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教育改善人生的可能性和有限性

決定人生過程和結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故人生存在多種可能性,正如一句話所言,一切皆有可能。不過,無知和自私是直接影響人生過程和結果的關鍵因素,多數失敗的人不能自知,缺乏對事物本質的理解,卻盲目地相信自己的能力,這一類人在殘酷的實戰PK(持續高強度的對抗)中將輸掉戰局。若是我們能攻克影響人生的兩大影響因子,人生會因此不同。

人生來是求勝的,但結果卻有勝負和,我們要客觀地判斷人生過程中的勝負。實戰PK的目的不是為了一時的勝負,而是在實戰PK之後的態度和行動,若是在實戰PK之後認知自己的不足,加以完善,則會因此精進;若不能以此為契機進行自我完善,終將會在把自己的一生給定格在低層次的意淫中,享受層次的“成功”之快感。

邁向專業領域的高峰是一種痛苦卻有意義的事情,此過程,必將經受一次次的挫折,關鍵在於是自我的認知能力和態度,若能借此改善自己,則有可能跨入新的境界,多數人沒有改善的原因是缺乏正確的認知能力和缺少改善的動力,故此,普通人與大師級的人物在此分界。

教育機構若能圍繞實戰PK的角度來打造高精專的體系,將對人產生積極的意義與價值,若不能提升人們的實際競爭力,則教育毫無意義。筆者認為,人“老了”是不想進步的意思,若是一個人銳意進取想要進步,即便是80歲亦年輕,若自我滿足低層次的成績,即便是10歲也老了。

教育是要讓人保持永遠的年輕心態,通過適當的方式幫助人們保持積極進步與奮鬥的精神,並提供相應的“糧食”。

決定一個人一生的關鍵在於他本身,從實戰來看,教育機構無法真正改善一個人,只有當一個人真正想要改變時,他才能真正地改變。比如,當一個人想要把棋下得好,首先他要保持強烈的興趣,不計報酬地自我學習與實戰;比如當一個人想要把文章寫好,首先他要保持強烈的寫作興趣……

淺談教育改善人生的可能性和有限性

教育改善人生的關鍵點是培養人們的興趣,給其相應的積極價值與意義的定義,引導並確認其正確的信念使其相信這樣做對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提供相應的案例來證明其正確性。當我們確認教育這樣做,真的能改善人生的行為,那麼教育的意義就非常大。我們很多人誤以為學習知識的提升模式是教育機構的事情,實質上,每一個人成長與成功的關鍵來自自身(當事人),只有那些樂意進步的人且有相應天賦的人才能得到實質上的進步。比如某些教育機構(學校)培養出許多優秀的人才,不過是多方面的結合導致的結果,比如優秀的學員本身很優秀,另外教育機構的教學模式比較適合這些特殊的人才而己,還有其他影響的影響。

教育對改善普通人命運具有積極的意義,但存在侷限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