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中浇口确定依据、避免试模问题方法,值得收藏

模具为工业之母,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产品都需要用到模具进行量产。不过,模具常见划分有冲压模、注塑(塑胶)模等。

冲压模具最难的是工艺、连续模中最难的部分是带料点的确定,这是第一步。而塑胶模中最难的是分型面,第一步是进浇口,其功能类似带料点。今天跟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塑胶模关于浇口知识。

模具设计中浇口确定依据、避免试模问题方法,值得收藏

产品进浇口确定原则:

1、产品外观

2、产品功能性考虑

3、模具制造难易程度

4、浇口选择位置是否易于剔除

5、是否会导致不良产品率升高

模具设计中浇口确定依据、避免试模问题方法,值得收藏

进浇位对产品参数影响

通过看流长来观察挤出力、合模力能否适当降低各力等,其位置的选择会影响各力的平衡性。一般设计时浇口位置会尽量远离受力区域,以避免有残余力存在。

浇口位置选择后,需要在旁边设置排气孔或者排气装置,以避免导致无法排气而出现偏位现象。

模具设计中浇口确定依据、避免试模问题方法,值得收藏

进浇位怎么选最合适:

1、一般优先考虑产品最厚位置,因为最厚位置进浇最容易保证填充丰满。因此,选厚不选薄。

2、尽量优先选择产品中心为进浇位置,因为在中间保证了流长相等,受力均匀能更好的保证填充效果,避免不均匀而导致的各种产品问题。

3、浇口:所谓浇口就是一段比较大的槽。作用是衔接流道与模仁(型腔)。

浇口设计原则:

1、原则上浇口横切面面积尽量大,深度尽量短,既能达到效果又不至于浪费太大材料。

2、浇口形状尽量小,这样方便快速冷却以防止材料回流。3、影响浇口参数的具体因素很多,通常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总体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材料的物理特性

2)产品厚度大小

3)产品需要一次注入的材料量大小

4)熔解温度

5)工模温度

判断浇口位置是否合理,依据:

1、是否保证了入模量均匀

2. 是否会出现常见试模问题,如:气泡、虚位、缺料等

3、是否好剔除浇口多余材料

4、浇口是否最大限度的保证平衡

作为一名模具设计师,这些是基本知识点,需要完全掌握。也许,你都知道,但是在设计过程中会犯一些低级错误。

人不需要被教育,但是需要经常被人提醒,你被提醒了吗?

需要更多模具设计资料可以关注小编,私聊回复“资料”二字即可抱走资料

模具设计中浇口确定依据、避免试模问题方法,值得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