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學角度講,女性比男性收入少的原因是什麼?

長久以來,男女一直都不是平等的,從遠古時候的母系社會,到封建社會的父系氏族,再到現在所提倡的男女平等。

自從母系社會結束後,女性一直處於被動的地位。

這些根深蒂固的思想並非“一日之寒”所形成的,要想清除這種偽思想,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這需要男女兩性以及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


從經濟學角度講,女性比男性收入少的原因是什麼?



但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問題是拋開舊觀念,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為什麼女性的收入會比男性要少!

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對女性角色的認識開始發生了轉變。

在這些原因的推動下,更多的女孩開始進入大學深造。

聰明女性所面臨的工作機遇開始激增,職業女性的隊伍也隨之壯大。

她們開始進入高薪行業,例如法律、醫藥、金融等。

有趣的是,讓女性有更多時間投入職業的功臣是嬰兒奶粉。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嬰兒粉的廣泛使用,使哺乳期媽媽能夠馬上重新投入工作中去。

雖然相對於以前女性的地位有所提升,但在職業中男女的收入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從經濟學角度講,女性比男性收入少的原因是什麼?


即便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女性,所掙的工資還是比相似背景的男性少。

在金融領域和企業領域,女性的從業比例極低,收入也很懸殊。

近些年,女性CEO的人數大約增長了8倍,雖然增幅很大,但在CEO這樣的職位中,女性所佔的比例不到1.5%。

在美國前1500名的大型公司中,只有大約2.5%的高管位置是女性。

經濟學家試圖找出男女工資差距的原因。

對芝加哥大學2000多名男性和女性MBA的職業進行了分析。

得出的結論是:男女工資差異,性別歧視是一方面,但主要原因卻在於女性追求高薪的願望不夠強烈。

另外,在專業技能和工作時長方面,男性要比女性做得好些。

在調查中發現,女性的作業成績平均分略低於男性,更重要的是女性選修金融課程人數要少於男性。

同等條件下,具備金融知識可以讓職業收入更高。


從經濟學角度講,女性比男性收入少的原因是什麼?



而在在職業生涯的前15年,女性平均每週工作52小時,男性為58小時,15年積累下來,相當於比男性少工作了6個月。

當然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事實。

很多女性,包括擁有MBA的女性,都喜歡小孩。

在MBA中,沒有小孩的女性工作時長比男性少3%;

而有小孩的女性比男性工作時間少24%。

因為工作時長變少,也是女性工資收入減少的原因。

很多擁有MBA學位的年輕媽媽,特別是配偶收入也很高的媽媽,在生完第一胎後,會決定放緩職業發展的步伐。


從經濟學角度講,女性比男性收入少的原因是什麼?



我們在分析男女工資差距時,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因為男性工資高,這樣可以更好地驅使男性努力工作。

而對於女性來說,工資反正沒有男性那麼高,於是努力工作的動機就沒有那麼強烈了。

這也許就是男性愛財,而女性更愛小孩的緣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