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科大學冀察熱遼分校在晉察冀三縱支援下轉移三千名傷員

中國醫科大學冀察熱遼分校在晉察冀三縱支援下轉移三千名傷員

1947年9月20日,遵化縣西小寨,冀東衛生學校,冀察熱遼軍醫學校合併,成立冀察熱遼軍醫專門學校。校長劉韶九,政委王中蕃,副校長徐鴻圖,教育長馬旭,政治部主任顧德全,總務處長張鳳標,總務處副處長黎明。專業教師七人,學員150餘名。1947年9月23日到達平谷縣靠山集駐紮。10月15日按軍區衛生部命令開始擴大招生,至11月底學校在冀東魯藝學校,建國學院及昌灤樂各縣招收新生1500餘名。學校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冀察熱遼分校,學校搬至韓莊一帶,新老學員編為五個大隊,配備隊長,政治指導員,每隊另配備專業教師兩名,駐隊醫生二到四名。同時學校設衛生所,開始收容東北野戰軍秋季攻勢、冬季攻勢傷員。

1948年初,北平國民黨傅作義部攻佔三河,距韓莊僅四十里,學校緊急向東轉移到遵化縣馬蘭峪清東陵一帶。2月17日到達東陵,校部及五個大隊分別選址駐紮,同時組建了六大隊,確定以戰傷外科為主,醫教結合的教學方針,各大隊設醫療所,接收戰場傷員,邊學習,邊治療。到6月初,學校在馬蘭峪清東陵渡過了集中學習,文化生活,作風整頓的黃金期。

5月開始,國民黨北平傅作義集團為打開進入東北通道,集中三個軍一個師兵力進攻冀東,晉察冀三縱四縱及冀東各部隊相應展開攻勢作戰,反擊國民黨軍隊。

6月6日,國民黨飛機轟炸了在清東陵駐地舉辦教師節活動的冀東建國學院師生,造成重大傷亡,我校師生積極搶救。隨著國民黨地面軍隊的逼近,6月10日,學校師生攙扶輕傷員抬著重傷員轉移。

戰場形勢緊張,學校在長城沿線設東西兩個校區救治傷員,第一、四、六學員大隊在迀西清水窩一帶靠進東戰場,第二、三學員大隊在興隆半壁山一帶靠進西戰場。

東校區6月19日統計接收豐潤昌黎等戰鬥傷員1100人,西校區也接收了古北口石匣方面傷員1400人。空中國民黨飛機不斷轟炸,地面軍隊步步逼近,學校處在不停的轉移中。當國民黨軍隊再次逼近學校駐地時,上千名傷員數百重傷員轉移困難重重。

為了不丟下一名傷病員的保證,時任學校總務處長的黎明找到了三縱政委請求支援,政委瞭解情況後,立刻命令後勤部將隨軍行動的幾十輛馬車調撥學校搶運傷員。在三縱的支援下,全校師生齊心協力,將三千名傷員全部搶運至新的安全駐地。

聽革命老人們回憶,僅東西校區期間,學校搶救了上萬名傷員。

黎明,時任中國醫大冀察熱遼分校總務處長,建國後任遼寧省政協副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