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定融產品” — 資產配置之大勢所趨!

基金風險太高、信託門檻太高、銀行理財和智能存款收益較低、P2P已死。


很多投資人感覺資金無處可去,除了P2P,有沒有6%收益以上、風險相對較低、投資門檻不高的固收類品種?很多人是想投資但苦於沒有購買門路。


比較符合這一條件的可能只剩下政信定融了,10萬起投,收益6%以上


很多人說,不買政信定融可以嗎?

答案是,幾乎必須買;

1、股市:能賺到錢的個人投資者寥寥;

2、一二線城市房產:限購;

3、股權投資:95%的創業企業,5年內都會死;

4、存銀行定期:2%收益,通貨膨脹5年會讓現金貶值50%以上;

5、買銀行理財:最高4-5%收益,同銀行定期存款;

6、買政信定融:收益6%以上,只能買政信定融


首先解釋什麼是政信項目和政府定融


政信項目(政府定融)的融資方一般是政府的各類融資平臺(地方國資委控股)融資平臺負責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開發等

定融的全稱是定向融資,向特定投資者發行,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定融採用備案制發行,發行需在金交所登記備案,並通過金交所或其他方式披露相關進展公告,並由金交所與受託管理人同時督導發行方按時兌付本息。


光從政信定融的借款人是政府融資平臺這一點,風險就遠遠低於很多企業債


理由如下:

1.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一般是地方政府控股的,道德風險極低,項目的真實性可以保障。

2.作為地方國資委控股平臺,政府融資平臺實力較為雄厚,還款能力較強。

3.政府融資平臺具備政府信用,而地方政府基本不可能破產,這也是政信信仰的終極支撐

4.地方政府平臺違約對地方政府影響很大,且地方政府對區域性金融風險負有救助責任,有句話說的好,平臺如果真的出問題了,一盤點平臺資產主要是政府的應收賬款,以及其他平臺和政府部門(財政局、土儲、管委會)之間的其他應收款。按著這條線就可以去找政府。正所謂,“跑了和尚跑不了廟”。

5.政信產品的最終融資人,普遍存在不願意本地區融資受到過多負面影響的心理,區域性金融風險發生時,地方政府救助的意願會上升

6.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隱形負債同樣不會坐視不理

平臺是地方政府的平臺,對於國家來說,地方政府是自己的孩子。孩子闖禍了,當家長的要板起臉,打屁股,事後還得當家長的去擦屁股。中央對管控地方政府隱形負債的決心一直無比堅定。2018年9月25日,國家審計署發佈《2018年第二季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結果》。本次審計結果顯示有6個省/自治區的9個市縣(區)形成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共88.63億元,相關直接/間接負責人相繼被問責、處分、撤職等。

7.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恆主題,明確要求“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投資,始終是在風險和收益間取得平衡


如果追求無風險收益率,最好的選擇依舊只有智能存款和銀行理財,收益不超過6%(與GDP增速大致持平)


2019年國務院金融委會議:為滿足人民群眾財富保值增值營造良好市場生態

2019年8月3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召開會議,研究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強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等問題,部署有關工作。會議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金融委主任劉鶴主持,金融委成員單位及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本次會議共有三項“強調”:

一、保護投資者權益;二、深化金融改革;三、服務實體經濟

會議強調,要大力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健全資本市場法治體系,加快修訂相關法律法規,強化法律責任追究,大幅提高違法成本,嚴厲查處近來出現的各種欺詐違法案件,為滿足人民群眾財富保值增值等多元訴求營造良好市場生態

“政府定融產品”是市場上最穩健的產品之一,安全穩健且收益高。


在P2P、數字幣、各類虛擬盤的原油貴金屬投資騙局頻頻暴雷的今天,政府定融產品,以其運作規範、投向清晰等特點受到廣大群眾的追捧。去中間化的融資模式也得到了各地政府融資平臺的青睞。

因此,“政府定融產品正好能滿足人民群眾財富保值增值合理訴求。


那麼什麼是金交所政府定融產品?下面帶您詳細瞭解!


伴隨著國內資本市場多層次化的發展,金融資產交易所(簡稱“金交所”)的作用愈加凸顯。如果說股市、債市是資本市場的大動脈,“金交所”則更像是毛細血管,可以幫助投資人觸及更多的優質資產,並進一步分散投資風險。

如今,“金交所”越來越多出現在投資人的資產配置方案中,“金交所”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有益補充。要了解“金交所”,首先要從金融資產交易需求談起,一開始是政府為滿足國企改革要求,國有資產轉表出表,引入社會資本,後來順應趨勢建立金融資產交易中心。

2010年,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和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先後成立。之後,地方性的金融資產交易所相繼成立,由各地金融辦直接監管,並對金融資產交易所出臺了相應的業務管理辦法。

作為金融資產交易的專門場所,金交所近年來通過不斷創新發展,在產融對接方面發揮巨大作用,已經成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有益補充。

“政府定融產品” — 資產配置之大勢所趨!

(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結構示意圖)


借力“金交所”,這些資產得以“動起來”,按照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對中國市場總量的估計,我國靜態計算的金融資產總量已達150萬億,其中,以股票等為代表的具有較好流動性的品種僅佔百分之十幾,約三分之二的金融資產乎沒有流動性。這些金融資產包括應收賬款、不良金融資產、股權債權投資等。藉助金交所的通道,讓資產“動起來”,就可以發揮出更高的效率。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政府企業有一筆應收賬款,預計半年後可以收款。政府信用良好、實力雄厚,那麼它就可以通過金交所進行應收賬款的收益權轉讓。經過專業、合規的金融運作,提前獲得資金,併為交易所的投資人提供財務回報,可謂一舉多得。

金交所的發展,填補了這個傳統金融發展中的薄弱之處,為更多的企業提供了一個盤活資產的高效通道,金交所發揮的作用更為顯著。

“政府定融產品” — 資產配置之大勢所趨!

金交所產品:不乏優質底層資產,種類多元、風險分散


在“金交所”中,交易的資產多數屬於非標準化金融資產,比如應收賬款、不良金融資產、信託受益權、融資租賃收益權、商業票據收益權等,資產種類多,涉及的底層資產更加豐富。體現在產品形式上,也同樣具備多樣性,既有複雜的衍生品交易,也有簡單的現貨產品,既有專業性很強的金融產品,也有大眾化的理財產品。

通過“金交所”的渠道,投資者可以接觸到更豐富的資產類別。在“金交所”中交易的資產,都有其特定的企業背景、交易背景和投資屬性,相互之間的關聯性很弱,這為投資人進行多元化、風險分散的資產配置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政府定融產品” — 資產配置之大勢所趨!


金交所產品:風控措施全面 獲取穩健收益


圍繞著“金交所”中交易的資產,會有一系列風控措施來保障其安全和穩健


1、首先,“金交所”自身接受當地省金融辦的監管,對在其中交易的資產,交易所專業風控人員均需要進行審核,通過之後再進行備案、登記託管、清算結算的管理。

2、其次,有實力的資產管理機構會派駐財務、法務、風控領域的專家對交易所中資產進行調研,“刨根問底”,對相應企業的情況、財務指標等進行詳實核查,且核查報告還需要提交金融風控委員會進行審查,從而精選出優質的資產。


金交所產品:政府定向融資計劃可關注


目前很多政府平臺直接通過金交所發行產品,為直接融資項目,認購資金直接打款至融資方開立的對公募集賬戶,直接證明項目真實性、安全性、可靠性。大部分政府定融都是信託同款產品,同一個地區乃至同一個融資方、擔保方,同等信用和風控條件融資,安全等級高


事實證明「政府定向融資計劃」在整個理財市場中已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並且在持續穩定快速增長。越來越多投資早已獲取紅利!所以,除了信託、如果你還不知道「政府定向融資計劃」那你已經out了!

政信定融屬於地方政府債權融資工具,其合法合規性不容質疑,這些債務大都是因為政府建設基礎設施和改善民生公共服務設施而產生的,融資主體是地方融資平臺,以非公開方式募集,約定在一定期限還本付息。

它有以下幾個特點:

1、採取金交所備案制

自2017年資管新規發佈以來,政信定融集中在各地金融資產交易所進行備案。金交所對其平臺掛牌的產品有標準的風險審核流程。

其中包括:要求發行人基本都是政府平臺公司或國有企業;要求有經各大評級機構評為AA的關聯主體為產品如期兌付提供無條件不可撤銷連帶責任擔保;要求發行人所在地的政府主管部門出具產品備案發行支持文書。

2、產品的交易細節

政信定融參與主體包括融資主體、擔保主體、債務人、資產管理人、承銷商、共管銀行、發行機構等。關於募集賬戶,是融資主體即政府平臺的直接賬戶,由所在銀行、結算銀行和資產管理人三方或兩方共管,確保資金往來透明。

3、增信措施

要求融資主體提供內外部的增信措施,除了第三方擔保外,還要有債務人的足額應收賬款質押、土地抵押等,這些都是非常過硬的增信措施。

4、產品性質

如我們前面所說,對比同樣城投債資產性質的信託產品,政信定融的收益率要高很多,更別說同資產下的銀行櫃檯產品了,政信定融產品一般年化收益率在8.5%-10%。

總的來說,由於其債務的產生都來自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費用,由違約風險帶來的信用缺失和造成的後果是任何一級政府都不可承受的,因為這關於地方經濟長遠發展大事,一次違約就會影響後續發債信用,這直接關乎當地的公共民生服務能否持續,所以出現不兌付的違約概率非常低。

政信平臺定向融資工具,地方政信背書,10萬起投門檻,預期年化收益8.8%-9.5%,期限一到兩年,季度或半年度付息,AA級以上地方政信平臺融資+AA級以上地方政信平臺擔保,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利國利民。資金直接打給地方政信平臺公司,不進任何第三方機構,金交所備案,正規金融產品。


【免責聲明】

本文來源:羅老師 政信債研究院 。感謝原作者和機構的辛苦付出與創作, 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轉載涉及版權、標註有錯漏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立即刪除或及時更改,並表示歉意。文章出於行業分享交流之需發佈,僅供參考,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不代表本機構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非常感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