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飛《滿江紅,遙望中原》

滿江紅 遙望中原

岳飛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裡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飛《滿江紅,遙望中原》


說起岳飛的《滿江紅》,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那首“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卻少有人知道這首遙望中原。

岳飛,字鵬舉,南宋名將。因為岳飛太過有名,我在這裡就不過多介紹了。他是一個悲情英雄,其軍事才能不亞於韓信、白起,但最後因為昏君奸臣的迫害導致他功虧一簣,終以“莫須有”之罪名被殺害於風波亭,著實令人惋惜。

這首《滿江紅 遙望中原》,是在岳飛平定鐘相楊么起義之時,經略荊、襄,登黃鶴樓有感而作。詞的開篇以“遙望中原”四字開頭,這四個字的精髓在於“遙”字。為何要遙望中原?因為中原不再,自己隨著皇帝朝廷一路南下,如今只能站在這南方的黃鶴樓遠遠眺望中原。那岳飛看到了什麼,於是便有荒煙外,許多城郭。這下勾起了岳飛的回憶,畢竟他生活在兩宋交界,河山破碎之時。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飛《滿江紅,遙望中原》


北宋的滅亡不同於其他王朝的覆滅,像漢朝、唐朝、明朝等大一統朝代,在滅亡前幾十年甚至百年前就已經埋下禍根,及到王朝滅亡時已是大廈將傾難以迴天。但北宋不一樣,北宋的滅亡更像是一場意外,前一秒還在歌舞昇平,後一秒立即烽火連天。甚至連女真族建立的金國自己都不敢相信一舉就將偌大的北宋王朝給送進了墳墓。

這對廣大北宋人民來說,猶如墮入地獄。之後的南宋文人,以陸游、辛棄疾為首,所寫的作品無不對故國舊土深深懷念。於是有“王師北定中原日”、“烽火揚州路”等泣血之句。更有孟元老創作《東京夢華錄》來懷念北宋的繁華盛景……今日岳飛登樓,不見崔顥李白,只見中原荒煙城郭,怎能不引起回憶?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飛《滿江紅,遙望中原》


於是一幅幅場景在岳飛腦海中浮現,想當年,東京汴梁繁花似錦,樓臺林立,一片歡樂祥和,一派歌舞昇平。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裡笙歌作。忽然一刻,國破家亡,這一切瞬間湮滅,留下的只是“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由地獄進入天堂是幸福的,但由天堂墮入地獄是痛苦的。此時的岳飛也是感到無比心痛,於是發出了深沉而又無奈的感嘆:“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士兵,白白送命,百姓,白骨遍地。江山還是原來的江山,只是繁華已成過去,眼前盡是荒蕪。

這樣悲涼的景象,該怎麼辦?

岳飛不是投降派,也不是潛身縮首,隨遇而安之輩。面對眼前這樣殘酷的現實,他在詞中闡述了自己的計劃:“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訓練一支精兵,自己帶隊,收復失地,蕩清河洛。等到失地收復,天下太平,也能像李白崔顥那樣遊覽漢陽,騎乘黃鶴。

樓外殘陽如血,樓頭一聲長嘆。

之後岳飛也照著他的計劃去做了,最終在一個離汴梁舊都只有幾十里名叫朱仙鎮的地方終結了自己的計劃。失地沒有收復,天下沒有太平,自己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死在了奸臣昏君的屠刀下,只留下“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的嘆息。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飛《滿江紅,遙望中原》


然而,當時的統治者不會在意。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在山外青山樓外樓的煙雨中沉醉,終在百年後重蹈北宋王朝覆轍,最終消失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

馮友蘭曾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碑文》中提到:“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於中原、偏安江表,稱日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晉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風景不殊,晉人之深悲;還我河山,宋人之虛願。”岳飛的那句“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正是對還我河山這一虛願的感嘆。岳飛終其一生,卻亦如夢似幻,豪言壯志亦如泡影,在滾滾紅塵中消失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