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後,忘不了那一瓶青椒炒肉

最近整理書櫃的時候看到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不自覺地再次打開,一口氣忘乎所以的看了幾十頁。

多年以後,忘不了那一瓶青椒炒肉

“腳上的一雙舊黃膠鞋已經沒了鞋帶,湊合著系兩根白線繩;一隻鞋幫上甚至還綴補著一塊藍布補丁。褲子顯然是前兩年縫的,人長布縮,現在已經短窄的吊在半腿把上;幸虧襪腰高,否則就要露肉了。(可是除過他自己誰又知道,他那兩隻線襪子早已經沒有了後跟,只是由於鞋的遮掩才使人覺得那襪子是完好無缺的)。”

路遙對孫少平貧困生活的細膩描寫,讓我的思緒不自覺的飄向了遠方。

90年代初期,生活在鄂西北一個貧困縣的我,初中生活和孫少平可謂不相上下。

那時物資匱乏糧食緊缺。住校的我,只能按每天兩餐、每頓半斤糧食的標準,把糧食帶到學校加工。因為沒錢在校買菜,只能一次回家帶夠一週的菜。

所以能夠存放時間較長的酸菜成了唯一的選擇。酸豆角,酸白菜,酸蘿蔔,酸榨菜,酸芹菜……為了能放點肉進去不至於吃了拉肚子,老媽要把肉炒成近乎肉乾。每次週末回家,吃飯的時候,各種各樣的青菜就成了我的最愛。直到多年以後,我參加工作,仍然對酸菜的印象記憶深刻。

多年以後,忘不了那一瓶青椒炒肉

清楚地記得那是初二上學期的一個週三課間休息時間,我正在教室寫作業,突然一個同學跑到我們教室對我說,下面操場有人找我。邊想著會是誰找我呢邊往樓下操場跑去。

遠遠的我看到一個熟悉的背影坐在操場的國旗旗杆臺上,這正是我親愛的母親的背影。

走近後我叫了一聲:媽。母親看到我,趕快從袋子裡拿出一個玻璃瓶對我說:我今天去給你姑姑做生日,你父親沒有時間。知道要經過這裡,就給你炒了一瓶青椒炒肉,你總是吃酸菜也早就吃厭了。最近氣溫不是很高,放兩天應該沒問題。我又不知道你在哪個教室,等了好久才碰到一個我們村的熟人,讓他叫了你。

說完,母親又從兜裡面掏出一個手絹來,打開包裹著的手絹,拿了兩塊錢給我說,這個錢你拿著,早上買點東西吃,我也知道家裡麵條件不好,平時你都很少買東西吃,現在你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說完,母親轉身就走了。這是母親第一次到我的學校,也是唯一一次。望著離去的母親,看著手中的青椒炒肉,我的眼睛酸酸的,這和酸菜的味道不一樣,因為裡面有感動。

多年以後,忘不了那一瓶青椒炒肉
多年以後,忘不了那一瓶青椒炒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