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感受茨維格的純粹

01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被高爾基評價為“一篇驚人的傑作”。

高爾基在寫給茨威格的信中說:“這個短篇以其驚人的誠摯語調,對女性的超人溫存,主題的獨創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藝術家才具有的奇異表現力,使我深為感動。讀著這篇小說,我高興得笑了起來——您寫得真好!由於對您的女主人公的同情,由於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動得難以自制,我竟絲毫不感羞恥的哭了起來。”

麥家說,提到茨威格,他的腦海裡最先浮出的是一張黑白照片:

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感受茨維格的純粹

茨維格和他的第二任妻子,他們相擁著……,自殺了。在茨威格的預想中,這個世界是一個自由自在的現實世界,但是,也許,事實並非如此。遭到納粹驅逐後,他流亡英國、巴西,最後自殺於巴西。

一個以這樣方式面對死亡的作家,讀者就不難理解他對人物心理描寫的準確度了。對於純粹的追求,才會使人撕裂吧。這自殺前撕裂掙扎的心理要比任何時候都複雜吧。

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出現的人物屈指可數,小說的背景也並不廣闊,沒有華麗多彩的畫面,甚至沒有複雜的故事情節。幾乎全部來自這個陌生女人心靈傾訴。這封信通過傾訴,讓讀者感受到一個女子從孩子到成人的關於愛情的純粹,而這種純粹,扭曲到讓人潸然淚下。

02

在茨威格筆下,這個陌生女人以極其平靜的口吻敘述著她的情感,但是在這平靜的口吻之下,是驚濤駭浪式的情感,更是一個猶太民族式的純粹:如若不是面臨死亡,關於這份愛戀,關於那個孩子,關於後來的種種生活,更甚至關於後來的重逢,這個女人將會隻字不提。

茨維格把這個女人塑造成了什麼樣子呢?

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感受茨維格的純粹

“因為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比不上孩子暗地裡悄悄所懷的愛情!因為這種愛情讓人不抱希望,曲意逢迎,卑躬屈節,低聲下氣,熱情奔放;它與成年女人那種慾火中燒的、本能的、挑逗性的愛情完全不同。只有孤獨的孩子才能將他們的全部的熱情集聚起來……我毫無閱歷,毫無準備,我一頭栽進了我的命運之中,就像跌入了萬丈深淵。從那一秒鐘起,我的心裡就只有一個人——就是你”。

她對R作家有著虔誠的愛戀,這份愛甚至讓人感受不到歲月的蹉跎,時光的匆匆。還有比等待過得更慢的時光嗎?她的一生中都在等待,等待著他隨時召喚。她撿過他的雪茄煙頭,撫摸他碰觸過的把手,她也為了他們的孩子流落到風塵。而他,在她委身於他的時候,竟然完全不認識她。——“你,從來也沒有認識過我的你啊!”

茨維格將她在絕望中把淌著膿血的一顆心展現出來。她充滿了對他的溫情,充滿了對他的理解,字字句句都是純粹。這份情感濃烈得那麼真實,真實得讓我們覺得這個陌生女人可以戰勝一切痛苦,一切慾望。

03

這個女人純粹到不求物質上的回報,更不追求肉體的慾望,只要他存在,只要能感受到他,她自己的存在就有意義。她的存在只有通過他的肯定,才算是真正的存在。

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感受茨維格的純粹

“她的悲劇並不是自我無法同化他者為自我,而是自我無法與他者聯繫在一起,又能同時保持自我和他者的獨立性。”

這個女人的自我的滿足和他的存在得不到同時滿足,哪怕是死亡也無法將她救贖。

茨維格沒有鋪設一條完美完滿的人生道路給這個深情的女子去走。在這個女子的人生中,沒有完美的兩性關係,她不知道正常的人生是什麼樣子。所以她把自己封閉在孤寂與落寞中獨自堅強,直到孩子去世,她再也支撐不下去。

結語:

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感受茨維格的純粹

這封陌生女人的來信,我讀了好多遍。初讀時,只是對這個女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隨著語言的滲透,隨著情感的流露,隨著思想的深入,慢慢地轉化成對茨維格的喜愛。這個“最瞭解女人”的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