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大哭“三五十五太難了”,學會這四招,讓孩子擺脫“健忘症”

網上流行的一個視頻,一個小姑娘哭著背乘法表。

女兒大哭“三五十五太難了”,學會這四招,讓孩子擺脫“健忘症”

怎麼都背不下來"三五一十五"。

女兒大哭“三五十五太難了”,學會這四招,讓孩子擺脫“健忘症”

最後背下"三五一十五"了,又把"五五二十五"給忘了。

女兒大哭“三五十五太難了”,學會這四招,讓孩子擺脫“健忘症”

我們看起來很萌很搞笑,其實從視頻看得出,孩子是很痛苦的。一直在哭,一直努力的背,就是記不住,身為人母,看到這樣的視頻其實也挺心疼的。

每當看到孩子記不住事,身為家長也是很著急,怎麼才能幫到孩子?就是記不住要怎麼辦?

記憶力好,不一定會讓你成功,但記憶力不好,一定會讓你糊塗,一定讓你失敗,而且失敗的很難看。——沃倫.巴菲特

記憶是人積累生活經驗和知識的基本手段,也是高級認知過程形成和發展的基礎。記憶的發展和提高,有助於兒童推理、理解、想象、計劃、學習等能力的發展。

女兒大哭“三五十五太難了”,學會這四招,讓孩子擺脫“健忘症”

那麼為什麼有的孩子記憶特別好,過目不忘,人眼照相機,有的孩子卻常常表現出記憶困難,嬰幼兒記憶的發展有哪些特點呢?邊玉芳在《讀懂孩子》這本書裡提出了以下四點規律:

1.幼兒生理未成熟,記憶能力有限。

研究表明,大腦額葉對記憶的影響很大,而嬰幼兒大腦皮層的額葉尚未發育成熟,所以嬰幼兒容易”健忘”,是受生理能力所限。

2.幼兒的記憶容量較低

心理學研究表明,成人的短時記憶容量為7±2個信息單位,而幼兒在3~7歲各個年齡段的短時記憶的廣度均數分別為3.91、5.14、5.69、6.10、6.09個單位。這裡的單位可以是一個數據,一個詞語,一組信息。

女兒大哭“三五十五太難了”,學會這四招,讓孩子擺脫“健忘症”

其實這也正好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在報手機號的時候,會將手機號分割成幾部分,因為它的數字總長度超過了我們能夠速記的單位值。

3.幼兒的記憶以無意記憶為主。

幼兒的注意力總是追著自己的喜好跑的。特意讓他背下一首不喜歡的古詩,也許明天就忘,但是上週在商場看過的玩具可能這周都還記得。

女兒大哭“三五十五太難了”,學會這四招,讓孩子擺脫“健忘症”

4.幼兒較少應用記憶策略

記憶策略,是指為了記住新信息,人們會使用的諸如複述(不斷重複到記住為止),精細加工(先理解而後記憶),組織化(分成幾類然後再記憶)外部線索等方法。

5歲以前的幼兒,幾乎是沒有記憶策略的,能記住自己喜歡的,想要記住的,他是不會去分析如何才能記住,一般都是因為喜歡所以能記住,沒留意所以記不住。5~7歲的孩子,雖然仍然不能主動應用策略,但在他人的指導下可使用某些策略,比如分類記憶,聯想記憶,線索追蹤記憶等等。

女兒大哭“三五十五太難了”,學會這四招,讓孩子擺脫“健忘症”

說完這些幼兒記憶的特點,作為父母如何來幫助孩子提高記憶力呢?

1.尊重孩子,合理要求

瞭解各個年齡階段孩子的記憶力發展水平,在孩子的能力範圍內,想辦法去提高,不要提出超出孩子能力的要求,因為這樣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信心。”揠苗助長”,最後只能是雞飛蛋打。

女兒大哭“三五十五太難了”,學會這四招,讓孩子擺脫“健忘症”

也不要給孩子貼標籤“這個孩子就是健忘”,“這個孩子記性不好”,”他記不住的”這樣會給孩子很多的心理暗示,再次遇到需要記憶的事情,可能他首先就會打退堂鼓了,對自己說,“我不用記了,記了也記不住,我記性不好”,這種差人一等的想法,或許會相伴一生,成為自卑的來源。

2.讓記憶變得生動有趣,形象具體。

幾乎沒有人會記得他所絲毫不感興趣的事情。——麥克唐納

幼兒的無意識記憶是很強大的,那些他喜歡的,感興趣的,可能無意間就深深印在腦海裡了。即使是成人,也是對感興趣覺得有趣的事更加容易記住。

女兒大哭“三五十五太難了”,學會這四招,讓孩子擺脫“健忘症”

聯想記憶法

比如上面視頻裡那個小女孩實在記不住,三五十五, 那麼家長就應該幫助他,比如引導她聯想記憶,給他講,山裡會下雨,下雨屋子就打溼了,所以山裡的屋經常就是溼的屋,也就是山屋溼屋。這樣孩子就好記憶了,每次唸到三五就會想到“山屋溼屋”,那麼“三五十五”也就脫口而出了。

更小的孩子,記數字1像樹枝,2像鴨子,這樣的聯想既可以幫助孩子記住數字的寫法,也可以幫助孩子拓展發散思維,對看到的事物進行廣泛的聯想,對提高他的想象力,思維能力都是有好處的。

歌謠記憶法

比如古詩本來是比較枯燥的,對於孩子來說,要深入理解古詩的意思,記得準確,其實是有點困難的。但是如果作為歌謠來吟唱,很多孩子卻是喜歡的,現在網上有很多將古詩譜成了好聽的童謠,感興趣的媽媽們也可以去下載來給孩子們玩玩。

女兒大哭“三五十五太難了”,學會這四招,讓孩子擺脫“健忘症”

遊戲記憶法

識字階段可以將字卡,作為撲克牌一樣的玩法,和孩子一起做遊戲。比如說,我出一張牌,你來認字,你出一張牌我來認字,看誰認得多,或者將字卡一字排開,孩子像過獨木橋一樣,踩上一張字卡,念一個字,唸對了再踩下一張,看每天能走多少步。這些小遊戲如果家長們耐心的和孩子一起玩,孩子一定會覺得很快樂,不知不覺間,也將需要實際的內容牢牢的記住了。

線索追蹤法

比如孩子看完《小豬佩奇》,你問她動畫片講了什麼,可能她說不上來,但是你問她剛才小豬佩奇最後學會吹口哨了嗎?動畫片裡還有哪些人學會了?怎麼才會吹口哨呀?這些具體的問題,就可以引導孩子去回顧,思考和聯想。

女兒大哭“三五十五太難了”,學會這四招,讓孩子擺脫“健忘症”

3.在生活中見縫插針,練習記憶力

鍛鍊記憶力的良好方法是鍛鍊自己的注意力。——愛德華茲

練好記憶力,最終也是為了在學習生活中,更加便捷,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假裝不經意的刻意練習孩子的記憶力,既可以練腦動腦,也可以讓孩子認識到生活中有意記憶的重要性,主觀上提高他觀察周圍環境,主動識記的動力。

女兒大哭“三五十五太難了”,學會這四招,讓孩子擺脫“健忘症”

我自己也是經常網購,常常會有快遞放進快遞櫃,需要自己去自提。有機會的話,我都經常帶著兒子一起去取,出門的時候就告訴他取貨碼,請他幫忙幫我記住。小傢伙很認真,出門以後不停的重複唸叨,下樓取到快遞以後,他都很自豪:媽媽,看,是我幫你記住的。我會給他一個大大的贊,羨慕的表示,媽媽年紀大了,記不住了,還是寶寶記性好啊,只要寶寶認真記,什麼都能記得住。

帶孩子去超市,買水果的時候,可以挨個說一遍,這是蘋果,這是梨,這是香蕉…,從超市出來,可以再問孩子剛才都看到哪些水果呀?引導孩子學會分類記憶,即時回顧。

4.不要吝惜誇獎孩子,還要誇到點子上

如果孩子用心記住了一些以前記不住的東西,一定要抓住機會,好好誇獎一番。既要誇他記性好,還要誇他記起事情有辦法,記事情的時候認真投入。這樣會讓孩子,在對待自己記憶力的事情上,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會想辦法,相信自己努力認真就能夠記住。孩子對識記不害怕,而且有興趣有信心。

女兒大哭“三五十五太難了”,學會這四招,讓孩子擺脫“健忘症”

尾聲

記憶力是智力的柺杖,記憶力是智慧之母。——亞里士多德

當孩子記不住的時候,我們應該幫他想辦法怎麼樣才能夠更好的記住,找諧音,編故事,編歌謠,讓他們的記憶變得有趣。一味的恐嚇、打板子,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讓孩子在需要記憶的時候留下深深的恐懼,害怕記不住。結果是越害怕越記不住,越記不住越害怕,形成了惡性循環。

其實,記憶一定有辦法,記憶也可以變得很有趣,父母就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好柺杖,也是幫助孩子記憶的神奇魔法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