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記錄了特殊時刻的城市表情!第一時間,上海作家交出了怎樣的戰疫報告?

“疫情時期是個特殊的生活時段,它能透視每個作家內心的光明與黑暗、自私與無私、道德與良知、參與和逃避,甚至是考量你是否可以真正成為作家的一面鏡子。”

上海抗疫紀實文學創作研討會今天在上海圖書館舉辦,由上海市作家協會與世紀出版集團主辦。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的新書《第一時間——寫在春天裡的上海報告》即將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會上,他的一番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如何抓住戰時“城市表情”

何建明從疫情開始到現在,留在上海長達80多天時間,寫了各類作品20多萬字,這讓他對這個城市有了更具體的、更感性和理性的瞭解與認識。

關於對“戰時”上海的創作,何建明談了自己的體會。

&nbsp>

他们记录了特殊时刻的城市表情!第一时间,上海作家交出了怎样的战疫报告?

何建明表示,“戰‘疫’的格局與發展趨勢,應該是文學藝術的核心關注點,也就是我們說的‘上海經驗’‘上海方案’。寫作的‘方位’對了,作品才有氣度、氣勢和氣魄。要更生動、精彩和藝術地展現我們的制度優勢、執政理念和中國故事最閃光的部分。”何建明說,“面”是作品的“舞臺”“格局”“高度”,“點”是這種舞臺、格局、高度的“燈火”“血肉”。

疫情期間,他深入古北社區、花木街道、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上海市疾控中心、同仁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浦東機場、援外物資上海基地等抗疫一線實地採訪,掌握了大量一手資料,這些正是《第一時間》的“血肉”所在。

他說,往常書寫城市,關注的是它的美麗與色彩、情感與小資、時尚與未來;然而書寫疫情中或特殊時期的城市,就要洞察它每時每刻瞬間變化著的那些驚心動魄和催人淚下的、甚至是驚恐嚇呆的“表情”,因為此時的“城市表情”,是最生動、最豐富、最立體也是最真實和最深刻的表情,它是城市內在的質的呈現。抓住了這種“表情”,也就等於抓住了“城”的精神與靈魂,以及它的本質問題。

他们记录了特殊时刻的城市表情!第一时间,上海作家交出了怎样的战疫报告?

在何建明的創作中,王彤是一個重要的角色。

作為上海市疾控中心綜合處處長,王彤既是何建明的採訪對象,又是其他採訪對象的推薦、組織者。這些對象包括收治上海首個新冠病例的醫院院長、新冠定點醫院領導、上海首支赴武漢醫療隊領隊、設立發熱門診的醫院、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等。

在上海衛生系統歷年的工作中,王彤經歷過非典、H1N1、H7N9防控和汶川地震、東南亞海嘯救災,這次在市防控新冠肺炎指揮部已連續工作70多天。

王彤說:“採寫抗擊新冠肺炎的報告文學,記錄這段歷史,探尋上海這座城市、上海市民在面對史無前例的疫情時,所爆發出來的頑強而巨大的力量,特別有價值。”他認為,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是上海防疫的重要做法,期待在作品中進一步體現。

護士許麗莉寫下《“戰地”日記》

《“戰地”日記》是援鄂護士許麗莉的日記,記錄了曙光醫院6名護士(3名金銀潭,3名武漢三院),從馳援到回滬,兩個月間在武漢抗疫一線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心理狀態。

“從大年夜看到3位出征馳援的照片開始,我萌生了要把這些事兒用文學形式記錄下來的想法。疫情一來,他們就那麼勇敢地去直接面對病毒,用生命搶救生命,他們在武漢的每一天,令我由衷地感到驕傲和自豪。”

許麗莉說:“治病救人是醫者天職,既然選擇這份職業,這個時代又交給了他們這樣的使命,也向我交付了使命,就是發揮寫作特長,把他們的事蹟和精神記錄下來。哪怕是最樸素的記錄,我也希望用我的真摯和誠意,讓更多人知道他們,讓我們的後輩們知道,庚子年有過這樣一件事、有過這樣一群人。”

許麗莉坦言, “這兩個月的整理採寫過程,我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寫作體驗,對一線戰士們的擔心、思念、心疼、崇敬等情感交織,跟隨他們的快樂和悲傷,我亦悲欣交集。因為有愛有牽掛,他們才會擔心落淚,同時更加勇敢無畏。我告訴自己,要更好地呈現讓我數度流淚的同事們、戰友們的故事,就要做到文不厭改。”

有更多作者在記錄這場抗疫戰爭

事實上,在這場戰疫中,還有更多作者在記錄這場抗疫戰爭。到目前為止,《上海紀實》電子期刊上已經推送了上海抗疫紀實作品近30篇,比以往的頻率增密了約一倍。

&nbsp>

他们记录了特殊时刻的城市表情!第一时间,上海作家交出了怎样的战疫报告?

上海市作家協會黨組書記王偉說:“這些作品的題材,涉及上海抗疫的多個方面,包括支援武漢的一線醫務人員的感人事蹟、本地醫療和防疫人員艱苦努力、關口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執著堅守、志願者和普通勞動者的熱情奉獻、傳統醫療對抗疫的特殊作用等等。這次抗疫創作湧現了一批有潛力的寫作者,要引導這些‘好苗子’有傳承傳統的擔當和與時俱進的銳氣,讓紀實文學既屬於紀實,更屬於文學,屬於文學寫作創新的重要平臺。”

他们记录了特殊时刻的城市表情!第一时间,上海作家交出了怎样的战疫报告?

“作家回應時代,出版人出版傳播這種回應,都是試圖與時代、與社會生活建立起深度的聯繫。”上海文藝出版社社長陳徵說,目前該社正緊鑼密鼓推進《第一時間》編輯出版工作,同時將為上海成長起來的青年紀實文學作者持續提供出版平臺。

王偉透露,上海作協計劃在反映上海抗疫實踐的同時,動員海外華語作家群體,聚焦中國、上海支援全球抗疫,突出全球抗疫中國貢獻的主題,繼續推出系列紀實文學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