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行者之旅行者號

人類對於星空的嚮往自古以來就是濃郁的,在中國古代就由欽天監這種專門觀測天文的機構,當然其神棍的屬性我們今天就不說了。而今天我們說的是人類對於外星系的一次探索------旅行者號。

孤獨的行者之旅行者號

旅行者號實物圖

旅行者號一共是有兩顆,分別是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他們於1977年9月5號和8月20號發射升空,你們沒有看錯我也沒有寫錯確實是一號要比二號發射的比較晚。

它們巧妙地利用巨行星的引力作用,使它們適時改變軌道,從而達到同時探測多顆行星及其衛星的目的。兩探測器各重815千克,結構大體相同,帶有宇宙射線傳感器、等離子體傳感器、磁強計、廣角、窄角電視攝像儀、紅外干涉儀等11種科學儀器,耗資3.5億美元。

孤獨的行者之旅行者號

兩顆旅行者號在太陽系中的運動軌跡圖

他們的任務是探測太陽系外圍行星,其中旅行者1號探測了木星和土星,2號則探測了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這裡要說的是雖然旅行者一號發射時間要晚於二號,但是在一百天之後一號就超過了二號並且最先達到了木星。兩顆衛星探測為我們提供了木星的磁場、磁層、大氣、內部結構等可靠資料,並且發現了木星極光、木星環和5顆新木衛。

經過土星時,發現土星環的細節結構和眾多新的動力現象,22個土衛構成複雜的運動系統,證實了巨行星有自己的能源,表面是液態氫的海洋,導致人們對行星觀念發生深刻的改變。

孤獨的行者之旅行者號

旅行者號拍攝的天王星圖片

倆顆探測器將從不同方向飛出太陽系。它們都攜帶有一張特殊的鍍金唱片"地球之音",上面錄製了有關人類的各種音像信息:60個語種向"宇宙人"的問候語、35種自然界的聲音、27首古典名曲、115幀照片,其中包括我國的傳統古琴名曲《高山流水》。

孤獨的行者之旅行者號

旅行者號帶著的唱片

到目前位置旅行者號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四十二年,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旅行者號的旅程時間表。

1977年9月5號和8月20號,旅行者發射。

1977年12月,旅行者一號趕上了率先一步離開地球的雙胞胎兄弟旅行者二號。

1978年9月,離開小行星帶。

1979年1月,旅行者一號首先達到木星並對其進行拍攝。

1980年11月,旅行者一號到達土星並對其進行探測。

1981年8月25日,旅行者二號最接近土星。

1986年1月24日,旅行者二號到達天王星。

1989年8月25日,旅行者二號掠過海王星。

1989年,旅行者一號向銀河系中心方向前進。

2010年4月底至5月初,"旅行者2號"運行至太陽系的邊緣。

2012年5月,旅行者一號已到達太陽系邊緣,並且離開太陽系。

2014年9月13日凌晨2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37年前發射的"旅行者一號"探測器已經離開太陽系。

孤獨的行者之旅行者號

旅行者一號拍攝的最後一張太陽系的圖片

藍色光圈中的亮點就是地球,或許在廣袤的宇宙中我們人類確實太過於渺小了。

四十二年的孤獨飛行,將近兩百億公里的飛行距離,傳輸了數十萬張的照片和無法計量的數據。為人類更好的認識深空和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它卻一直都是孤獨的,在宇宙的大海之中就像一片隨波逐流的葉子,或許一個雨點就可以將其泯滅。

讓我們祝福這兩位孤獨的英雄,可以安全的穿越柯伊伯帶然後進入更遠的地方將人類的信息帶向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