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山 两代人

-----记马小英和她的世外桃源“花果山”

近日,记者在重庆石柱县三河镇川主社区的北岭山农业园里看见,40多位村民正在整理果园,满山坡的樱桃树上,挂满了青色的樱桃果。

“最快10天,最慢五月初,这些樱桃就能摘了!”和村民们在果园里一起忙碌的马小英说,樱桃过后还有桑葚,然后是枇杷,还有桃……这里的水果,一直可以摘到年底。

向贫穷宣战 建设世外桃源“花果山”

“我们这里小地名叫望路台,虽然从山坡上一眼就能看到山脚下的场镇,但走下去,要走很长的山路。”马小英指着不远处的气派小洋楼说,她从小就在这里长大,以前从家里到镇上去上学,得走上一个半小时的山路。

马小英的父亲马德凤是做建筑工程的。2007年,马德凤回到老家,带领村民修路。一年后,一条2公里长的乡村公路修到了山上。

从2014年开始,马德凤和亲戚陈清龙一起,带领村民向贫穷宣战,开始在山上建设世外桃源“花果山”

一座山 两代人

花果山主人马小英


一座山 两代人

挡不住的“诱惑”


一座山 两代人

“真甜”


一座山 两代人

老外也疯狂

“才开始的时候,村民们种植水果的积极性不高,村民们不相信种水果能赚钱。于是我父亲就租了两辆大巴车,载着他们到周边区县农业水果基地考察参观……”马小英说,对于父亲的这种做法很多人不理解,都劝他不要折腾。但马德凤始终想着让村民也富起来,改变山里贫穷的面貌。

马德凤回乡创业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建成园区交通主干道10公里、人行便道20公里以及完善的配套设施。

马德凤执着的精神感染了马小英,一直是当地一家保险公司业务骨干的她现在是两头兼顾,利用空余时间和父亲一起打理“花果山”,负责销售管理等工作。“我心疼父亲,我不想让他这么累,作为女儿,我应该替他分担。”马小英表示。

“除了樱桃,枇杷也开始挂果,翻过山坡,还有桃树和梨树。目前我们的园区总占地1218亩,种植了樱桃、李子、梨子、无花果等17类果树。”马小英说。

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樱桃的采摘期一般在半个月左右,但前年果园里的樱桃刚刚成熟,仅4天时间就被游客采摘一空。客流量最高的一天,马小英接待了近5000名游客,现场采摘、线上交易金额180余万元。而今年,樱桃等水果的种植面积扩大,产量也相应增加,果园的利润更加可观。

马小英的“花果山”已经在石柱周边的区县出了名,就连重庆、湖北等地的游客也慕名而来。“去年还吸引了几个老外,吃了我们的水果赞不绝口。”马小英说,名气有了,利润有了,“花果山”周围的村民也尝到了甜头。

马小英和她的“花果山”上了当地媒体的头条,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当地妇联等部门组织开展的创业分享会,马小英也成了座上嘉宾。

一座山 两代人

开心到心花怒放


一座山 两代人

甜蜜的“约会”


一座山 两代人

满山果园香


一座山 两代人

针对当地传统农业散、小、弱的现状,园区采取一般农户土地分红和贫困户土地效益分红两种模式统一集中管理。同时,马小英的“花果山”还吸纳当地40多位村民在园区长期务工,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我们在这里干活,70元一天,既可以打工挣钱,也方便照顾家庭,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日近中午,刚从果园扛着锄头收工回家的村民陈世会高兴地说。马小英每年支付像陈世会这样的务工村民工资50多万元。

马小英表示,下一步“花果山”将以四季水果采摘基地为依托,打造农旅示范基地和康养胜地,逐步建成集游客接待、农耕文化体验、餐饮民宿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记者 蔡昌怀 文图资料由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