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園長管理經驗:及時溝通的重要性

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不錯過每一次的精彩內容

幼教人聚集地:

進入專欄:

進入專欄:

  做一位幼兒園管理者溝通是十分必要的,溝通即傳遞指示、想法或信息,使之得到恰當的理解和理解。情感溝通是我們的溝通靈魂;開放的思維,平等的心態,是溝通的前提;相互理解,達成共識,是溝通的目標。

  每年學期末,我們總要向教職工或家長征求對幼兒園管理及服務的意見和推薦,讓教職工和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我們或發放調查問卷,或找部分人座談或找個別人談話,或設立意見箱,或公佈諮詢熱線,或建立圓長接待日,或定期召開園務會,或召開班組長會和全體教職工大會,或請教師代表參加教代會,或組織家委會,或請家長參加半日活動觀摩,或參與評選每月教師服務明星和我最喜愛的老師……個性是註冊在線和註冊教育博客後,大家話題多了,交流多了,簡單快捷的網絡交流,深層次、全方位、多途徑的溝通,成了我們大家相互交流必不可少的一種手段。在教育在線園長之家,我們關注教師的聲音,也向他們傳遞幼兒園的教育思想和發展信息。

幼兒園園長管理經驗:及時溝通的重要性

  我感覺最深的溝通是每一天孩子入園或離園時間園長和教師之間,園長和家長之間的非正式溝通,當你站在幼兒園大門口面帶微笑迎來送往每一位家長,你會聽到很多來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或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傾聽是一種美德,訴說是一種習慣,傾聽與訴說的結合,就是溝通。溝通,實際上代表美德與習慣的交融,而這又源於“彼此尊重,相互欣賞。”實幼人都是很有思想、很有想法、很有主見的人。播種一個思想,收穫一種快樂。送人以思想的玫瑰,手上必有濃濃的餘香。實幼人一如既往地充滿著青春活力並持續著高昂的鬥志,刷新著前進的加速度。讓溝通釋放真情,就是為了在全園範圍內倡導信息互通和共享,讓溝通在教師及員工之間流動起來,讓教育資源在園際之間互通和共享起來,讓我們在溝通中享受快樂,在溝通中釋放真情。 

  成功,是人類夢寐以求的完美夙願。哪一位園長的奔波勞碌不是期冀成功地管理好一所幼兒園呢然而,園長在殫精竭慮的管理中,如果能夠重視以下五個重要因素,那麼,成功或許不再遙遠。

一、務必完成好一項任務。

  這項任務能夠用四個字來概括,即“全面育人”。如何完成這項任務,我在多年幼教實踐中悟出了“四個一”:

首先,園長要有一個正確的思路。幼兒園在應對市場經濟的選取中,需要辦出特色才有生命力,但辦出特色務必以社會主義教育的本色為基點,這個基點就是要以“全面育人”作為宗旨,要超越有限的功利目的。這就需要園長力圖從以往讓多數孩子為少數孩子作“陪襯”,以及單純注重智育的教育轉變為讓來園的每一個孩子都能從小就受到體、智、德、美初步“全面發展”的良好教育這一正確的軌道上來,鑑於這種思考,今年“六一”,我們改往年只讓少數具備能歌善舞素質的孩子登臺表演節目的做法,組織了一次讓所有孩子都參與表演的慶祝活動,使絕大多數孩子在演出中真正感受到了“我能行”,提高了自信心。

其次,園長要有一個治教的依據。改革開放二十多年我們國家曾制定了一系列的幼教法規,其中1981年10月開始試行的《幼兒園教育綱要》和1999年6月已正式實施的《幼兒園工作規程》,先後是我們思忖擬定工作計劃與督導教師完成教育工作的憑藉依據。

更多行業學習資料都在圈子內:

第三,園長要有一個管理的體系。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園長應建立起一個管理的體系,並要善於駕馭這個體系在管理之中去行使各自職能。這個體系應由四個系統構成,包括思想教育系統、教育教學系統、衛生保健系統、後勤總務系統,分別在“全面育人”中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第四,園長要有一個工作的中心。在紛繁龐雜的日常工作中,園長需從教師素質的提高,園舍設備的改善,家長工作的協調等與幼兒健康成長相輔相成的多方面入手,抓住一箇中心,這個幼兒園“重中之重”的中心工作,就是抓好教育教學。因此,園長要經常深入實際,把主要精力投放在尋求如何使幼兒獲得全面發展的理想途徑上。

幼兒園園長管理經驗:及時溝通的重要性

二、務必“扮演”好“兩個主角”

  園長的“兩個主角”,不僅僅是向全園發出“給我上”號令的“指揮員”,同時,還應是發出“跟我上”命令的勇於帶頭衝鋒陷陣的“戰鬥員”。只有這樣,園長才能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過去,人們常常讚揚髒活累活幹在前的園長;此刻,這種苦幹實幹的精神尚需進一步弘揚,但僅僅如此已不足矣。新世紀幼兒發展的新特徵與家長對幼兒教育的期望水平,正在對幼兒的保教工作提出全新的要求。這將迫切需要園長在以信息化、市場化、高科技化、智能化等為特徵的現代化面前要具有前瞻性的思維潛力。在加強這方面的學習與迎接新的挑戰時,園長也要變“給我上”為“跟我上”,要有更多的創新與構想。倘“將帥”能身先“士卒”,則強將手下必然沒有弱兵。

幼兒園園長管理經驗:及時溝通的重要性

三、務必權衡好“三種當法”。

  當年,我剛剛走上領導崗位時,曾惟恐有人不服,管理幼兒園常常靠開會、聽彙報、佈置、命令等方式來推動工作。雖然也曾取行過必須的成績,但這種“行政型”的當法,使我常常感覺在與教職工之間,似乎存在一種若即若離的“油水”關係。

我慢慢覺察到教師們是最不喜歡簡單生硬的行政指令的、繁重的工作任務,往往是在寬鬆與和諧的人際關係的氛圍中完成的。有了向心力,工作才有凝聚力。所謂“眾人捧柴火焰高”,恰是這個道理,當我在工作上連上幾個“臺階”後,為了保住榮譽,又自覺不自覺地採用了“看守型”的當法,靠用制度的獎罰去維持工作。

誠然,嚴明的制度需要建立,但單憑獎罰並非最佳選取,因為這種方式沒有使教職工的工作熱情建立在主角認同的工期上,缺乏必須的感召力。因而,喚不起他們的主人翁意識與工作的職責感。這一現狀促使我經常不斷地思索管理中獲得成功的因果關係,努力調整自身的管理行為。

在實踐中我已意識到,以“科研為先導”的“專家型”管理方式應是為之努力的方向。為此,平素我經常給教師們“壓擔子”、“指路子”,點撥、鼓勵、幫忙他們,哪個教師公開教學取得成功,撰寫的一篇文章被髮表,我都為他們感到由衷的高興。因為我別無所求,願做“人梯”,讓年輕的教師從我的肩上順利地透過。體味與權衡園長的幾種當法我感受到,具有“學者”“專家”式的管理風範,能夠帶出一支適應實施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師隊伍。那麼,園長在管理中就應著力營造一種適宜教師開展教科研工作的氛圍的環境。

幼兒園園長管理經驗:及時溝通的重要性

關注我們,持續提供幼教行業最前沿的資訊,最完整的幼兒園管理資料。

《幼兒園運營管理全套資料》是一座完整的幼教“數據庫” 是你解決實際工作問題,提升個人教學、管理能力的“葵花寶典”全套擁有7200項以上不同的內部學習資料,涵蓋幼兒園工作的各個領域,是投資人、園長、老師的貼心幫手。讓你省時、省心應對每個階段不同的教學任務。

《幼兒園運營管理全套資料》目錄如下:

1、

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