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今天繼續近期的主題研究,直接上硬核建模。這個賽道,屬於受益於新冠突發事件的賽道之一。


對這個行業的認識,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起初是幾個月前,有朋友問對這個賽道怎麼看,當時對這個領域並沒有什麼太特別的感覺,覺得沒什麼好看的;但後續看了看基本面情況,發現回報和增速其實都還不錯,而且新產品投放市場,增長情況也比較樂觀。


然而,就在近期研究的過程中,一些意外事件和風險點,又打亂了研究計劃。


隨著突發事件,全民進入居家隔離抗疫狀態,長期的居家生活令不少“奶茶續命”的消費者感嘆“失去快樂”。


根據華泰證券的一份研報顯示,由於沖泡類產品適合居家消費,新冠期間多個沖泡奶茶終端渠道出現斷貨現象,並進一步刺激了沖泡奶茶家庭端消費的需求增長。


今天我們要研究的這家公司,是沖泡奶茶領域的龍頭,市佔率在60%以上。其走勢近來大幅波動,先是從高點38.4元,腰斬到低位的19.5元,跌幅達到49%。接著,年初至今又展開一波超越大盤的走勢,漲幅13.13%,而同期的滬深300則下跌了7.72%。超越大盤幅度達到20%。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香飄飄股價走勢


顯然,新冠對本案,似乎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業績方面,由於其至今仍沒有發佈年報和業績預告等情況,我們仍然只能參照較早的業績數據。


截止2019年三季報數據,其營業收入23.80億元,同比增長41.67%,歸母淨利潤1.32億元,同比增長57.41%,旗下爆款產品果汁茶的銷售收入7.71億元,同比增速為1272.50%。


不過,事情往往有兩面:正向的一面是財務數據和突發事件之下的銷量意外增長(新冠期間銷量增長的消費賽道,除奶茶外,還有方便麵、榨菜、醬油),而反面的信息,則是在團隊變動方面。

根據最新的情況來看,在近34天內,其接連發生四位元老級別的高管離職事件。3月4日,監事會職工代表監事馮永葉辭職;21日,監事會股東代表監事俞琦密辭職;28日,董事會秘書兼副總經理勾振海辭職,4月7日,公司董事兼副總經理蔡建峰辭職。


根據公告,上述高管辭職原因均為“個人原因”。並且,我們在新聞中也未找到進一步的信息。接下來,在高管離職的背後,是否還有進一步的風險點,我們不得而知,只能作為重要問題調研點。如果這個問題沒有合理解釋,那麼,現有的其他基本面研究信息,都是蒼白的。

看到這裡,隨之而來幾個問題需要思考:

1)本案的收入由什麼驅動?不同品類產品,未來的收入如何預測?

2)奶茶所在的軟飲料板塊,這個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哪?此外,以白酒、飲料為首的可選消費,和以醬油為首的必選消費,這兩大賽道的邏輯,到底是怎樣的?

3)之前,本案經歷了較大幅度的波動,其目前的估值區間到底在什麼範圍?究竟是貴了,還是便宜了?


今天,我們就通過本案,來研究一下消費領域的行業邏輯。對消費領域,之前我們還研究過貴州茅臺、伊利股份、中國國旅、五糧液、洋河股份、維他奶國際、達利食品等,查閱“專業版報告庫”,獲取相關報告,以及部分重點案例Excel建模表格。


本文堅決不做任何建議,

僅服務於產業研究需求、學術討論需求

如為股市相關人士,或非財務專業人士

請務必自行取消對本號的關注


數據由以下機構提供支持,特此鳴謝

國內:Wind數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理杏仁、企查查

海外:Capital IQ、Bloomberg、路透

如果大家有購買以上機構數據終端的需求,可和我們聯繫


— 01 —

███████

龍頭,模式

香飄飄,成立於2005年,從事奶茶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目前,旗下共有四個生產基地,分別在湖州、成都、天津、江門。


它在2017年登陸上交所,創始人蔣建琪持股56.26%,此外其女兒(4.29%)、妻子(6.87%)、弟弟(8.58%)也持有公司股份。


本案的前十大股東中有社保基金、中國香港結算等,2019年三季報顯示社保基金減持,而中國香港結算(港資)為新進入的投資。


2015年到2019年三季度,營業收入為19.52億元、23.90億元、26.40億元、32.51億元,23.80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03億元、3.03億元、3.17億元、4.02億元、1.57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分別為1.12億元、3.66億元、1.05億元、6.13億元、3.63億元;毛利率分別為42.87%、44.88%、40.20%、40.39%、39.22%,淨利率分別為10.42%、11.14%、10.14%、9.68%、5.56%。

從業績增速看,近三年營業收入年複合增速為18.54%,淨利潤年複合增速為15.56%,2019年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速為22.74%,淨利潤同比增速為66.05%。

從收入結構來看,42.74%來自果汁茶,33.95%來自經典系列,17.74%來自好料系列,4.55%來自液體奶茶系列。其中經典系列是指以椰果為主的奶茶,而好料系列是指以紅豆、桂圓、燕麥等非椰果為主的奶茶產品。

從歷史上看,它的收入結構中,經典系列佔比逐年下降,從2012年的86.60%下滑到33.93%。而近兩年來新品類“果汁茶”的佔比出現大幅提升,從6.18%上升到42.74%,並且僅用了1年半的時間,增速極快。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收入結構(單位:%)


它的銷售模式是“以銷定產”、“經銷為主”,2018年經銷渠道貢獻96.52%的收入,電商渠道貢獻2.42%的收入。


本案,位於軟飲料產業鏈的中游,上游為原材料提供商(脫脂奶粉、白糖、椰果等)代表企業有熊貓乳品,毛利率28.52%,下游為超市、便利店等,代表企業為永輝超市,毛利率21.88%。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奶茶行業產業鏈


以上產業鏈和業務模式,形成了本案特殊的財報結構:

從資產結構來看——2019年三季度,其資產總規模為36.61億元,其中佔比較高的有固定資產12.28億元(佔比33.54%)、其次是貨幣資金11.68億元(佔比31.90%)、交易性金融資產2.24億元(佔比6.12%)、存貨1.59億元(佔比5.19%);負債總額為13.41億元,佔比較高的有應付賬款6.48億元(佔比48.32%)、預收賬款3.08億元(佔比22.97%)。


從利潤結構來看——2019年三季度,其營業總收入23.80億元,其中營業成本為14.47億元,佔比61%、其次為銷售費用6.10億元,佔比26%,管理費用1.56億元,佔比7%,研發費用0.28億元,佔比1%,剩下5.56%的淨利率。


2018年,其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佔營業收入比例為3.68%,前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額佔當期原材料採購總額的比例為35.91%。整體來看,上游供應商的集中度偏高。


接著,來看一組《併購優塾》整理的基本面數據: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ROE VS ROIC(單位:%)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同行ROE對比(單位:%)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營業收入VS營收增速(單位:億元、%)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營業收入增速及淨利潤增速(單位:%)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毛利率VS淨利率(單位:%)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同行業毛利率(單位:%)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淨利潤、淨利潤增速、經營活動現金流(單位:億元、%)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現金流(單位:億元)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資本支出對現金流的拉動(單位:億元、%)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淨營運資本對現金流的拉動(單位:億元、倍)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資產結構 單位(億元)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股價與可比乘數(單位:元、倍)


看完這組基本面圖表後,重要的問題來了——如果將這家公司放在同行業的座標系中,其回報、增長情況到底如何?如果要對這家公司做建模,應該從什麼地方入手?

— 02 —

███████

同行業,回報分析

在優塾的投研體系之下,對任何公司做分析的第一步,都始於回報分析。


本案近三年的ROA為17.18%、13.43%、13.24%,ROE為21.05%、13.89%、14.21%,剔除現金的ROIC為814.1%、91.3%、57.8%。這個水平到底如何,我們來和同行業做個比較: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可比公司ROA、ROE、ROIC近三年比較 (單位:%)


整體來看,行業內可口可樂、養元飲品、伊利股份的投入資本回報率較高。但有幾點要注意,一是,可口可樂的ROE明顯高於ROIC,主要是因為槓桿回購後,壓低了股本,導致ROE的分母端較少;二是,養元雖然投入資本回報率高,毛利率和淨利率也高,但淨利率和同行業之間對比,卻有一些問題需要調研才能解決。


比如,同是即飲飲料,養元飲品毛利率49%,淨利率30%,並且近幾年基本都在這個水平;而相比之下,伊利股份毛利率37%,淨利率8%;承德露露毛利率50%,淨利率20%;維他奶國際毛利率53%,淨利率9%。此外,美股的可口可樂毛利率60%,淨利率24%;百事毛利率55%,淨利率10%。


再對比一下白酒龍頭五糧液,毛利率70%,淨利率30%。


這樣一對比,重要的調研點就來了:一家飲料公司,定價幾塊錢的罐裝飲料,如何做出媲美產品定價上千的白酒巨頭的利潤率的。在毛利率差不多的情況下,淨利率這樣的差異,調研點只能聚焦於費用細項方面。


對飲料行業對比公司,我們接下來將分子、分母拆開,以2018年為橫截面,對比一下各家的資產和收益情況。以2018年年報為例,主要的資產負債情況如下: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2018年可比公司資產和負債項對比


以近一年年報為例,營業收入、淨利潤、現金流(TTM)情景如下: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可比公司損益數據對比


根據以上三張表,我們能看出,這個行業的核心資產是固定資產和存貨,如果按照一單位核心資產帶來的現金流來看,養元飲品和承德露露更高。


其次,我們從核心指標拆解來看:

總資產週轉率——2018年,伊利1.63、維他奶國際1.37、蒙牛1.11、香飄飄1.05、承德露露0.74、養元飲品0.61、可口可樂0.37;


資產負債率——2018年,可口可樂77.09%、蒙牛54.16%、伊利41.11%、維他奶國際40.98%、香飄飄33.67%、承德露露31.18%、養元飲品21.72%;


淨利率——2018年,養元飲品35.21%、可口可樂20.33%、承德露露19.68%、維他奶國際9.91%、香飄飄9.76%、伊利股份8.16%、蒙牛乳業4.63%。


接著,我們再綜合看一下幾個核心數據。很明顯,人均創利、總資產報酬率都是失真的,真正值得看的是總資產週轉率。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港市核心數據對比 來源:wind


由此可見,本案香飄飄的投入資本回報率處於行業中等偏上水平。而行業內幾項數據綜合比較比較突出的,一是伊利,二是維他奶。


— 03 —

███████

歷史,增長

本案,過去5年營收復合增速為9.09%,過去3年營收復合增速為18.52%,2018年營收增速為23.13%,2019年三季報營收增速為41.67%,Wind一致預測2019年和2020年,其營收增速分別為28.93%、20.87%。

關於本案歷史和未來收入的增速情況到底處於什麼水平,來看可比公司的相關數據: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可比公司收入增速相關數據 (單位:%)


將本案的數據,與飲料行業的代表公司放在一起來看,它的收入增速位列同業中的較高水平,達到20%以上,而相比之下,伊利、維他奶的預期增速,只有12%左右。那麼,它是如何做到高增長的?


本案增長的核心變量,就在新產品:即飲茶飲meco果汁茶。按照產品的形態屬性,它的收入結構可拆分為兩類,一類是杯裝沖泡奶茶(熱飲),一類是液態奶,即果汁、即飲奶茶(常溫或冷藏後飲用)。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產品分類


由於其產品“溫度”的不同,意味著兩類產品銷售會出現季節性波動情況,比如杯裝奶茶的旺季是秋冬季節,而液態奶茶的銷售旺季則出現在春夏。


從產品矩陣的維度來看,正是由於產品的季節性較為明顯,本案自2017年決定開始拓展即飲、果汁板塊,以平滑季節對收入的波動性影響。並且其即飲茶飲的定價比同類產品更高,主打健康和年輕化。從戰略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單季度收入及增速情況 (單位:億元、%)


我們將上面兩個與收入有關的圖表放在一起看,可以發現:歷史上,二季度是淡季,四季度是旺季,因此,不同季節屬性新產品的推出,在季報層面,會給增長帶來極強的拉動作用,因為前期基數低。2019年中報,香飄飄收入增速為58.26%,EPS增速142%。


但2020年的2季度,又到了一個關鍵窗口期,此處的邏輯在於:前期的低基數已經被拉高,還能有多少增長,取決於產品本身是否受市場認可。


因此,此處是我們後續重點關注的的基本面事件,在實地調研中也可以向管理層問詢二季度即飲飲料的預計出貨情況。


接下來,我們對兩款產品,分別進行收入預測。

— 04 —

███████

杯裝奶茶,收入

先來看杯裝奶茶情況。


香飄飄的杯裝奶茶有兩類,一是經典系列,一是好料系列。其中,好料系列的是指以紅豆、桂圓、燕麥等非椰果為主的奶茶產品,原材料優於經典系列(僅以椰果為主材)。因此,二者在定價上略有差異,經典系列終端零售價格在3.5到4元之間,而好料系列終端價格在5到6元之間。

整體來看,作為一款處於成熟期且高市佔率(超過60%)的產品,由於定位為中低端,未來提價的邏輯並不強烈,所以,對於杯裝奶茶的未來,增長的核心因子在於量。


由於其目標客戶群體為城鎮人口(以小鎮青年、都市年輕人為消費主力軍),因此,我們適當簡化收入預測公式,表示為:

杯裝奶茶收入=前一年收入*(1+城鎮化增速)*(1+人均購買杯數增速);


總的來看,僅從現有產品的情況來看,人均購買杯數在短期內不會有非常明顯的變化,我們預測購買杯數的增速為0。


城鎮化增速方面,我們參照國際發展經驗。


2019年我國城鎮化率為60.60%,日本在到達60%的城鎮化率後,1957年到1967年,10年間城鎮化的年化增速為1.62%,韓國1982年到1992年,10年間城鎮化的年化速度為2.63%。此處的預測,我們借鑑增速較高的韓國水平——未來10年,城鎮化率的年化增速為2.63%。


關於城鎮化率的詳細分析,可以參考海螺水泥研報中的測算,不再贅述,可查詢專業版研報庫。另外,根據2019年三季報經營數據來看,本案的杯裝奶茶增速為2.7%,也接近我們的預測邏輯。


— 05 —

███████

液體奶茶,收入預測

接著我們來看,處於高速增長中新品——液體奶(即飲茶飲)情況。


雖然收入品類名是液體奶,但目前,這個品類裡的爆款,其實就是一款即飲果汁茶飲,香飄飄在2018 年 7 月推出不含奶的即飲茶,定價5.5-6 元,定價適中外加三種差異化口味(金桔檸檬、桃桃紅柚、泰式青檸)。


我們在前文分析過飲料的季節性,果汁茶由於即飲屬性,偏冷飲,因此,銷售旺季主要是在二季度。目前可獲取的數據雖然不是很全,但我們也可以看出,其在上半年的銷售明顯要好於下半年:


2018年7月推出,2018年年報顯示收入為2.01億元,即6個月賣了2億元,平均單月銷售3333萬元。


2019年第二季度,果汁茶收入為5.88億元,平均單月銷售0.98億元;2019年三季度,果汁茶收入為7.71億元,即9個月賣了7.71億元,平均單月銷售0.85億元。


整體來看,還處在較快的增長期中,可參照數據不多,因此,我們的很難採用市佔率法和量價法來做收入預測,只能採用產能進行倒推,即:


液態奶收入=產能*產銷率*客單價;


但採用這樣的公式去預測,需要有一個前提條件,產銷率不發生大幅波動,消費行業中,爆款產品非常多,每年都會有,但並不是所有的爆款都能持續帶來收入,因此,開始預測前,我們需要先確認一下果汁茶的爆款邏輯。

— 06 —

███████

爆款,擴散

首先,我們來看歷史上,爆款一般能夠持續多久。


生產線茶飲料這個領域中,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個爆款。2000年到2005年的爆款飲料為冰紅茶。康師傅、統一各自推出“冰紅茶”。其中康師傅以酷爽口感和新穎包裝引起消費者注意力,通過“再來一瓶”的營銷策略,幫公司迅速擴張銷量,提升復購率。


2009年,統一推出奶茶飲品阿薩姆奶茶,2010年創下4億元的銷售收入,2013年達到巔峰23億元,3年收入複合增速高達79.2%;


2015年前後的爆款為統一推出的“小茗同學”,精準定位95後群裡,採用色彩鮮明的包裝,上市5個月,創下5億元收入規模。


2016年,農夫山泉推出”茶π”,推出後10個月,創下10億元的銷售規模,推出3年來,年複合增速為44.2%;


我們上述覆盤的飲料爆款中,有幾個共同點:

1)都是生產線飲料,而不是現制飲料,一般增長高峰期可以維持2到3年;

2)不是專利配方,因而往往同時會有幾家競爭對手,不乏山寨產品,勝出的基本都是渠道較強的巨頭。


從這個維度來看,本案果汁茶產品的增長在短期內有可持續性。不過,為什麼爆款只能持續兩到三年,且基本上都是巨頭把控呢?


我們從量、價兩個維度來看。


首先,從價的維度來看,絕大部分茶飲料是沒有提價邏輯的,這導致很難有長青的爆款,基本上都是火幾年之後,進入穩定期。


我們以奶茶為例,根據《新式現製茶飲白皮書》顯示,15-24元是消費群體能接受的最多單品價格區間,佔比為60%以上,單價25元以上的區間受眾佔比為30%。2018年,中國網紅奶茶平均客單價開始出現分化,喜茶的客單均價為30.7元,一點點客單均價為13.5元。


而果汁茶的零售終端價格更便宜,為5-8元,從價格上來說,越便宜,受眾群體越大。

注意,目前在現製茶飲裡面,即便較貴的品牌,客單價也很難超過30元,為什麼?因為,30元左右的客單價,基本上對應了一線巨頭星巴克一杯拿鐵的客單價。如果價格超越星巴克,那麼消費者就會糾結到底是喝茶還是喝咖啡的問題。


而在超市即飲茶飲料裡,即便比較貴的茶飲如茶裡王、meco果汁茶,也都在7元左右的定價,鮮有突破10元區間的。因為突破10元區間,消費者就會糾結到底是在超市買即飲茶飲,還是去茶飲店裡買現製茶飲的問題。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主要茶飲品客單均價情況


所以,價格沒有太大的增長空間,維持增長就只能靠鋪量。


量的維度方面,生產線飲料的邏輯比較順暢,2到3年大約是其從其銷售渠道上鋪滿的時間。


但注意,這樣的邏輯,在現制飲料中會有一些問題,即,必須依靠門店將爆款擴散,這也是瑞幸為代表的商業模式裡,一個比較大的缺陷。


首先,直營雖然在質量把控方面更好,但一方面資本開支大,人員配置多,只適應高端路線。一旦走高端,就有一個非常尷尬的問題,一方面,提價邏輯不夠強,其天花板基本上就是星巴克的定價,但問題是品牌力和產品力如何與星巴克PK?


所以,現製茶飲雖然看上去火爆,但其實利潤未必高。此外,在做高端群體難度極大的情況之下,那麼,做低端行不行呢?如果以低端產品做直營,資本消耗大,就算做到盈利,由於沒有提價邏輯,回報其實也比較低,甚至還可能會出現規模不經濟的現象。


因此,中低端做加盟模式才是當前的主流。這個模式中,首要的一條是如何保障穩定的加盟商擴張,我們來大致測算一下一個普通奶茶店的經營情況,來看要做到怎樣的出貨量,才能保證加盟商盈利。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普通奶茶店經營預測


從上述測算表來看,想不虧錢的話,在高峰期內,每小時平均需要賣出27杯,如果想要讓大部分加盟商有年化20%以上的回報,高峰期每小時需要賣出33杯。


首先,從供給側來講,高峰期平均每小時製作33杯以上還是有難度的(實際中高峰的供給要求可能更高)。其次,從需求側來講,這需要每個門店都能有這樣的景氣度,這顯然並不容易。


因此,現製茶飲這個模式中要想走出巨頭,其實非常困難。這也就形成了我們此前觀察到的現象,像香飄飄這類生產線飲料雖然口感比不上現製茶飲,但由於產品標準化、可以大批量生產,加上渠道助力,每隔幾年,總能出現一個爆款;而現制飲料領域雖然爆款常有,但並不容易出現巨頭。


因而,生產線飲料VS現製茶飲這兩大賽道相比,生產線飲料雖然低端,但有規模經濟的優勢。


分析到這裡,產銷率部分的定性邏輯,可以定性為兩條:1)提價權;2)鋪量能力。


因而,此處我們再擴大到整個可選消費領域,定價權是選擇長期好生意的重要因子。一旦有了提價權,那麼,產銷率就不再是問題,因為產銷的情況可以通過價格來做微調,整個產品總體還能在增長的通道中。而如果一個賽道沒有提價權,那麼,鋪量能力就顯得格外重要,而如果要拼渠道能力,顯然沒有小公司什麼市場,如伊利、可口可樂這類渠道強的巨頭才會有更大優勢。


所以,對這個領域的長期投資人來說,要麼選擇一個能提價的賽道(如白酒),要麼就選擇不能提價但渠道強大的巨頭(如伊利、可口可樂、維他奶等),此外,在飲料賽道里面,佐餐飲料要優於其他飲料。在這幾個選擇之外,其他都只是階段性的成長邏輯,並且價值陷阱比較多。


此處,上述邏輯明確後,我們開始預測果汁茶收入的驅動因子。

— 07 —

███████

客單價,邏輯

先看客單價。


香飄飄在2017年推出液體奶茶、2018年推出果汁茶,因此在客單價上缺少歷史性數據作為參考。關於其未來客單價的波動,我們可以從兩個維度來看:

一是,當前定價:目前它的液態奶終端價格基本在10元以內,並不是和一點點、Coco等街邊奶茶直接競爭。參照產品為冰紅茶等,這類茶飲歷史上沒有提價先例。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茶飲料價格變化


以統一為例,2013年其推出爆款產品統一冰紅茶,售價在2.5元到3元之間。截至2020年4月,我們查詢天貓超市,發現一杯500ml的統一冰紅茶售價為2.72元,依然在2013年的價格區間內。


這說明,統一冰紅茶自上市以來,9年多的時間過去了,並未大幅提價,依然處於剛上市時的價格區間內。而這期間,CPI的增速算下來也有不少了。其實,這也不是國內的特例,世界飲料巨頭可口可樂,長期的產品價格也無法跑贏通脹。


梳理下來,新老產品的區間價格很難大幅提升,提價只能靠出新品,因此,客單價方面,我們簡化假設:在2019年到2023年保持不變,2024年到2028年,客單價的變動情況,我們分情景假設,樂觀情況下它仍能推出高價格新品,客單價增速參考CPI3%水平,保守情況下無法 推出高端產品,客單價增速為0。


— 08—

███████

鋪量,產能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現有產能情況


接著,我們再來看產能情況:截止2018年年報,液體奶茶廠,只有一個湖州廠。2018年上半年和2019年第一季度,出現了旺季果汁茶供不應求現象後,香飄飄開始擴產。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液態奶茶生產線


生產線投產後仍需不停調試、並進行產能爬坡測試,根據券商統計,生產線投產後,需要經歷2-3年時間才能達到接近滿產狀態。因為果汁茶是當前的核心增長點,因此我們預測企業會盡更大限度來縮短產能爬坡期限,以達到全部投產的效果。


因此,我們假設產能爬坡預計為2年,每年的釋放產能分別為50%、100%。照此測算,得到如下液態奶的合計情況: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液態奶產能情況


根據我們的預測,其在2023年達到當下設計的產能並且全部釋放,而我們對其產能的預測也截止到這個時間點,後續暫且不預測其會新增產能。

— 09 —

███████

產銷率

再來看渠道情況,這決定產銷率。2017年到2018年,液體奶的產銷率為86.36%、98.8%,基本上不存在滯銷的情況。

2017年產銷率較低,其解釋是因為,剛推出果汁茶系列,還未能準確的預估銷量情況。到了2018年,產銷率大幅提升到98.8%水平。這個產銷率水平,與固態奶以銷定產“以銷定產”模式下的99%產銷率相差不大。


此處,我們以2018年為橫切面,來看一下軟飲料行業的可比公司,存貨週轉情況: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代表公司週轉率及產品保質期情況

在對比中,我們單列了保質期,這是因為,一款產品若保質期較短,為了避免產品變質,則需要出貨較快,即高存貨週轉率。


從2018年的數據來看,可比公司中,保質期較短的伊利及蒙牛,它們的存貨週轉率也處於行業較高水平,符合保質期短,存貨週轉率高特性。

本案的香飄飄,在保質期上與可口可樂、維他奶接近,但存貨週轉率明顯高於這兩家公司。


我們猜測原因可能有兩點,一是以經銷為主,經銷商採購量遠大於C端用戶,二是產品剛出,且體量相比巨頭還較小。

考慮到它的產銷率水平用1年的時間就大幅得到提升,且上升到以銷定產模式下的水平,因此預測未來的產銷率水平維持2018年的情況——98.9%;


此處需要注意,上述產銷率的假設,其實仍然比較粗糙,這是因為我們可獲取的渠道數據較少。如果後續做調研,應該在這裡多下功夫。


本案,經銷商收入佔比高達90%以上,因此,在實地調研中,可以重點關注經銷商的情況。經銷商的數量和結構,都有較多信息。舉例來看,目前,我們能夠從券商獲取其2018年的經銷商結構數據。


根據券商統計,2018年,它的經銷商團隊中,有52.3%是專職經銷商,3.3%是專營經銷商。其中專職指經銷商組建專門團隊進行銷售,專營指只能經營香飄飄產品。按照各類經銷商貢獻的收入,來做個對比,發現專營經銷商平均貢獻收入是整體經銷商貢獻收入水平的4.7倍。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各類經銷商對收入的貢獻情況


好,分析到這裡,我們的收入測算部分已完成,經預測2019年到2021年,其收入合計分別為42.61億元、54.19億元、65.22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1.07%、27.17%、20.35%。


— 10 —

███████

邏輯,印證

綜合以上數據,《併購優塾》計算出數據,近三年的預期收入增速分別為31.07%、27.17%、20.35%。這裡,我們再結合“季報反推”、“內生增速”、“分析師預測”等方法,進行交叉驗證。


方法一:季度反推

——通過季報、中報與年報的歷史關係,反推出2019年收入增速。2017年-2018年,其三季報收入佔全年收入的比重在51%-52%之間。我們選用均值51.5%作為參考值。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三季度收入佔全年收入比重(單位:%)


由此,《併購優塾》假設,四季度如果無意外發生,可倒推出2019年年報預計收入約為46.21億元,同比增速約為42.14%。預測公式:2019年年報收入=23.80/51.5%=46.21億元。


方法二:內生增速——採用預期增長率,採用公式:內生增速=淨資產回報率*(1-分紅率)。其歷史平均分紅率約為19.91%,近三年平均ROE約為19.46%,通過計算,得到內生增速為15.57%。


方法三:外部分析師預期——這裡我們選取180天內12家機構對2019年-2021年的預測,營收增速為28.71%、20.74%、19.69%。具體來看各家券商的預測情況: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外部分析師收入預測


整體來看,我們和其他機構差異不大。對於2019年的收入增速,外部分析師給予27.8%到34.35%增速區間。


至此,收入層面已經分析完畢,接下來,我們看另一個問題:利潤表,該如何建模?


— 11 —

███████

資金,去向

接下來進入利潤表中成本和費用科目的預測,先來看成本。


它的營業成本主要主要是原料成本(佔比84.59%)、人工成本(佔比8.67%)、製造費用(佔比6.74%),這三類成本的結構較為穩定。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本案成本結構


近五年,本案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2.69%、42.87%、44.88%、40.20%、40.39%,整體毛利率近年來有小幅下滑趨勢。

在分析其未來毛利率的趨勢前,先來看一下同比可比公司的毛利率情況: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同行業毛利率對比(單位:%)


整體來看,可比公司中可口可樂的毛利率較高,保持在60%以上的水平。本案的毛利率水平近年來出現下降趨勢,這主要是由於旗下新增的產品線中,果汁茶和液態奶的毛利率水平較低導致的。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固體茶及液態奶毛利率情況


由於兩款產品的毛利率相差較大,我們分開預測,並按照權重法得出綜合毛利率水平。


固體茶毛利率——歷史上來看,其毛利率水平維持在40%以上,但中間出現下滑,主要的原因在於原材料成本上升,而產品的提價空間有限,因此壓縮其毛利率水平。


考慮到固體杯屬於其成熟產品線,雖然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會擠壓毛利率,但對毛利率的影響並不是很顯著,《併購優塾》預測未來其毛利率水平維持歷史三年的均值情況;


液態奶——該產品屬於本案的高端產品線,產品的起售價格高,但毛利率較低的原因主要在於新建產品線,平攤製作費用較高,2019年本案新增了8條液態生產線,後續產品放量生產後,將會攤銷這部分費用。


綜合考慮,《併購優塾》預測未來3年液態奶毛利率可達到2018年固體奶茶水平。

接著來看費用科目。它的銷售費用主要包括廣告費(佔比37.24%)、員工工資(佔比26.70%)、運費(佔比15.41%)、市場推廣費(佔比12.26)等,顯然銷售費用中紅廣告費及員工工資佔大頭,此外它的廣告費中98.86%為全國性廣告費用開支。

2014年到2018年,本案的銷售費用佔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7.85%、26.6%、28.28%、23.37%、24.61%,佔比在23%到28%之間浮動,波動不大。來看一下同業可比公司的銷售費用率情況: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同行業銷售費用率(單位:%)


整體來看,本案的銷售費用率處於行業中等水平,考慮到當下它的果汁茶和即飲茶處於產品推廣階段中,且未來上述產品進入成熟期後,仍有新的產品會被研發和推廣,所以它的銷售費用不會出現大幅下降情況。


綜合來看,《併購優塾》預測未來其銷售費用率維持歷史三年的均值水平。


管理費用(含研發費用)——主要包括職工薪酬、股權激勵費用、辦公費等,其中股權激勵是在2018年首次出現。2014年到2018年,其管理費用率分別為3.53%、3.79%、3.29%、3.88%、3.88%。歷史來看,本案的管理費用率波動小,較為穩定。

來看一下同業可比公司管理費用的情況: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可比公司管理費用率情況

整體來看可比公司的管理費用率歷史上也都波動不大,本案的管理費用率在其中處於中等水平。


綜合考慮,《併購優塾》預測其未來管理費用率維持歷史三年均值水平。

至此,利潤表的購建已經告一段落,不過,還有折舊攤銷方面需要分析。而要分析折舊攤銷,就必須研究另一件重要的事——本案未來將在設備、廠房等長期資產方面,花掉多少錢?這些錢,將如何攤銷到每一年的利潤表中?


— 12 —

███████

廠房,設備

它的資本支出主要為廠房、設備的新建及維護。2014年到2018年,本案的資本支出分為為0.59億元、0.81億元、2.6億元、3.45億元、4.85億元,佔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82%、4.18%、11.19%、13.16%、15.07%,由於擴建生產線,資本性支出大幅上升。


從資產結構來看,2019年三季度本案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佔總資產的比重37.61%、5.54%,固定資產中設備居多,無形資產中主要為土地使用權。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可比公司資本性支出佔比情況


從行業上來看,本案的資本性支出佔比較高,且近年來增長趨勢顯著。這點,這要是由於其在擴展新生產線,來推廣新品有關。

結合以上數據,《併購優塾》對資本支出做出合理假設:

1)購建固定資產/營業收入——根據公司管理層設定的產能擴張計劃,雖然在建工程都以開始投產,但考慮到到產線建立初期,維護性資本支出的比例依然較高,因此預測未來5年固定資產新建逐步降到2015年還未新建產能,僅在維護階段的固定資產新增水平,後續保持不變;

2) 折舊——歷史上其折舊率較為穩定,考慮到後續其固定資產依然是廠房設備為主,殘值率折舊年限變動不大,不會影響其折舊率水平,所以預測期折舊率水平維持歷史三年均值情況;

3)無形資產購建/營業收入——歷史上無形資產購置佔收入 比例分別為1.92%、3.54%、1.60%、0.38%,佔比不高,預測其維持2018年水平;

4)長期待攤費用/營業收入——歷史上佔比不高,僅有0.2%,預測其維持2018奶奶水平。長期待攤費用攤銷/期初長期待攤費用的比例為0.76%,預測其維持2018年水平。

研究至此,CAPEX(資本支出)、折舊攤銷預測完畢。但是,還有另一大變量,會極大的影響自由現金流,進而影響估值建模——本案,在產業鏈上話語權如何?它是否能夠佔用上下游的資金,進而增強自己的現金流,以提升企業內含價值?


— 13 —

███████

產業鏈,話語權

2014年到2018年,香飄飄的淨營運資本佔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5.39%、-23.62%、-22.79%、-8.86%、-8.39%。營運資本為負,說明其對上下游的話語權較強。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可比公司淨營運資本佔比情況

通過對比可比公司淨營運資本佔收入的情況,可以看出,香飄飄、伊利、維他奶這三家在產業鏈上的話語權較高,這一點其實也和他們的以銷定產、經銷商為主的銷售模式有關。


本案,影響營運資本的主要是應付賬款、預收賬款和存貨。


對上游的話語權——主要看應付賬款、預付賬款。


本案的應付賬款、預付賬款主要是針對上游供應商的材料款。2014年到2018年,其應付賬款佔成本的比重為37.41%、30.58%、38.87%、25.23%、20.81%,預付賬款佔成本的比重為0.77%、1.93%、3.80%、6.57%、5.04%。


對比來看,應付上游的賬款明顯高於預付,說明其對上游的話語權較高。


與同行業對比來看,本案的應付賬款佔營業成本比處於較高水平,近年來其應付款佔比呈下滑趨勢,開始迴歸行業整體水平。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可比公司應付賬款佔比情況


這裡《併購優塾》假設,預測期內應付款項佔主營業務成本的比例,維持歷史三年均值水平,預付賬款佔主營業務成本的比例維持歷史三年均值水平。


對下游的話語權——主要看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預收賬款。


應收賬款方面,2014年到2018年,其應收賬分別為0.05億元、0.35億元、0.20億元、0.82億元、0.47億元,應收賬款佔收入的比例為0.24%、1.79%、0.84%、3.11%、1.45%,此處的應收賬主要是電商渠道造成的。

與同行業對比,本案應收賬款佔營業收入的比重處於行業中下水平: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可比公司應收賬款佔營業收入比

這裡《併購優塾》假設,預測期內應收款項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歷史三年均值水平。

本案的預收賬款主要為經銷商預付的貨款,2014年到2018年,其預收賬款佔收入的比例為9.84%、10.19%、8.16%、5.42%、7.63%,接著來看一下同業情況如何: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可比公司預收賬款情況


這裡《併購優塾》假設,預測期內預收款項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維持歷史三年均值水平。

看完了話語權,再來看它的營運效率到底如何,主要看存貨週轉率。從歷史數據來看,2014年至2018年,本案的存貨週轉率分別為13.76次、11.85次、14.02次、13.61次、13.19次,存貨週轉率波動不大。其存貨由原材料、庫存商品及發出商品構成,其中庫存商品佔比約為70.18%,是存貨的主要構成部分。


與同行業對比來看,本案的存貨週轉率處於行業中的較高水平。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圖:同業可比公司存貨週轉率情況


這裡《併購優塾》假設,預測期內存貨佔主營業務成本的比例維持歷史三年均值水平。


以上,關於估值建模的絕大多數假設都已完成,我們進入本報告核心的部分——建模,到底如何測算?

— 14 —

███████

建模,到底如何操作?

在進行建模之前,我們先總結一下本案的基本面:


1)行業天花板:本案目前處於杯裝奶茶和液態奶茶賽道,其中杯裝奶茶的市佔率為65%,處於行業龍頭位置,未來的增長主要在於渠道下沉,液態奶中的果汁茶目前屬於新品,產品還在高速增長的爆發期,未來的增長主要放量,同時這款產品的價格,高於之前杯裝奶茶的售價。

2)未來增長驅動力:短期看渠道下沉後的放量情況,液態奶茶新品下個季度的表現是一個比較關鍵的窗口,常規情況來看,二季度是其果汁茶的業績高峰期。長期來看,本案未來的驅動力還是在於軟飲料行業的結構升級,即新產品的推出。

3)投入資本回報:2014年至2018年,剔除現金的ROIC為-93.3%、-178.0%、814.1%、91.3%、57.8%;

4)護城河分析: 它的護城河主要在於渠道佈局上,根據其杯裝奶茶65%的市佔率,可看出其渠道優勢顯著。

5)從競爭格局上來看:目前杯裝奶茶市佔率較高,在這個賽道的競爭格局較為穩定,此外在果汁茶這個賽道的競爭上,主要看產品創新,整個行業還處於跑馬圈地擴量中。

6)風險因素:1)老產品渠道下沉不利,新品銷量不佳;2)管理層變動,2020年3月4日,監事馮永葉辭職,3月21日監事俞琦密辭職,3月28日副總經理勾振海辭職,4月7日,董事兼副總經理蔡建峰辭職,35天公司有4位高管離職,結合二季度是新品的旺季,這樣的離職後續還有什麼風險值得思考。


研究到這裡,建模的幾個主要變量已經明確。在假設搞定之後,其實建模計算就是水到渠成的過程。以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進行建模的表格測算………………

……………………………

如需獲取本報告全文

以及部分重點行業Excel建模表,

請查閱:科技版建模案例庫

以及:專業版建模案例庫,

建模部分,樣圖如下


以XX電力為例,經配平後的BS表預測樣圖: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以XX視頻為例,CF表預測樣圖:


消費行業深度研究:奶茶行業的風險在哪裡


在專業版、科技版建模案例庫中,我們將沿著上述思路,解決幾個重大問題。只有這些問題思考清楚,才能徹底看懂上述行業,形成邏輯閉環。很多人以為僅僅依靠產業邏輯分析,就能在市場橫行——但其實,如果不把財務建模、財務風險兩大因素搞清楚,仍將可能面臨巨大災難:


1)在本案建模過程中,我們對比了大量的可比案例,得出的數據區間大家有何不同,其中是否有值得思考的點?國內巨頭和國外巨頭之間,是否有差異?


2)綜合相對法、絕對法,得出的數據區間,是否符合邏輯?其中的差異因素,又在什麼地方?如果進行敏感性分析,WACC和增速對數據的影響有多大?


3)本案,是產業鏈上極為重要的一家——在本案建模測算過程中,不同方法的選擇之下有何差別?到底應該怎樣將所有數據因子串聯起來,形成邏輯的閉環?


4)經過前期的變動之後,很多人可能心裡都很慌張,夜不能寐——那麼,本案的建模數據,到底在什麼樣的區間,到底是貴了,還是便宜了?


— 17 —

除了這個案例,

你還必須學習這些......

這個案例的研究已經告一段落,然而——市場風險變幻莫測,唯有穩健的人才能夜夜安枕。


價值窪地、安全邊際,這八個字,可以說是巴菲特、查理·芒格、塞斯·卡拉曼、彼得·林奇、約翰·聶夫、喬爾·格林布拉特等諸多大師的思想精華。


無論你在全球任何一個市場,只有同時掌握財務分析、產業分析、護城河分析、建模分析等技能,才能安身立命。其中,尤其是建模分析技能,更是整個行業研究的精髓所在。


然而,由於建模不僅僅是數據測算,還需要建立在對市場的理解、對產業的分析,以及嚴謹龐雜的數據計算,這個領域專業門檻極高,往往讓人望而生畏,因而,也是限制職業發展、思考體系突破的瓶頸。


而這,正是併購優塾團隊未來終生都將為之努力的方向——和我們一起,每天打卡,用10年時間,研究10000個案例。


【版權與免責聲明】1)關於版權:版權所有,違者必究,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翻版、拷貝、複製。2)關於內容:我們只負責財務分析、產業研究,內容僅供參考,不支持任何形式決策依據,也不支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本文是基於公眾公司屬性,根據其法定義務內向公眾公開披露的財報、審計、公告等信息整理,不為未來變化做背書,未來發生任何變化均與本文無關。我們力求信息準確,但不保證其完整性、準確性、及時性。市場有風險,研究需謹慎。3)關於主題:建模工作量巨大,僅覆蓋部分重點行業及案例,不保證您需要的案例都覆蓋,請諒解。4)關於平臺:優塾團隊所有內容以微信平臺為唯一出口,不為任何其他平臺內容負責,對仿冒、侵權平臺,我們保留法律追訴權力。


【數據支持】部分數據,由以下機構提供支持,特此鳴謝——國內市場:Wind數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理杏仁;海外市場:Capital IQ、Bloomberg、路透,排名不分先後。想做海內外研究,以上幾家必不可少。如大家對以上數據終端有意向,歡迎和我們聯繫,我們可代為聯絡相關負責人。


【建模Excel表】如您已是專業版、科技板-建模案例庫年度會員,可聯繫我們,提供憑證後,即可獲取重點案例建模EXCEL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