

经验丰富的审问者罗杰 · 斯特雷克(Roger Strecker)说:“在行为分析的世界里,基线观察是观察非语言属性的总和,没有引入压力和触发因素。大多数基准测量值应该在非对抗性的谈话中校准”。

“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科学研究总结的说谎表现:

科学表明,说谎者并不必然会躲避眼神接触。关键在于观察眼球运动是否偏离基线。

  1. 眼神摇摆不定
“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眼神飘忽不定一种生理反应,他感到不舒服,或者被你的问题困住了,这表明他不想回答这些问题。

“这是一种退缩的表现,当人们担心自己处于危险境地,比如面对人类或动物敌手时,他们不得不寻找逃跑路线。”


  1. 快速眨眼
“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正常人通常每分钟眨眼5到6次,或者每10到12秒眨一次”,布顿说,“当有压力时(例如,当有人知道自己在撒谎时),他可能会连续眨眼五六次。”

通常眨眼频率的例外情况主要与人体内多巴胺的产生有关。好比,帕金森病患者的眨眼速度明显比正常人慢,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眨眼速度比正常人快。

  1. 眼神看向右下方
“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当问题涉及对气味、触摸或感觉的记忆(比如冷风或可怕的气味),他的眼睛就会向下移动,或是向左移动。”布顿解释道,“但是如果他要撒谎的话,他的眼睛会向右下方移动。”

  1. 假笑
“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布顿还说,当人们真诚地微笑时,他们眼睛周围的皮肤会皱起。而假笑不同,它只是简单的嘴角上扬,没有什么感情牵涉其中。

  1. 摸脸
“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布顿解释说,

当人们撒谎时,一种化学反应会使他们的脸发痒。

  1. 双唇紧闭
“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当一个人撒谎时,他的嘴巴通常会变得干燥。也可能会做一个吸吮的动作,噘起嘴唇,试图克服这一点。”

当他们的嘴唇死死闭紧,看起来像捏着的白色嘴唇时,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在撒谎。


  1. 摇头
“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通常当人们说出真相时,他们会同时点头表示同意他们所说的。但是如果他们摇头表示不同意他们所说的话,

他们的身体就会暴露他们的谎言

“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这些有些笼统的理论,可能就是神奇“第六感”的来源,它们潜移默化地植入“侦察者”的思维中。也正是如此,那些像“侦探”似的女生,可能在细微的变化上有更强的敏感度,当她们察觉到“反常”时,即便说不出所以然,但也不影响她们准确地预判出事物的真相。

而正如FBI的“指南”所说,当一个人已经熟悉另一个人的正常行径后,那他的行为轨迹仿佛写进程序的代码一样在大脑中存放着,当这个程序出bug的时候,不是分分钟就感觉到了。如果再做进一步的试探,很多谎言便不攻自破。

而对于不熟悉的人或是隐藏太深的事,倒是需要更全面的信息去解答疑惑。

“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说了这么多,只希望大家收好这份手册——“每当我迷恋某人时,我都会立刻成为侦探”


https://local.theonion.com/woman-pieces-together-timeline-of-boyfriend-s-past-rela-1819579283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7411H7ay?from=search&seid=1486349820463802093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816582

https://www.insider.com/why-do-men-cheat-2018-1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how-to-tell-someones-lying-by-watching-their-face-2016-1#pay-attention-to-which-direction-they-shake-their-head-12

https://www.nbcnews.com/better/health/how-tell-if-someone-lying-according-behavioral-experts-ncna7863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