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無期,等一不歸人……

那年有個十八歲的少年郎,禁慾系學霸,趕考時別人都在京城裡拜謁權貴,他不去。

即便無意見到了貴人,也不過淡淡一笑,只說寒溫天氣。

有現實點的朋友,說少年這麼清高,過上幾年,他凍餓將死,人們也就忘了這年清高疏朗的書生了。

結果書生當年就中了進士。

朋友:???

十八歲的進士,什麼概念?權傾朝野的蔡京,蔡丞相,當場決定把女兒嫁給他。

全京城都凝視著少年,等他的反應。

少年拒絕了。少年淡淡一笑,說我早有心上人。

他娶了趙明誠的妹妹。

趙明誠就是李清照的丈夫,這樣算起來,他該叫李清照一聲嫂嫂。

得罪了蔡京,此後的十幾年裡書生都沒什麼大的起色,不過他輾轉各地,與姑娘攜手看天下,樂得溫潤逍遙。閒來寫詩,說:自將野色並秋色,都付詩魂與醉魂。

奈何……對沒錯,又是這句,奈何天下不太平。

那年金人滅了遼國,派使者來大宋賀歲,請朝廷派人來迎接,朝廷就派了少年。

有人勸他,說金人若有異心,你死定了。

少年始終是溫潤如玉的模樣,他笑著說,聖命已出,聞難則止,非為臣之道。

他與他的姑娘道別,笑吟吟的,說倘若我回不來,你不要怪我。

姑娘搖頭,說能嫁給你,此生足矣。

於是少年北上。金人的使者卻遲遲不見蹤影,只有一路騎兵揚起漫天的塵埃,把少年給擄去了北方。

原來金人沒想過賀歲,只想趁機把大宋的使臣抓過去,問清宋朝的虛實。

那天少年見到了金國的二太子,二太子在馬上睥睨四野,馬鞭斜指少年。

“跪下。”

少年面不改色,淡淡說,我奉命迎客,太子雖貴人,同為臣也,執賓禮足矣,何必跪?

二太子冷笑,讓少年交代宋朝得失他也不講,只說金人背盟,國運不久。

二太子輕輕抬手,剎那間白刃如林。

“現在不跪,死人也不用跪了。”

隨少年迎客的左右人手嚇得面無人色,有人搖動少年,勸他趕緊跪下,好好賣國。

像極了那年勸他娶了蔡京女兒的京城同窗。

少年嘆了口氣,任憑金兵扯他的衣服,打他的腿,他還是默默站起身來。

一次又一次。

燕地又下起雪,少年想起他從前寫的詠雪詩:都城十日雪,庭戶皓已盈。呼兒試輕掃,留伴小窗明。

少年想,娘子啊,對不起了,不能陪你和兒子再掃窗前雪了。

少年告訴可信的朋友,說假如你們有命南歸,告訴我母親,我是為國而死,別讓她太過傷心了。

歷史沒有那麼多的傳奇,這個三十七歲,宛如少年的溫潤書生名叫傅察,還是死在了燕地。

那個八百多年前的春節,這位不太出名的李清照的妹夫死去了,汴京城裡燈火如晝,史書之中人來人往,新春之夜沒人留意他。

只有個姑娘悄然北望,還在等回不來的歸人。

《宋史·忠義傳》《李清照年譜·引傅察墓誌》

北望無期,等一不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