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说法:国企年薪15万VS民企年薪60万,怎么选?

类型:职场感悟

全文大约3200字,阅读时间5分钟

以身说法:国企年薪15万VS民企年薪60万,怎么选?

有位网友私信我,说看了我的传记类文章《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一位40岁职场老兵的职业生涯真心感悟》,他说很受启发,希望我给他一点建议,问我当初是怎么敢从体制内跳槽的。还问我,

国企年薪15万VS民企年薪60万,怎么选?

话分两头,我前不久确实写了一篇自传类文章,讲述我职业生涯前二十年的路程,都是我的真实经历,绝无虚假。

既然与这位网友有缘,我就谈谈当时从体制内跳槽到民企时的心理历程,也算是回答这位网友的问题,希望能给他一点建议。

以身说法:国企年薪15万VS民企年薪60万,怎么选?

一、不急,我们先玩玩拆字游戏

我想这个网友应该是体制内员工,目前一年15万,现有一份60万年薪的民企待遇在等着他,他心中已经种草了,这棵草到底是绿油油的青草,还是蛮荒之地的毒草,他心里没底。

高薪谁不希望有呢,相信大部分人都希望高官厚禄,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可是高薪就一定那么容易拿吗?我看不一定。

高薪如果玩个拆字游戏,有两层意思:“”和“

高不仅代表着工资高,还有高风险、高压力、高处不胜寒。一共四个高,有三个是不利因素,只有一个是好处。

薪是的原先意思是柴火,然后才演变为薪水的含义

。什么意思呢?先是有火,然后才是工资,换个意思是先有风险后有财,搞不好要玩火自焚。

可见,高薪的拆字结果,并不是太好,总是风险在前,好处在后。

所以说,高薪工作,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以身说法:国企年薪15万VS民企年薪60万,怎么选?

二、喝口茶,再来谈谈跳槽的事

既然拿高薪有风险,那我们就要慎之又慎的对待跳槽这个问题。

以我的经验来看,跳槽这个问题分析,要按照“总分总”的三步法来推进,看着是不是很眼熟,对了,就是小学生写作文的格式,万变不离其宗,有的时候大道至简,任何问题分析都可以按照这个格式去分析,简单有效。

:就是定调,没有目的的跳槽等于耍流氓,拿自己的职业前途开玩笑,很可能跳到坑里面去。

:就是区别分析,要把每一个涉及到的风险想清楚,只要风险可控,就可以最终的拍板做出决策依据。

:就是总结陈词,决定要不要跳槽。

我以我的实际案例来一一分析。

三、敲黑板,干货全在这里了,我当时是怎么决策跳槽的

01.总:跳槽的目的是什么?

马云说员工跳槽无非就是两点:心受委屈了和钱少了。

既然是马老板这么成功的人说的,我就借用他的观点来分析,没法子,谁叫他把阿里巴巴做的那么牛,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名言,这就是权威效应在从中作怪。

第一,心受委屈了

找一个不受委屈的地方?不过我可以肯定的说,到哪家企业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许是公司制度有问题,领导管理风格不搭调,甚至上下班地方太远,都是委屈的理由,如果是这个理由从体制内往民企跳槽,我不建议,因为民企里面全是委屈,我已经待了5年了,太了解。体制内的人适应996吗?体制内的人能体会随时被裁员的感受吗?反正我在体制内是感受不到。

第二,钱少了

这个很关键,因为这个是95%跳槽的主因,包括这位咨询我的网友,应该感觉国企钱太少了。现在这个社会压力太大,光一个房贷就要吃掉半个月工资,一家老小还有吃喝拉撒,哪样不花钱。

我当初跳槽唯一的目的就是多挣钱,也许你说我俗,不好意思,我就是个俗人,看问题就是这么肤浅,不过我是朴俗而不低俗,我不会为了挣钱不择手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如果是这个原因,我支持,剩下的就是分析风险的事了。

好了,第一个基调就是多挣钱,因为体制内挣不到大钱,这是普遍现象,现在有些副部级大国企老总,一年才给40多万,何况下面的员工呢。

再次提醒,那些看惯了体制内枸杞茶杯看报纸生活的人,不要觉得外面刺激好玩,也想出来溜几圈,你出来了就很难回去了,没事在围城里好好待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也很残酷,那不是你的菜。

以身说法:国企年薪15万VS民企年薪60万,怎么选?

02.分:分析各种风险是否可控

既然要跳到民企,就要仔细分析四种风险,我当时按照行业、企业、部门、领导四个层级进行逐一调研对比。

第一、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

我从体制内出来,是从传统行业到新兴高科技行业,跨着维度,闹呢!就好像科幻电影里场景一样,从三维跳到五维空间,这是高逼格的跳槽。但不能从高纬度向低纬度的行业去跳。为什么,民企跟国企靠什么竞争,都是靠着降维打击才能压制住国企,否则民企就搞不过国企,那还不如不跳槽呢。

所以,第一点就看所要跳槽的行业竞争力是不是比国企要高一个档次,或者超前一个身位。

第二、企业所在行业类的位置

从我目前的经验来看,还是要找前三名的,既然在国企能拿15万年薪,也算不错了,有很多小民企开的薪酬很高,其实很难拿到的,KPI定的老高,能拿到80%就不错了。

前三名的民企基本上都很规范,答应给你的都会给你,而且有些是上市公司,福利待遇都稳定。顺便说一句,我所在的民企是行业龙头。至于后面的民企,我的建议是保守考虑。

也许有人问了,那全国那么多民企怎么招到人的,那些人怎么能适应。我的意思是,在国企待了那么多年,去一些民企会非常的不适应,去前三名的名企,至少在管理模式上、制度流程上都很相近,能减少差异化的不适应感。

这就好像一个小孩从小就在池塘边长大,突然让他乘船去海上作业,会非常的不适应,建议先去航空母舰上待几年,应该好很多。

特别说明,前三名的名企不一定那么多,我既然发文建议,肯定希望各位能找到好的单位,其余的民企不是不能去,就是风险会更高一点,具体因人而异,如果你有异于常人的胆识,也可以去,去了就不后悔就行。

我经常举一个网友的例子:他从体制内宣传部门出来,到民企当高管,拿着2万+的月薪,结果不到两年,公司倒闭,这个人后来去送快递了,一个月也能挣到小上万的工资,但他说不后悔,心态很好,点赞。

第三、部门算不算公司核心

去民企不要做边缘部门,不要把自己变成螺丝钉。既然去了,就要选择成长性好的部门,就算没有成长性的,也要去核心部门,关键是要能为公司创造大价值的地方,因为公司出现危机首先裁员的就是非主要部门的员工,切记。

我当时去的部门是新成立的,人员组织架构都是按照合伙人机制实行的,所以项目运作起来非常快,人人都冲着激励去,业绩做的也快。

而且非常的锻炼人,项目做得多,学到的也多,很多国企接触不到的业务,在这个部门都要从零开始学,一开始压力大可想而知,但人就怕“认真”两字,不到半年,我把该学的全部学到手,学到就是自己伴随终身的技能,要是在国企,可能一辈子也学不到这么多。

第四、看领导脾气是否对路

职场上有句话叫:加入公司,离开经理。意思就是说,跳槽都是冲着企业去的,待遇好福利高,等加入后,发现跟自己的顶头上司不对付,完蛋了,那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很难堪的,何况还是民企,领导有的是折腾的把戏。

不像国企,领导再怎么折腾,也不能把员工怎么样。而在民企,领导要是看你不爽,年底给你打了C,然后按照公司末尾淘汰制,就把你给做掉了,所以,顶头上司的脾气秉性一定要摸清楚,千万不要针尖对麦芒,到头来,吃亏的肯定是自己。

第五、小建议:

行业、企业、部门、领导,这四个维度哪个优先级高一些,因人而异,比如我吧,什么人都能相处,所以,我把领导这个排在最后,我把企业排在第一,为什么,我始终认为强者恒强,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朝阳的企业,任何一个行业,哪怕是最基础最没技术含量,都会有龙头企业。

我的排序是企业>部门>行业>领导。

以身说法:国企年薪15万VS民企年薪60万,怎么选?

03.总:确定要不要跳槽

为什么这里还要总结一下呢?

因为还有场外因素没有分析,比如家庭原因、地域原因、甚至饮食原因,都要综合分析一下。这些场外因素具有一票否决权的,比如我当时跳槽的一点就是不能离开江浙沪,除了这个地方我是不考虑的。

又有人说了,给你年薪200万去大西北,你去不去,我只能说,你想多了吧,有200多万的岗位给我吗?我要是值200多万,我就在江浙沪选100万的。

场外因素+(行业&企业&部门&领导)=跳槽结论。

TIPS:跳槽,记住总-分-总分析法哦

四、总结

最后,还是啰嗦一下,从体制内出来就不要后悔。肯定不如国企带着舒服,人从安逸去到竞争区,肯定会有各种不适应,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我当时适应了三个月后就好了。

看过周星驰演的《武状元苏乞儿》电影吧,国企就是抄家前的状态,民企就是抄家后的状态,虽然有点夸张,但你就照着这个比较吧,敢出来的都是牛人。

最后,祝大家都有一个好的前程!

今天就分享到这,喜欢这篇文章的请在评论区留下中肯的点评,同时欢迎关注@职场老佛爷头条号,这里每天都会有新鲜的职场故事等你来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