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赤脚医生到工程院士,李兰娟的核心价值观:救死扶伤,造福人民

一次,科技日报的记者采访李兰娟,问了李兰娟三个问题。


问:幸福是什么?

李兰娟:对一个医生来说,幸福就是看着一个个患者恢复健康。


问:科学家的精神是什么?

李兰娟: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勇攀高峰。


问:院士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李兰娟:不断攻克科学难题,救死扶伤,造福人民。

从赤脚医生到工程院士,李兰娟的核心价值观:救死扶伤,造福人民

李兰娟


|穷苦人家出身的李兰娟,从赤脚医生开始走上从医之路


李兰娟出生在绍兴一个叫夏履桥的山村,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且父亲长年患眼疾,几乎无法劳作,生活的重担全压在母亲一个人身上。

穷苦人家的孩子,懂事,刻苦,一有空便帮家里干农活,学校的功课也从不落下。

从赤脚医生到工程院士,李兰娟的核心价值观:救死扶伤,造福人民

李兰娟出生的夏履桥村

以优异的成绩读完高中的李兰娟正打算备战高考,文革开始,高考取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李兰娟回乡当了一名老师。

乡村长期缺医少药,许多村民积劳成疾无法医治,李兰娟目睹这种状况心里很难受。她买来医学书籍,自学医学知识,请教老中医学习针灸,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给村民看病。

正好机会来了,村里要设一个医务室,要物色一名赤脚医生,李兰娟毫不犹豫辞去人人羡慕的教师职位,转而做了一名赤脚医生。

从赤脚医生到工程院士,李兰娟的核心价值观:救死扶伤,造福人民

赤脚医生时期的李兰娟

李兰娟的赤脚医生一干就是五年。五年里她无数次披荆斩棘上山采草药,无数次走村串户给村民看病、打针、敷药甚至给孕妇接生,风里来雨里去夜里行,在所不辞,赢得了村民的爱戴。

【注:当年的村是这样的,几个村合起来叫一个大队,下面的村叫生产队。准确说李兰娟是大队的赤脚医生,经常要走村串户给村民看病。】

到了1970年,国家出台大学招生政策,推荐优秀的工农兵上大学,李兰娟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深造。这年,李兰娟23岁。

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李兰娟被分配到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从赤脚医生到工程院士,李兰娟的核心价值观:救死扶伤,造福人民

在浙江医科大学读书时的李兰娟


|开国内外先河,带头攻克人工肝研发课题


人工肝,一个很新鲜的概念。

中国是一个乙肝大国。如果对乙肝防控不好,容易往重症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肝癌的方向发展。

防控乙肝是一个问题,对已经造成严重肝疾病患者的救治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重症肝疾病死亡率高达70%。如何降低这种病的死亡率?能否制造出一个人工肝代替肝脏的部分解毒功能?

从赤脚医生到工程院士,李兰娟的核心价值观:救死扶伤,造福人民

李兰娟在分析课题

李兰娟暗下决心,一定要攻克这个难题。

1986年,李兰娟牵头申报人工肝课题,领取到3000元人民币科研经费,带着团队开始攻关。

经过10年的努力,到1996年人工肝开始应用于临床救治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并命名为“李氏人工肝”。

李兰娟主持制定了中国首部《人工肝治疗指南》,多次应邀到全国各大医院推广人工肝技术(借助体外的一个感应器装置对患者进行换血排毒的技术)。

从赤脚医生到工程院士,李兰娟的核心价值观:救死扶伤,造福人民

李兰娟与她的攻关团队

看着那些肝疾病重症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没有什么比这个还让李兰娟开心的。


|抗非典,既是厅长也是医生,创造了浙江奇迹


1998年李兰娟赴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直到2008年,整整10年,期间中国遭遇了一场非典型肺炎传染病的袭击。

在浙江抗非典这场战役中,李兰娟既是全省医疗单位的统一指挥者,又是一名实实在在的医务工作者。

从赤脚医生到工程院士,李兰娟的核心价值观:救死扶伤,造福人民

李兰娟在会上部署工作

有着丰富医疗和传染病防治经验的李兰娟,在浙江的非典病例一冒头的时候(当时全省只发现几例),就采取紧急措施24小时内排查、隔离相关人员1000名,其中包括马云和阿里巴巴的500名员工。

仅48小时,李兰娟便率领攻关小组检获非典病人的病毒特异性核酸,成为最早分离出非典病毒的医疗单位。

对一线医务人员的消毒防护要求更是一丝不苟,严格再严格。

从赤脚医生到工程院士,李兰娟的核心价值观:救死扶伤,造福人民

2003年抗非典

在整个抗非典期间,浙江的感染病例极少,治愈率很高。同时,创造了医护人员零感染、二次传染为零、后遗症为零的浙江奇迹。


|抗击新冠病毒,73岁的李兰娟请缨坚守武汉危重症病区


2020年初,一场谁都预料不到的新冠病毒肺炎传染病疫情疯狂肆虐华夏大地,而且首先袭击武汉,武汉成为一个重灾区。

从事传染病学研究一辈子的李兰娟深知,要防止传染病的蔓延扩散,就必须及时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从赤脚医生到工程院士,李兰娟的核心价值观:救死扶伤,造福人民

武汉封城期间的长江大桥

李兰娟顶着巨大压力,向武汉、向国家提出惊人建议:武汉必须封城!

国家接受了李兰娟的建议,1月23日起武汉封城。

没想到,此时一般人谁都不想去、不敢去、不能去的武汉,已经73岁的李兰娟却主动请缨要到武汉去,要到武汉最重的病区去。

她说,自己是研究传染病的,是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我不去谁去?

从赤脚医生到工程院士,李兰娟的核心价值观:救死扶伤,造福人民

李兰娟坚守在武汉危重症病区

2月11日,李兰娟穿着写有“武汉加油”几个大字的防护服,出现在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危重症病区,而且一直坚守到3月31日武汉的疫情得到完全控制。

在坚守危重症病区的51天里,李兰娟每天只睡3个小时的觉,她要亲自了解每一位患者的病情,给出治疗方案。

看着李兰娟在危重症病区工作的身影,无数国人热泪盈眶。是她,拖着73岁的身躯,将我们挡在了身后。

从赤脚医生到工程院士,李兰娟的核心价值观:救死扶伤,造福人民

脱下防护面罩的李兰娟


|捐资设立人才基金和医学奖,大爱写满人间


从赤脚医生一路走来,一分辛勤一分收获,2005年李兰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兰娟不仅收获了事业上的丰收,同时也收获了爱情家庭的丰收。

李兰娟与丈夫郑树森相识相恋于浙江医科大学,1975年结为夫妻,感情甚笃。郑树森是中国器官移植专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培育了李兰娟,李兰娟没有忘记用大爱回馈国家。

2012年,李兰娟携手丈夫郑树森在浙江发起和设立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简称树兰基金。

从赤脚医生到工程院士,李兰娟的核心价值观:救死扶伤,造福人民

2012年树兰基金成立大会

基金宗旨是:“发展教育,扶植新秀,奖掖群贤”。每年评选一次,奖励在医学科研与临床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的杰出科技人才。

李兰娟和郑树森分别为基金捐资100万元人民币。

2014年,在树兰基金的基础上设立树兰医学奖。树兰医学奖设医学奖、青年奖,每年评选一次。

从赤脚医生到工程院士,李兰娟的核心价值观:救死扶伤,造福人民

李兰娟给树兰医学奖获得者颁奖

李兰娟拿出100万,她丈夫又拿出100万,设立人才基金和医学奖,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医疗事业的发展,为了人民的健康。

李兰娟说,从赤脚医生那一天起,让我最开心的就是,看着自己医治的患者一个个恢复健康。

李兰娟最开心的是看着患者恢复健康。我们最大的心愿同样是,看着李兰娟永远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