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往何处去?数不完的星星,算不尽的GDP


中国经济往何处去?数不完的星星,算不尽的GDP


每当抬头仰望夜空的时候,是不是有这么一个时刻,想要数尽天上的繁星点点?如果认真考虑这个可能性的话,我们应该如何数起呢?从左到右还是由上至下?怎么解决观测点问题?又怎么解决目光有限的问题?是不是应该先拍摄一张照片?星星动了怎么办?星星没了怎么办?一闪一闪的怎么办?


其实计算GDP的难度不亚于数星星。


按照定义,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照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在一个特定时期之内经济活动产出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换成数星星用语,就是站在你家阳台上,一个时间段以内,新增的眨眼睛的星星有多少。


GDP定义里面有几个重要的概念,首先是一个国家内,这是区分

GDP(国内生产总值)与GNP(国民生产总值)最重要的地方。


GDP属地概念,GNP属人概念,前者包含国外企业在本国的产出,后者包括本国人在他国的产出。随着国际化全球化的进程,跨国公司越来越活跃,越来越多,GDP就逐渐替代了GNP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情况的最佳指标。


定义里另外一个概念是特定时期,目前全世界通行的统计周期都是年、半年以及季度,这样的统计方法就利于横向国与国、地区与地区的比较,纵向前一周期与后一周期比较。


周期概念另一个重要的地方在于,GDP的统计是一个增量概念而不是存量概念,类似于企业会计报表里面收入的概念,而不是资产的概念。


所以每当我们关注GDP数值的时候,随着时间线越来越往后,增量不变的情况下,其所占总量比重会越来越小。在经济发展初期,两位数的GDP增长是相对容易的,而到了经济总量积累了一定程度之后,它的增长就会出现显著降低的态势。所以与其关注增速,关注今年是6%还是7%,还不如多去关注下具体增量数字,到底是多少万亿。


第三个重要的概念是经济活动带来的产出,这里的经济活动是与前面的市场价格密切相关联的,如果一个产品或者一项劳务不是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或者没有市场价格,那么它就不会在GDP统计的范畴之内。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家庭主妇在家庭内部的劳动价值,比如照顾孩子、做家务就不被计算在GDP里面。而聘用小时工、找保姆就属于GDP统计的范围。


虽然并未被统计在GDP里面,但是不要小看了家庭主妇们的经济价值,据Oxfam乐施会前不久在达沃斯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妇女每天花费在无偿家庭照顾上的时间,总计达到了125亿小时


如果按照经济效益估算,每年至少可以贡献10.8万亿美元,产业规模相当于全球科技行业的三倍以上


最后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产品和劳务,不像我们国家原来在MPS体系下,服务业的产出被忽略掉了,在SNA的体系下,劳务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劳务也产生了对人类有用的效用,而是否有效用才是生产总值需要统计的判断标准,比如花费在完全无效用上的产品和劳务就不应该算成GDP,但是什么才是有效用的就需要提及到经济学上几次比较大的论战了,我们有机会再说。


2018年中国的GDP里面,按照三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统计的产值分别为6.47万亿、36.48万亿和48.97万亿,服务业占了53.27%。而随着经济越发达,服务业所占比重会越大,毕竟衣食住行之后,我们开始追求满足更高的生活需求,比如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等。


前面我们把几个GDP定义的概念说完了,接下来我们走马观花的说说GDP的统计方法。还是换成数星星用语,我们知道数什么了,那怎么去数呢?横着竖着?左到右还是右到左?


GDP一共有三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也叫要素支付法)以及支出法(也叫最终产品法)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可以把这三者搞明白,比如家里院子种了一颗夏威夷果树,全家人没别的事情,就是照顾这棵树,这棵树今年产了160斤果子,市价10元钱一斤,所以按照

生产法计算(我们国家的GDP就是按照生产法计算的),咱家今年的GDP就是1600元。


按照收入法,家里卖果子得到了1600元。咱爸说了,咱为了种树、剪枝、撬土,还得需要铁锹铁铲,一共花费了100元,能够用5年,每年还得留下20元等着五年之后坏了买新的,这个20元就是折旧的概念。


家里几口人分收入,爸妈姐妹一人一份,必须先要把这20元留下,所以爸爸拿到500元,妈妈拿到500元,姐姐拿到300元,妹妹得到280元,加上折旧一共1600元,这种收入加和计算GDP的方法就称为收入法。


另外还有支出法,还是卖果子的例子,最终买果子的是咱家的邻居,他买咱家果子一共支付了1600元,那咱家的GDP今年就是1600元。从国家的角度上看,就是咱家的果子成功出口了,对邻居家形成了贸易顺差(咱家没从邻居家买任何东西)。


另外,比如我们村一共只有两户人家,咱家和邻居,邻居今年什么都没干,只是靠着家里之前几年攒的钱买了咱家的果子,一共支付了咱们家1600元,买了这160斤果子,那咱们村的GDP今年也就是1600元(换成村委会采购也一样,会算成政府消费支出)。


因为按照支出法计算,


GDP=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国内资产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净增或净减)+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所以说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下,计算的结果理论上应该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统计角度不同。换成数星星的话,我们站在同一片星空下,本应数出来同样的数量,但是角度不同,我看到的你可能没发现,你数出来的我可能漏掉了,但是这都不会影响星星躺在天上痴痴地看着我们,笑世人太疯癫,笑世人看不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