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勤於政事,為何無法挽救明朝滅亡的命運?答案藏在他的遺書裡

朱由檢,明朝最有一位皇帝,他原本被封為信王,由於哥哥朱由校沒有子嗣,駕崩前把皇位傳給了他,屬於兄終弟及的方式。此時的明朝,已不復當年那般繁榮,崇禎對此心如明鏡,儘管繼位時只有十六歲,思想卻比同齡人更加成熟,憂患意識也比高強,從登基第一天起,崇禎就非常勤勞,勤奮程度跟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拼。

在其位謀其政,自從穿上龍袍,崇禎身上就肩負著江山社稷之重任,況且明朝內憂外患,他所承受的壓力巨大,一般人體會不到。崇禎勤於政事並非傳說,稱之為年輕有為都不為過,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崇禎勤於政事,為何無法挽救明朝滅亡的命運?答案藏在他的遺書裡


首先,剛稱帝沒多久,崇禎就把大宦官魏忠賢幹掉,為那些曾被魏忠賢所害的大臣平反,並且重用袁崇煥等人,起到不錯的效果。其次,崇禎從不因個人原因不上朝,哪怕得了重感冒,只要身體勉強能動,他都會帶病上朝,如此努力的皇帝不多見。最後,崇禎嚴於律己、不近女色,大臣把陳圓圓獻給他,他都直接拒絕了。

對於一個王朝來說,只要皇帝工作努力,不聽信小人之讒言,應該會發展的挺好,為何明朝亡於崇禎之手呢?或許有人會說,怪崇禎運氣不好,接手了一個爛攤子,加上明末自然災害不斷,朝廷所能收取的賦稅大打折扣,還要調撥糧食、銀子賑災,從而導致國庫捉襟見肘。

崇禎勤於政事,為何無法挽救明朝滅亡的命運?答案藏在他的遺書裡


由於災荒引發的連鎖反應,流寇四起,李自成、張獻忠等人逐漸成為巨大威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跟打不死的小強一樣,崇禎為此心力交瘁。另外,關外的滿清也沒閒著,對大明邊關侵擾,各方面不利因素加起來,神仙也救不了明朝。不能說這些原因不重要,但崇禎本身也有缺點,那麼勤於政事的他,為何無法挽救明朝滅亡的命運呢?答案藏在他的遺書裡。

李自成攻克京城時,崇禎已經絕望了,他不願落在李自成之手,直接找個歪脖子樹上吊自殺,能夠有自殺的勇氣,可見崇禎比多數亡國之君強不少。臨死之前,崇禎用血寫下一封遺書,放在衣服裡,部分內容如下:“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

崇禎勤於政事,為何無法挽救明朝滅亡的命運?答案藏在他的遺書裡


從“諸臣誤朕”四個字可以看出,在崇禎看來,明朝滅亡都是大臣的錯,與他本人沒太大關係。俗話說,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大臣有錯不假,但身為一國之君的崇禎,難道沒有責任嗎?他在位期間,內閣首輔換了五十多人,難道這些人都不堪重用嗎?究其本質原因,是崇禎太多疑,或者用人的眼光有問題。

很多內閣首輔,還沒來得及熟悉工作流程,就被崇禎撤職或直接殺掉,並非完全怪這些人沒能力。名將孫傳庭之死,崇禎也難辭其咎,袁崇煥也是,儘管他有過錯,卻罪不至死,崇禎太多疑,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直接把袁崇煥處死,無異於自毀長城,如此一來,文武百官人人自危,誰還敢替崇禎辦事,所以明朝走向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