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不要特效藥要正確應對

  特效藥,生死,賺錢,那一個會先來?

  網絡上流傳很廣的一句話是:“風險與明天的太陽,那一個會先來?”這一個問題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對某些人來說,風險會先來;對於另一些人來說人生會有下一個春暖花開的好日子。人生不過是一個概率問題,這樣看待人生時,我們的心態會不一樣。善待人生,人生幸福是大概率事件,隨性應對,風險很可能在不知的方向撲面而來。活著的多數人不會對這一句話有感覺;正在承擔風險的人才會有深刻的體會。

  人們當下最應該關注的三個問題是:特效藥,生死,生意(或工作)的問題。下面,我從概率的角度來思考一下有關問題。

  一、先談一下概率對人的影響問題

  概率是可以寫出無數本書的概念,這裡僅談一些簡單的東西。

概率對人生的影響是如影相隨,陪伴終身的身外之物,活著的人生是百分百有感覺的人生,沒有感覺的人生,大概率會死亡的象徵,即便無聊也是一種感覺。為什麼每一次面臨生死考驗的時刻,人們才會有特殊的感覺呢?因為這是一個概率會出現較大變化的時刻,人們不得不引起重視。比如此次疫情,本來和我們絕對多數人是無關的,現在與我們每一個人有關,中國沒有局外人。

購買過彩票的人一定有過中獎的事情發生,不然不會再持續地購買。那絕對多數是中了小獎,比如賺了幾千元,然後消費掉了(宴請朋友們吃一餐),他們會認為彩票有規律,那一種號會出現,那一種號會不出現。在一段時間裡面,真的會出現這一種小概率事件。“彩票專家”做到最後,發現只有那些彩票店賺錢了,他們自己籌集一些錢去做彩票生意去了,而不是自己去玩彩票。(一個人有沒有購買過彩票沒有關係,不影響本文的閱讀。)

未來不要特效藥要正確應對


當人們認為某一件事情發生的概率很高時,特別是有較大的利益得失時,人們就會有特別的感覺。比如一個彩民在購買彩票的一瞬間一定是比較緊張而充滿期待的,害怕失去一個發財的機會,這一種心理變化狀態尤如過山車的感覺“好奇,緊張,平靜”,不對,還會有一種其他失落的感覺,因為絕對多數人不會中大獎的。人們會受這一種特殊事件的影響,會特別“享受”這一種心理過程。從一個局外人來看,購買彩票就是一種娛樂,因為從概率上來看,發財的概率小於百萬分之一,或是更小的概率。當然,一個人有沒有購買過彩票,心理上的波動是不一樣的,至少我體驗過,知道這是一種不一樣的心理“感受”,最終會失落。人生的很多事情也是如此。

未來不要特效藥要正確應對


二、特效藥

特效藥是針對性很強的治療的藥品,這是基本概率,但是我認為的特效藥應該包括更多的內容,比如防治方案,控制方案,治療方案等全方面的落實,當然這一個成本非常高。當下,全國人民(或許是世界人民)期待某一個機構能找到最有療效的治療性的藥品。非常遺憾的是,因為此次病毒產生的根本原因還不知道(源頭在哪裡?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等其他問題),專家只是想找到一個類似於強心針一樣的藥品,這是難度較大的事件,尤如大海撈針。即便中國現在彙集了當前中國的能量能招集的一流頂尖的科學家,也沒有找到特效藥。比如某科學院把世界2000多種抗病毒藥品進行排查,快速去掉不能治療新冠狀病毒的藥品,工作團隊數十名專家,經過辛苦的工作,現在找出30種相應可能有效的藥品,而不是絕對有效的藥品,如果再經過排查,估計可以找出最有效的3至5種藥品。另外一些專家學者找出5種相應比較有效的藥品,比如武漢病毒所推薦的一種藥品,正在測試(希望有效),還有不同科學家推薦的藥品,也在測試。非常遺憾的是,這些藥品不是針對新冠狀病毒而研究出來的解決方案。

現在不是精準的應對方案,而是尋找比較好的應對方案。或許是我們局外人所不能理解的,為什麼不能研究出針對性的解藥,不是說“一個問題有三個解決方案”嗎?為什麼這麼多科學家找不到一個專業的解決方案?估計這中間的難度是我們普通人不能理解的。不過,希望專家們在控制住這一次新冠狀病毒之後,尋找到真正有效的特效藥。

三、生死

生死是一個概率問題,從足夠長的週期看,死亡是大概率事件,人人必死。反而,出生是小概率事件,一個出生的生命體大約是億萬分之一(具體數據可以查看相關專業研究)。出生之後,60歲之前死亡的概率比較低;60歲之後死亡的概率急速上升,估計超過15%;70歲之後死亡率再升,估計超過60%;80歲之後死亡率應達到95%以上;活到90歲以上的人不會超過2%;活到100歲的人不超過1%。這一組數據是不正確的,只是猜測。但可以簡單地概括一下,人活到60歲之後的死亡率會急速增大是大數據決定的嗎?不是,是人體機能決定的。當人體的機能較好的情況下,仍會活著,甚至超過100歲。從歷史的大數據來看,人超過100歲概率像似中獎一樣。

人的生死是一個概率分佈不確定的事件,有些地方的人相對壽命長一些,有些地方的壽命相對短一些;有些行業的人壽命相對長一些,有些行業的人壽命短一些。這一個難以統計。比如高空作業者的死亡率比較低,這是有人統計過的,而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則比較高。在交通事故中,航空死亡率比較低,而非航空死亡率相對高一些。

抽菸與不抽菸的人,那一種人更容易死亡呢?這是一個看似傻瓜都知道結果的答案,即抽菸的人整體比不抽菸的人更容易生病,死亡比率會大一些。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是會有人抽菸呢?還享受抽菸這一種感覺呢?因為死亡率不是那麼瞎人,另外,這一個死亡週期也是很多年後發生的事情,這一種風險對於享受當下的人來說,不會太在乎。

新冠狀病毒對於我們來說,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死亡率低於其他流行性災難,比如某些病毒感染後,死亡率超過10%,而現在的新冠狀病毒死亡率非常低,即便是武漢(現在假定的源發地,我認為這一個地方不一定是源發地。)的死亡率也不過是4%,湖北的死亡率2.9%,其他地方的死亡率低,甚至沒有死亡。新冠狀病毒死亡率比較低,但感染率卻極高,這一點才是影響事局的地方。現在新冠狀病毒還沒有結束,不知道最終的死亡率是多少,但從現在的局勢來看,不是特別可怕。

普通人中毒的概率是多大呢?以萬分之一計算,假定每天工作在一線的人為萬分之一,那麼所有不在一線的人假定為萬分之零點一。看到沒有,我們中毒的概率是萬分之一不到。不過,有一些人的中毒概率會大於萬分之一,比如大意的人,或新冠狀病毒感染區,每天在外面瞎跑的人等。 武漢前線的工作人員中毒概率較高,即便是有最好的防禦意識和相應的準備工作(服裝)等,他們的中毒概率大於萬分十,即一萬名工作人員,至少會有10人會中獎,甚至更多的人中獎。所以,國家要給這些人較高的額外補償,才對得起這些醫務工作者。比醫務工作者中獎更高的人是普通的前線支援人員(防護意識和技巧等弱於醫務工作者),這些人也應得到國家的補償。

我們看一下重災區的中毒率,現在看到的數據或許是客觀的,以湖北黃石為例,確診的人數是800多人,據傳觀察人數在200多人。這些數據若是真實的,即假定黃石地區有1100人中毒,以總人口268.93萬人來統計,中毒率低於萬分之四。據現在的數據統計,黃石死亡率是0.37%。因為人數基因較少,所以很難判斷最終的死亡率是多少,或許低於0.37%。

再看一下深圳,在深圳生活的人當然更關注深圳人的數據了。深圳官方的數據是長住人口1300多萬人,實際有可能超過2200萬人,這是有人過研究的判斷。就以1300人來計算,現在的中毒人數約370人,估計未來會有增加,若控制得好的話,應不會超過1000人;如果返工人數增加800萬(網上流傳“深圳800萬輛豪車”不一定正確,但確實很多人開車回家了,還沒有回來。)的話,或許超過1000人。看到了吧,深圳中獎概率低於萬分之一,甚至低於萬分之零點五(以2000萬人計算)。如果新冠狀病毒中毒人數不超過500人,深圳中毒概率低於萬分之零點二,即便是再增加1000萬人口,只要中毒人數不超過2000人,深圳也是可控的,風險概率低於萬分之一。若保護得好,中毒概率低於萬分之零點五。

中毒的人死亡率是多少呢?湖北武漢是驚人的4.03%,達到萬分之四十點三,我們先說最嚴重的地方的死亡率是必要的。再看一些相應輕一點的地方,死亡率低於萬分之五(湖北)。廣東中毒人數突破千人,死亡一人,死亡率比較低。

正常人死亡率(60歲以下,沒有其他病症的人)大概率低於萬分之零點五(因無數據,只能亂猜測)。

先來一個形勢分析,再來談賺錢的事情。

1、特效藥 短期內估計很難找到針對性的特效藥,經過世界科學家的智慧,或許能找到一個相應較好的藥品,鎮住新冠狀病毒。找到真正具有針對性的特效藥的概率低於具有較好療效的藥品。這不涉及成本的問題,還有智慧力的問題,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2、死亡 死亡是必然的事件,沒有必要太害怕。我們看了全國的新冠狀病毒的中毒數據,就知道了一般省市中毒的概率低於萬分之一,甚至低於萬分之零點四,所以不要但擔心這一事情。這麼低的概率的事情,沒有必要太擔心。正常的健康人,即便不幸中毒,死亡率也低於萬分之一。

所以,我們更應該關注未來的另一個重點,賺錢的問題。

三、賺錢

未來一段時間賺錢將是很難的事情。多數(大概率)企業會面臨虧損,只是虧損多少的問題。

2020年做生意是很艱難的事情。我個人思考的應對之道是兩個:

1、打工者的應對策略:

打工者要做好被辭退的準備,這是很殘酷的壞消息。如被辭退應怎樣選擇呢?一是冷靜地接受事實,不要衝動做出一些非理性的選擇;二是學習,加強自己的競爭力;三是尋找新的就業機會;四是如何條件許可,可以和其他人合作創業。

沒有被淘汰的務工人員,應珍惜當下的就業機會,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另外要抽空學習,加強自己的競爭力,隨時做好被淘汰的準備。

2、企業家的應對策略

企業生意麵臨很大的挑戰,策略還是要有的:一是儘可能不擴張,除非自己的競爭力達到行業的前三名,或是客戶增加很多,需要擴張;二是盡一切力量保護客戶;三是加強企業的競爭力;四是關閉一些不盈利的部門或業務;五是轉讓一些可有可無的業務(或生意),確保主業不受衝突;六是資金鍊一定要保護好,這是活下去的命根子。

2020年的主題是活著,這一個比較重要。活著才是關鍵,做不好的事情不要去做;看不準的不要去做;風險較大的不要去做。至少我的公司是這樣規劃的。


未來不要特效藥要正確應對

四基本應對

新冠狀病毒是一場改變人類命運的事件,對我們的理念,信念,認知等是一個全面的刺激,或許能使我們人類變得更加明智和務實。同時學會正確認知自然,並與自然和諧地相處。

三點小結:一是特效藥凡人無力解決,此題留給“超人們”去完成;二是死亡不是那麼可怕,正常人在這次疫情中大概率不會死掉;三是賺錢會受到致命的影響,有些人沒有被新冠狀病毒搞死,很可能被新冠狀病毒的影響力衝倒。

未來不要特效藥要正確應對


未來活下來的人,不是最聰明的人,最強大的人,而是那些適應能力強的人。同樣,做生意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