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兰花爱培不必多而广求而全


兰花铭品选育历史久远,纸质书本记载的就可以追溯到宋代,像赵时庚的《金漳兰谱》就有铭品若干。在历经朝代更迭中兰花铭品也在历史的长河起落不定,逝去的新生的犹如浪潮般推陈出新。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元代到明代选育的铭品就查证不到记载了,这有可能是兰花史册的毁损所导致。到清代顺治才有了春兰“青钱梅”的记载,再后面乾隆年间出的就慢慢多了起来,像春兰“玉梅素”、“宋锦璇梅”,蕙兰“程梅”、“蜂巧梅”等。

630:兰花爱培不必多而广求而全


朝代靠得越近能够查证的就会越多,像蕙兰老八种、新八种,春兰老八种等,多达几十个。这也是在历经战乱后所保留下来的,毁损的铭品也非常多,这就如同宋、元、明三个朝代没有春兰、蕙兰传统铭品传承下来一样,毁于朝代更迭的战乱中。

民国期间还是受到政局不稳的影响,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故兰花铭品的选育并不是太多,在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百姓忙于生产,兰花的选育也是处于半停滞状态。加之文革十年更是导致兰文化断层,好不容易传承下来的铭品遭受到了空前毁损,那是兰花铭品选育的黑暗期。直到改革开放后,兰花铭品选育这才渐渐展开,直至处于井喷状态。

630:兰花爱培不必多而广求而全


在这四十来年里所选育的兰花铭品并不止限定在地生兰种的春兰、蕙兰、墨兰、春剑、莲瓣、豆瓣、寒兰、送春、秋芝、绿兰、秋榜、红香妃、线叶春兰上,还有兔耳兰、虎头兰、蜜蜂兰、兜兰、石斛等。

兰科本是地球上除了菊科的第二大科植物,生于黄河两岸及以南广袤土地上的地生兰种,更得到了空前的开发。各个兰种新铭品选育得越多,野生资源相对也就遭受到了空前的破坏,这是事物发展的两面性,利弊共存。

630:兰花爱培不必多而广求而全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波兰市至如今的第四波兰市,兰花的品种选育跨度很大,所涉及面也更广,像对艺草与色花的选育就已经是盛况空前了。因此,各个品种中的铭品可以用琳琅满目来形容。如今的铭品选育远远超出了古代的江南省境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兰花生长的地方就有人在从事选育工作。这亦是盛世空前百姓安居乐业富足生活的真实写照!

乱世存黄金,盛世赏花草。如今人们在富裕的生活中精神层面需求越来越高,兰花赏培因此而繁荣昌盛!如今,兰花是百卉中人气度最为活跃的,由此每年兰事盛会此起彼伏,参与人众不可计数。爱培者涉及到社会各个层面,毫不夸张地说数以千万计。

630:兰花爱培不必多而广求而全


那么对于越来越多的兰花爱培者来说,有多少人在品种结构与铭品的选择上思路是清晰的呢?很显然,但凡成功者都是思路清晰的,他们知道铭品结构的合理布局。手中收藏的铭品能够迎合每波兰市的热点,这自然就会处在多赢的境地。相反,就会处处不顺,每波热点都踩空也就必然。

为什么都是兰花爱培者竟然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境况?这就是因为有人在引种的时候心是乱的,贪多嚼不烂者有之,一条线走到死的有之,一成不变者有之,囫囵吞枣者有之,不知何去何从者有之,求广求全没有自己的特色者有之,一味只追求高大尚者有之,只处在虚空中不食人间烟火者有之,虚伪而又碍于面子者有之。脚不能踏于实地的空想又怎么能接地气?接地气者必然成功,失地气者自然也就失败了,这是万物同源同理现象。

630:兰花爱培不必多而广求而全


因此说,兰花爱培也要勤于学习专业知识,在一步一个脚印下方才能够识而懂,懂而精,精而良,良而准,无误通达,百变求思,必出正果。

未来是属于思路清晰善于思考,有特色的精准定位实现多路并举,并且视诚信与品牌为生命者的天下!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内,那就是有德行多善举肯利益他人,一味地利己主义者往往就会离兰道渐行渐远,如是必反矣!

630:兰花爱培不必多而广求而全


另外,兰花爱培能否取得成功?而不是求拥有多少?要知道当今谁也无法做到求全,这是基于财富做不到精力更是做不到。量力而行,精准定位,在重特色的前提下多头并举,方能规避风险迎来成功!2020年04月07日万云坤于国香居

说明:配图是春兰“贺神”2020年开品

2020年04月07日万云坤于国香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