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當科技與金融相連,

思維火花迸發閃現。

課堂聯繫業界,

理論指導實踐。

疫情期間,我們仍不停學,

從行業初生,到發展前沿,

科技之火,已然燎原!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一切盡在,

疫情期間最硬核金融科技課程!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提高使我們的財富逐漸累積,金融普及教育使我們的金融認知逐步提高,在金融改革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互聯網和金融的結合是爆發性的。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程將技術、市場與制度背景相結合,帶領同學們走進科技滲透金融的各個領域。

在科技賦能傳統金融、優化資產負債、全新融資模式和金融信息與數據服務的基本格局框架下,這門課程為同學們深入剖析不同的金融科技商業模式在全球金融發展史中如何演變發展,又是如何在中國落地生根。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小五

我對金融和科技都感興趣,這門課真是太棒了~ 不知道有沒有更詳細的課程介紹呢?

當然有啦!我邀請到了本課程的助教師姐,請她來為我們進行深入介紹吧~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小金


01

初識課堂:課堂連接業界

課程助教 劉宇璠:

大家好,我是本課程的助教劉宇璠。本課程每週授課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任課教師講授具體商業模式的歷史背景與發展邏輯,第二部分是運用該商業模式的業界嘉賓分享實踐經驗,第三部分是同學們針對該商業模式下某具體案例或應用場景進行分析。

此外,該課程依託學院紫荊課堂平臺網絡授課,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深度結合。

截止第八週,本門課程已邀請了8位業界嘉賓分享感悟。他們分別是:

新網銀行(銀行科技)董事長江海、老虎證券(證券科技)創始人巫天華、棧略科技(保險科技)創始人劉戈傑、理財魔方(資管科技)創始人袁雨來、人人詞典和簡單課(教育科技)創始人笪小強、道口金科(數據服務)創始人袁偉、360金融(消費金融)創始人吳鎮波、天弘(互聯網基金)產品經理王煜慧。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小五

哇!沒想到上課還能與業界的大佬面對面溝通,也太幸福了吧!

那可不~ 大家都說這門課簡直顛覆了以前對互聯網金融的刻板認知,很多同學都覺得上完課後是“撥雲見日”一般呢。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小金


02

選課前後:思想認識轉變

選課同學 朱文鵬:

一開始,我認為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無非就是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化,線下業務線上化,並未覺得互聯網金融與金融科技有多大的重要意義。

本學期開學以來,互聯網金融發展史與商業模式這門課帶給我前所未有的衝擊。我開始認識到,原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其背後最根本的原動力來自科技的發展、法律和監管的轉變、人民對於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的需求。老師用歷史的眼光看問題,論從史出,從一次次的監管制度改變開始,談及金融市場和金融行業格局的大發展。老師給我們舉了很多生動詳實的案例,結合現實的金融機構的實踐,十分有力的論證了互聯網金融的光明前途。

在自己親手設計保險產品的過程中,我對於這一轉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隨著社會數字化程度的加深,金融產品發行後不再是簡單的被動式的等待過程,而可以成為精細化的主動式的引導過程,從而主動降低來自客戶的風險,並降低金融授信成本,提高社會運行效率,提高社會福利水平,更深層次上推動世界的進步和發展。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小五

你聽到沒有?上這門課還能親手設計保險產品!

實踐出真知呀~ 據說同學們設計的保險產品設計都很精妙,有很多保險業的精英高管都非常感興趣!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小金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小五

那還不快點帶我見識見識?

哈哈,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們一個一個來~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小金


03

產品設計:理論結合實際

產品設計的首要步驟就是一個好的idea ,讓我們先看看同學們的腦洞~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小金

選課同學 朱柄各:

我們小組的保險產品是“脫髮險”,來源於“以信息技術賦能保險行業”這堂課當天的小組作業。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從聽到題目開始,我們組成員就展開了頭腦風暴,想出了許多idea:有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比如掛科險、CFA保險、阿爾法險、賬號險、搖號險、脫髮險、課程險等等;也有天馬行空的,比如美顏險、美食險、狗狗掉毛險、戀愛險、結婚險、智齒險,甚至還有保險失敗險。

經過初步討論,我們將選題確定在了CFA保險、賬號險和脫髮險之中,考慮到賬號安全問題已在慢慢地改善以及CFA保險市場有限,且一些教育機構已經推出了具有類似保險性質的服務,我們最終選擇了去設計一款脫髮險。

選課同學 卿施典:

哈哈!我們小組的產品也是“脫髮險”。一開始組內同學對保險設計的熱情都非常高漲,大家奇思妙想,提出了非常多有趣的創意,比如“減肥險”、“王者榮耀掉段險”、“畢業險”、“求職險”等等。最終我們在“脫髮險”這個創意上達成一致。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小五

我感覺…我似乎很有必要買一份脫髮險orz

俺…俺也一樣!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小金

選課同學 史開元:

我們小組的保險產品是“保低低”。我們組最早想要做抑鬱險,顧名思義就是針對抑鬱症的保險,但是由於這個保險與互聯網沒什麼關係,既不是基於互聯網場景,也沒有用到什麼互聯網思想,因此我們決定設計一款基於互聯網場景的保險產品。在組員林憶夢同學的提議和張睿格同學的強調下,“網購買貴了險”進入了我們的討論中。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經過更深入的討論,我們組均認為“網購買貴了”是一個真實存在的風險,並且還沒有被保險產品覆蓋到。

我們理清了“網購買貴了險”的真正應用場景:只有以“全網最低價”為賣點的店鋪,才會引入這款保險產品,而諸如官網、旗艦店、直營店等具有名為“買個放心”的溢價的店鋪,是不會接受這種保險的。同時,我們補充了與“網購買貴了”相似的另一個風險場景——“網購之後降價了”。

我們認為,想要購買到“全網最低價”產品的買家,對這兩種風險都無法接受;而以“全網最低價”為賣點的店鋪,對這兩種保險產品也都樂於接受。因此我們將這兩種風險場景合併,構思出一款能夠同時覆蓋的保險產品,即網購保價險。

由於以“全網最低價”為賣點的店鋪多存在於拼多多,而想要買到“全網最低價”產品的買家也大都是拼多多的用戶,因此我們決定進一步收窄場景做針對性的保險產品,最終確定為依託于于拼多多的保價險——保低低。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小五

對於我這種網購重度依賴症患者真是福音啊!

俺也一樣!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小金

選課同學 姜晗:

我們小組的保險產品是“就業險”。我們在最初的想法是“禿頭險”,因為作為金融民工,未來必將面臨這一巨大挑戰,平時也互相用這個話題開玩笑。

但是在實際討論中,我們認為脫髮的概念很難界定,而且需要和醫療機構有深度合作,難度較大,所以我們轉向另一個大學生普遍關注的問題——就業。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最初我們的想法是結合自身的“頭部券商險”,後來我們認為可以適當外延到整個雙一流高校群體,擴大受眾範圍。也有組員想把目光放在“延畢險”上,但是考慮到可能存在較為嚴重的道德風險問題,我們還是確定了就業險為設計對象。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小五

小金,我突然覺得你比較適合這款產品。

可不敢胡說啊~ 我覺得明明你才比較適合~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小金

選課同學 黃冠群:

我們小組的保險產品是“知識付‘廢’險”

。討論初期,我們主要是結合身邊發生的熱點新聞、發散思維。

最開始的idea包括:護工險——靈感為蘇州市在2019年10月推出全國首創護工從業人員綜合責任險,但討論發現其中的職業責任險涉及到的道德風險問題不太好解決;外賣被偷險——主要是針對那些不方便直接送到手裡的情況,比如不能進的小區,和不能送到宿舍樓下的高校,出險判斷是外賣員送到了買的人沒收到,但感覺費率的計算有些困難,被偷概率也很難算的比較準確;其它idea還包括中年失業險、明星人設崩塌後粉絲心理賠償險等。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在大開腦洞後,小組開始考慮如何將保險與“互聯網”緊密結合,想到的是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的一些權威指標來設計保險產品,其中組員李東霖提出一些知識付費類的會員,在充值之後可能並沒有得到有效利用,且“月活躍度/APP月使用時間”是一個便於量化的數據,最終確定為設計知識付“廢”險產品。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小五

哇!這個保險是我從未構思過!

所以我才說,咱們都是“腦洞大開”呀~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小金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小五

聽了這麼多奇思妙想,我都迫不及待想看到同學們設計的產品了!

這我早就考慮到了!小金在下方放置了課程公眾號的鏈接,大家可以點進去一覽為快!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小金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注:該課程由同學自發成立公眾號,推送優質小組作業、精品案例剖析、以及金融科技領域的資料資訊和思考感悟,目前公眾號運營組均為2019級碩士生。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小五

呼~ 我一口氣看了好多個案例,太過癮了!

理論結合實踐,這就是這門課程最大的魅力所在,也是五道口

“培養金融領袖,引領金融實踐”的最好詮釋。

互聯網金融發展史及其商業模式——課堂聯繫業界,理論指導實踐

小金


04

課程收穫:引領金融實踐

選課同學 陳志遠:

這門課帶給我最大的收穫在於將理論知識與市場具體的情況結合,實現了“道”“術”的統一。老師不僅廣泛全面的講解了互聯網金融各種細分領域,還在講述完理論知識後請來相關的業界專家或年輕的創業者們來分享經驗。

這些企業家們讓我對五道口的“培養金融領袖,引領金融實踐”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如今金融科技已經人盡皆知,但在他們創業時可能只是幾點星火,通過不懈的努力終成燎原之勢。這不是完全的偶然,他們比其他人更敏銳的察覺到金融行業內的商機,這需要對周遭世界的深刻認識,需要洞察力和終身學習的精神。只有比別人更快的掌握道,並且掌握一定程度的術,才能成為金融實踐的引領者,成為行業的領袖。

也許五道口培養我們的時間僅僅2年,但是這段經歷讓我們對前沿事物保持好奇,不斷學習,永無止境,而這些在未來的一生裡都將繼續發光發熱。

選課同學 張富瑜:

我最大的收穫是認識互聯網金融的起源以及在不同階段的發展所得到的開闊創新的視野。課程帶我們瀏覽了全球互聯網金融的商業模式和發展規律,讓我們能夠足不出戶地跟隨老師“雲上調研”世界各地的互聯網金融創業公司,感受最新的商業模式和創新靈感所帶來的強勁新鮮空氣。

從五道口“引領金融實踐”的使命擔當看,這門課讓我想清楚了三個問題:第一,將金融基礎知識和最新的技術變革結合起來的人才能引領金融實踐;第二,兼具國際視野和本土情懷、能夠將國內外的成功經驗結合起來才能引領金融實踐;第三,面向未來的金融實踐需要回歸“普惠、服務實體、解決痛點”的初心。

選課同學 袁俊童:

這門課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原來傳統金融在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之後,在受眾普惠、風險控制方面居然可以邁出如此一大步。面對一系列新事物的出現,老師幫助大家構架了一套分析和解決此類問題的框架,培養了金融的邏輯,並基於此撥繭抽絲,層層挖掘金融的本質。

五道口“既授之以魚,又授之以漁”、“理論課+實務課”、“名師+大佬”的教學課程一直是我最受教也是最感動的部分,在這門課中,這種感動又有了新的內容。金融行業百年大潮未落,科技賦能助力風起再度揚帆,課程的嘉賓大多是一些年輕的創業者,在互聯網大時代中勇立潮頭,嘉賓在激情洋溢分享的同時,還能悉心解答同學們的疑問。更重要的是作為同輩,從嘉賓身上我們看到了未來更多的可能,他們的精神也無時不刻不在詮釋五道口“培養金融領袖,引領金融實踐”的訓誡,讓我們深受激勵的同時也在不斷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