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汁藕!酱骨头!几乎糖代替了盐!江南人的胃口为什么如此吃甜蜜


在以甜著称的无锡,饭馆里的炒青菜和豆腐干按北方标准都称得上甜倒牙,小笼馒头的汤汁里更是会有一小块没有化开的糖。附近苏州、上海系菜肴虽然甜度不及无锡,但也以甜出名,就算是常州菜,虽然以“不甜”而闻名于江南,江南的省会——南京口味虽然有些改变,但是仍有蜜汁藕、糖芋苗等传统甜口菜品镇楼的。

蜜汁藕!酱骨头!几乎糖代替了盐!江南人的胃口为什么如此吃甜蜜

可以说,江南人爱吃甜食,这是众所周知的。江南地区虽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但是并不是糖的产区。而在古代中国,糖的主产区是广东岭南一带,江南地区为什么如此偏好甜口呢?

蜜汁藕!酱骨头!几乎糖代替了盐!江南人的胃口为什么如此吃甜蜜

先从甜口的主要来源,糖说起吧!在古代中国,最早是没有蔗糖和绵白糖的,只有用大麦或米熬制成的糖稀,称为“饴”。饴的甜度比蜂蜜低得多,只是聊胜于无,便成为了甜味的主要来源。一直到了唐朝,甘蔗制成的蔗糖才在中国广泛生产,此时蔗糖又称作石蜜。

蜜汁藕!酱骨头!几乎糖代替了盐!江南人的胃口为什么如此吃甜蜜

虽然唐朝时熬糖法已传入中国,但宋元时期砂糖仍然是较为珍稀的材料,经常需要从大食等国贸易进口。正因为糖在古代价格较为高昂,所以一度相当贵重,高质量的糖霜更可以当作礼物,如黄庭坚就曾经收到四川梓州友人寄来的糖霜并专门作诗答谢。

蜜汁藕!酱骨头!几乎糖代替了盐!江南人的胃口为什么如此吃甜蜜

北宋时期,虽然北方有战争之乱,但社会经济还是发展很快的,贸易亨通,民间也比较富裕。不仅,富裕阶层爱吃甜食,在民间的夜市这样的场所也有大量甜品糖水贩卖,可见,当时平民百姓也可一享甜食之快。

蜜汁藕!酱骨头!几乎糖代替了盐!江南人的胃口为什么如此吃甜蜜

两宋之交,中原被金国攻陷,大批中原人跟随宋朝王室移居江南地区。他们不但把自己习惯的甜味带到江南,更让江南地区的经济突飞猛进。富裕起来的江南人也学着北方移民吃起甜食,其中受到北方移民影响最大的太湖平原更是得风气之先。

蜜汁藕!酱骨头!几乎糖代替了盐!江南人的胃口为什么如此吃甜蜜

自此江南地区甜味菜肴便层出不穷,不少人认为江浙地区菜肴较为清淡,但事实上苏南上海浙北地区的菜肴口味相当厚腻,所谓的“浓油赤酱”即指此而言,红烧肉、松鼠鳜鱼、樱桃肉等菜肴烹饪过程中都要使用大量糖调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