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眼睛真的雪亮吗?读《乌合之众》有感

我们常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1895年写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对此给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群众的眼睛不但不是雪亮的,恰恰相反,他们常常是蒙昧的、愚蠢的,他们就跟墙头草一样,总是随着风向变化而变化。

这本书对于群体的狂热有着极其精彩的研究:

一、乌合之众的特征: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

二、乌合之众的特点:盲目、冲动、狂热、轻信。

三、乌合之众的后果:极易被煽动、被利用,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群众的眼睛真的雪亮吗?读《乌合之众》有感

《乌合之众》对狂热的大众心理有非常精彩的描述:

1、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假如谬误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误。谁向他们提供幻觉,谁就可以轻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谁摧毁他们的幻觉,谁就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2、昨天受群众拥戴的英雄一旦失败,今天就会受到侮辱。当然名望越高,反应就会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群众就会把末路英雄视为自己的同类,为自己曾向一个已不复存在的权威低头哈腰而进行报复。
3、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公众集会上的演说家惯用的论说技巧。
4、在群体之中,绝对不存在理性的人。因为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群体能够消灭个人的独立意识,独立的思考能力。事实上,早在他们的独立意识丧失之前,他们的思想与感情就已被群体所同化。
5、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普遍赞同!


6、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

自从网络普及,自媒体如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舆情发酵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膨胀。我发现绝大多数网民,确实非常符合《乌合之众》的描述:他们鲜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鲜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鲜有逻辑,只有情绪似的条件反射,他们特别容易被带了节奏。

群众的眼睛真的雪亮吗?读《乌合之众》有感

因此,网络里的热点事件经常能够反转反转再反转。

只要几个大咖带了带节奏,把舆情往左边引导,他们立即跑向了左边;而反转到了右边,他们立即跟到了右边。

有的人现在还以左右还划分群体,其实,群体哪有什么左右,他们根本就分不清左右。

全看带节奏的人。

有时你就会发现,前一阵他们还跟着一起狂热点赞打call的人,转眼就被他们骂得狗血喷头一无是处。

群众的眼睛真的雪亮吗?读《乌合之众》有感

前一阵夸你有多猛,这一阵骂你就有多狠。夸你和骂你的,都是同一伙人。夸你时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夸你,骂你时也不明白为什么要骂你。

他们信奉的道理很简单:人多势众——既然大伙都夸你,那我也跟着夸;既然大伙都骂你,那我也跟着骂。

So eazy!

而且,他们经常比那些带节奏的更加反应过激。带节奏的普遍很高明,有的是暗示,有的是引导,多少还搞得有点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而他们则是直接喊口号,直接谩骂。

因此,乌合之众通常总是被利用。

这一切取决于带节奏的人,他们到底是想利用他们干好事还是干坏事。

如果他们想引导他们打击恶势力,促进社会进步,他们就成了正义的力量。

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上很多热点事件的推动,网民其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几年前的孙志刚到2018年被跨省的秦医生,再到昆山反杀案,网民们的关注,使热点事件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推动了总是的解决,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反之,如果他们想引导他们走回头路,他们就会对社会产生强大的破坏作用。

群众的眼睛真的雪亮吗?读《乌合之众》有感

特别是乌合之众的教育水准普遍较低,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与基本逻辑时,这个群体更加容易被利用。

想想真是感觉后背发凉,一身冷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