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20首次執行跨國任務,一出馬就受萬眾矚目,未來發揮空間極大

4月24日,滿載中國醫療隊和疫情防控物資的運輸機編隊抵達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除了在我軍中口碑極好的伊爾-76外,運-20大型運輸機也迎來其國際首秀。這是其第一次跨出國門執行重大國際任務,此舉稱得上受萬眾矚目。值得一提的是,運-20這次航行從某種程度上證明了它的整體實力,除了紙面上最大載重達60噸,在正常裝載的情況下,其航程可超過5000公里外,運-20出國最起碼證明其具有穩定的全天候、任意區域執行任務的能力。在疫情席捲全球的大背景下,中國醫療救援隊以及救援物資的到來無疑給了巴基斯坦更大的底氣,當地很多人得知這一消息後,甚至集體唱起了中國國歌。

運20首次執行跨國任務,一出馬就受萬眾矚目,未來發揮空間極大

運-20踏出國門本質上只是執行了一次運輸任務,但我國能有今天屬實不易。在運-20還未橫空出世以前,我們執行類似國際運輸任務只能依靠伊爾-76以及運8、運9。而運-20搭載醫療隊及物資遠赴巴基斯坦才是我國獨立自主生產的大型運輸機首次登臺與國際同類裝備同臺競技。

運20首次執行跨國任務,一出馬就受萬眾矚目,未來發揮空間極大

大型運輸機代表著一國的戰略運輸能力,據瞭解,目前世界上性能最佳的運輸機並不多,其中包括,安-124、美國的C-5M、C-17以及運-20和伊爾76,就載重能力和航程而言,運20絕對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大家都知道,歐洲在民用航空領域有極大成就,可他們至今也只有生產和研發中型戰術運輸機的能力,俄羅斯雖然有前蘇聯留下的伊爾-76,但這些年,其戰略運輸機方面的成就也僅僅侷限於在伊爾-76MD的基礎上更換新的發動機與航電設備,進而生產伊爾-76MD-90A。運-20除了在載重和航程方面實現質的飛躍以外,其採用了新材料和新工藝,做工方面無可挑剔。在設計方面,運-20稱得上是類似美俄最先進技術的集大成者,整個設計非常合理,像垂直尾翼、超臨界機翼這些該有的東西咱們都有,受益於大量使用新型複合材料,同等發動機推力的情況下,運-20的升力更強,升阻比更高。


運20首次執行跨國任務,一出馬就受萬眾矚目,未來發揮空間極大

說實話,運20的航電設備、機身工藝這些方面已經做得超級完美,不過,由於運-20的生產線有限,而渦扇-18發動機的產量也不大,目前,我們只能做到年產運20運輸機12到30架左右,開足馬力也不一定能生產更多,單就這一方面而言,我們想要打造美軍那樣動輒200多架戰略運輸機還有一定差距。話雖如此,運-20赴巴基斯坦執行任務仍然意義重大。

運20首次執行跨國任務,一出馬就受萬眾矚目,未來發揮空間極大

對巴方而言,運20的到來給予了其有效應對疫情的底氣,另一方面,這次航行多少也刺激了國際買家的味蕾。巴基斯坦目前的運輸力量主要來自其第六中隊裝備的16架C-130中型戰術運輸機,拋開性能指標不談,這些運輸機已經服役了50多年,而美國最後一架C130E也於2012年退役,由此可見,巴軍的這批運輸機延長壽命的空間已經很狹小,就算美軍有心幫助其提升運輸能力也心有餘而力不足,更何況,如今的美巴關係並不太好,巴基斯坦仍然需要考慮其他國家的裝備。正如前文所說,能夠生產大型運輸機的國家一共沒有幾個,運-20無論在性能,還是價格方面都很有優勢,更何況,我們對外合作往往沒有什麼附加條件,這一點深受各國買家歡迎,可以預見的是,運-20未來發展空間極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