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福康安身後的男人

在清朝的大小金川起義中,海蘭察率軍參戰,在他麾下有個名叫福康安的青年將領,比他小14歲,是傅恆的兒子。戰事結束後,兩人都大獲封賞,畫像高懸於紫光閣。由於和皇家的特殊關係,福康安的仕途比海蘭察順利得多,很快就與他升至同一等級。出身顯貴的福康安極其桀驁都不放在眼裡,唯獨對海蘭察畢恭畢敬。而海蘭察也是個鼻孔朝天的狂人,曾得罪過和理,和珅以指揮不當的罪名誣告他,但乾隆信任他的軍事能力,對此毫不理會。還有-次,閩浙總督李侍堯求乾隆派海蘭察幫忙鎮壓民變,乾隆卻批覆道:“他可比賊匪難對付多了,恐怕你管不住,還是別讓他去了。”

站在福康安身後的男人


在1784年的時候,才剛而立之年的福康安官位已經到了兵部尚書,更是兼著總管內務府大臣的職位。也正不湊巧的是當時的回民又開始起事造反,福康安臨危受命,而海蘭察成了參贊大臣,兩人合作默契,順利平亂。乾隆顯然是想讓海蘭察錘鍊福康安,而他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成功鎮壓了許多次叛亂。在1791年,尼泊爾大舉入侵西藏,將當時的扎什倫布寺洗劫一空。福康安受命出征,軍中參謀是海蘭察。在戰爭剛開始的時候清軍像下山的猛虎,把敵方打得落花流水,顯然戰鬥力不成正比,一直殺到敵方的國都才止住兵鋒。周圍環繞著數十里的山脈,而前方大河阻隔,只有一座橋樑連接兩岸。 清軍奪取橋樑後,經驗豐富的海蘭察提出,為防有詐,主力不應過河,而應在此駐防,但是福康安卻沒有接受,執意過河攻擊敵軍。

站在福康安身後的男人


在當時的時候天降大雨,福康安率領的清軍在泥濘的山路中前行了二十多里山路,士兵們都都人困馬乏,卻不料中了敵人的埋伏,福康安率領的清軍損失慘重,趕緊下令趕緊撤退了。敵方的軍隊趁著這個空當,強勢反攻,把福康安打得落花流水。最後還是留守在河岸邊的海蘭察及時接應,在一番苦戰後,終於止住敗退的勢頭。在這個當頭,廓爾喀也從一些探子的嘴裡得到了一個令他們驚慌異常的消息,英國和他們在此地的殖民者正在密謀要瓜分掉他們的國家。他們也實在是沒有餘力對付清軍了,所以在剛和清軍戰鬥取得的勝利勁還沒有過去的時候,他們只能和清軍進行講和,弄得清軍一臉懵逼,福康安也正是瞌睡來了個枕頭,也就借坡下驢答應了下來,這樣就取得了勝利。

站在福康安身後的男人


在打了這次大勝仗回來後,福康安對海蘭察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對他的態度大幅度的看漲,但是呢,這個打了大勝仗的大將軍還是看不上福康安,愛答不理的。也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在之後的餘年內,兩人至死都沒有合作過。

站在福康安身後的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