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估值150億美元,大疆創新就捲入裁員風波


剛剛估值150億美元,大疆創新就捲入裁員風波


“大疆創新的明星光環褪色不少,創始人汪滔也更加低調。”


作者丨葉二

來源丨AI藍媒匯(ID:lanmeih001)


大疆創新,捲入裁員風波。

日前市場上有消息稱,或受新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此前有1.5萬員工的大疆創新正在裁員,比例約在50%。消息還指出,大疆創新方面已經禁止了一部分員工進入辦公區域,且這些員工將在不久後會被開除。


剛剛估值150億美元,大疆創新就捲入裁員風波


一石激起千層浪。

一方面,大疆創新作為高科技領域的明星獨角獸公司不僅自帶流量,亦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長期位於龍頭地位,另一方面則基於傳聞中過高的裁員比例,大疆創新再次身處風口浪尖。

針對市場傳聞大疆創新也進行了回應,稱裁員為假消息,並對所謂的“已經禁止了一部分員工進入辦公區域”解釋稱,目前公司的大部分員工正實行遠程工作模式,實際在辦公室辦公的人數僅有公司人數的一半左右。


剛剛估值150億美元,大疆創新就捲入裁員風波


大疆創新公關總監謝闐地還在社交媒體上強調,目前大疆正處於項目衝刺期,無暇理會荒唐虛假的猜測,並指出“大疆正在堅決維護知識產權和打擊山寨侵權產品,這一行動不會因為無故被造謠抹黑而減緩”,意指此次市場傳聞背後或有競爭對手身影。

官方口徑一如既往的強硬,正如四年前大疆無人機炸機事件頻發,外界寫了篇質疑文章便被大疆創新創始人、CEO汪滔指責為“收了黑錢”。


不過AI藍媒匯注意到,在知乎以及脈脈等社區平臺有不少自稱是大疆創新員工的聲音稱,目前確實有一定的裁員優化現象,比如在市場銷售崗位上,但並不如傳聞中那麼誇張。且大疆官方亦有人士表示,有零星的員工因為業績問題被裁員,這很正常。


在這背後在業內看來,大疆創新這家明星創業公司,或也漸漸走下曾經高居的神壇。


剛剛估值150億美元,大疆創新就捲入裁員風波


據瞭解大疆創新被視為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從0到1的開創者,並用了極短的時間成為了備受追捧的明星獨角獸公司。有數據顯示,大疆創新在全球無人機市場中的份額超過七成,在北美無人機市場中的份額更是超過八成。


大疆創新的“極客”、“天才”、“高科技硬件”等標籤不僅收穫極高聲量,資本更是曾狂熱無比。


剛剛估值150億美元,大疆創新就捲入裁員風波


2018年4月,大疆創新獲得一筆10億美元融資,值得關注的是,本輪融資大疆創新啟用的是競價方式。大疆開出競價條件,然後坐等投資機構出價,投資人需要圍繞大疆的條件投標,價高者才可以獲得投資大疆的資格。期間,有部分投資人提出要對大疆進行盡職調查,但遭到大疆拒絕。

該輪融資前大疆創新的估值為150億美元,而由於近百家投資機構瘋搶,有機構測算,大疆創新投後估值或將達到240億美元。且按照投資機構當時的預期,在2022年大疆創新的估值可達千億美元。


可見彼時大疆創新的明星光環,但近兩年來卻稍顯褪色。


一方面是,根據市場消息2018年的這場風光無限融資是Pre-IPO融資,而截止目前大疆創新再無新的融資進場,亦未能完成上市。至於何時上市,仍然是個未知。


另一方面,大疆創新或遭遇到觸碰天花板的現實尷尬。

根據此前大疆創新融資材料顯示,大疆創新在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營收分別為27.2億、59.8億、97.8億、175.7億,年增長率分別為257.7%、120%、63.5%、79.6%;淨利分別為7.1億、14.2億、19.3億、43億,年增長率分別為200.7%、99.6%、35.4%、123.2%。


剛剛估值150億美元,大疆創新就捲入裁員風波


不難看出在2018年之前,大疆創新無論是在營收和利潤上都保持著高速增長。市場數據顯示,此時大疆創新已經成為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領先者,並在全球無人機市場中的份額超過七成,在北美無人機市場中的份額更是超過八成。

但天花板也隨之臨近。

汪滔曾在2016年接受採訪時稱,無人機市場即將接近飽和,大疆的收入達到200億元也就到頂了。


剛剛估值150億美元,大疆創新就捲入裁員風波

大疆創新CEO汪滔


而在2017年大疆創新營收已達到175.7億元,此後後者再無公開營收等數據。


根據《經濟觀察報》報道,在2018年,大疆創新的銷售額便並未像2017年那樣出現大幅增長。

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規模本就有限,再加上在近兩年美國也有試圖阻止大疆創新在美國銷售產品的動作,對於大疆創新而言,挖掘更多的潛在消費者以及謀求專業級無人機市場等等,便就成為燃眉之急。

亦在去年6月,大疆創新推出其首款教育機器人:機甲大師RoboMaster S1,就此進入教育機器人領域。

另外大疆創新在尋求新增長點的同時,亦重新審視內部管理漏洞,目的自然在於節流。

2019年1月大疆創新在公司內部發布的反腐敗公告,公告稱,截止目前,大疆創新處理了涉嫌腐敗和瀆職行為的員工有45人。其中涉及供應鏈決策腐敗的研發、採購人員最多,共計26人;銷售、行政、售後、工廠共計19人。問題嚴重移交司法處理的有16人,直接開除的共計29人。

公告指出,2018年由於供應鏈貪腐造成平均採購價格超過合理水平20%以上,保守估計造成超過10億人民幣的損失,並表示“腐敗的範圍比想象要大得多,現在只處理到冰山一角。”


汪滔曾給大疆新員工的寄語時寫道,DJI(大疆)是一方淨土,只有純粹的創業和為夢想而生的藝術家。

顯然這只是理想,沒能成為現實。

過去多年隨著市場紅利退潮、行業增速放緩、資本擴張失靈,以往被草莽生長掩蓋掉的腐敗問題開始凸顯,主流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投注了大量精力轉向內部反腐、結構調整等,大疆創新亦沒能逃過這一公司發展週期。


而對於此次捲入裁員傳聞的大疆創新員工而言,官方否認能否成為定心丸還不好說,更別提四年前那誇張的年終獎以及數十臺寶馬豪車作為優秀員工獎勵,早就成為了遙不可及的過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