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推多項“定製”服務活動 劍指中小企業復工難

受疫情影響,中小企業在復工復產過程中在用工、資金、原材料、銷售等方面仍存在難題。為幫助企業解難點、除痛點、疏堵點、補盲點,工信部近日印發《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20年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助力復工復產重點服務活動的通知》(下稱《通知》),推出多項重點服務活動,為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

《通知》指出,工信部將通過開設網上政策服務專欄、編髮政策指引等方式,廣泛宣傳國家和地方出臺的系列惠企政策,幫助企業用好用足政策,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

其中包括,推動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聚焦線上辦公、遠程協作等方面,引導數字化服務商提供解決方案、工具包、工業APP等數字化服務產品。強化智能製造服務,幫助企業加快數字化改造,支持中小企業設備上雲和業務系統向雲端遷移。舉辦“創新中國行”數字化應用推廣等活動。

開展研發成果轉化等創業服務,舉辦技術難題揭榜、診斷諮詢等活動,優化創業創新環境。舉辦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雙創示範基地“融通創新”主題日等活動,推廣“龍頭+孵化”等融通發展模式。組織企業參加“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和全國“雙創”活動周,推動項目落地和投融資對接。搭建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開展生產要素供需對接服務,助力產業鏈固鏈、補鏈、強鏈。

同時,將建立完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庫,為入庫企業提供技術創新支持、知識產權託管維權、品牌宣傳推廣等專項服務,促進其成長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推動金融惠企政策落實,梳理摸排中小企業融資需求;搭建線上產銷對接平臺,組織企業開展網上洽談、在線簽約等靈活多樣的營銷和招商活動。

在融資服務方面,工信部將推動金融惠企政策落實,梳理摸排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加強與金融機構聯繫合作,推動其為中小企業提供信用貸款以及應收賬款、訂單、倉單和存貨質押融資等金融服務。發揮政府性擔保、再擔保機構融資增信分險作用,助力中小企業復工復產。開展優質中小企業上市培育,促進投融資服務對接,提高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比重。

在市場開拓方面,工信部將搭建線上產銷對接平臺,組織企業開展網上洽談、在線簽約等靈活多樣的營銷和招商活動。指導企業建立網上直播間、網上會客廳、新媒體營銷平臺,構建企業與電商平臺對接橋樑,助力企業快速拓展銷售渠道。支持企業運用招標採購平臺和中小企業自採平臺,實現網絡化招標採購。

此外,還將推出“中小企業線上人才招聘”、“企業微課”線上培訓、法律援助和法律諮詢公益服務等專業性服務。

《通知》要求,各地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服務體系建設的組織領導,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細化工作措施,因地制宜開展特色服務活動,全面助力中小企業復工復產。

強化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和創新創業特色載體的帶動作用,推動服務機構加強能力建設,促進資源共享和服務協同,完善評價機制,提高服務質量。發揮全國中小企業服務聯盟作用,通過舉辦能力競賽等活動,推動提升服務實效。

各地中小企業主管部門還應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服務方式、拓寬服務渠道,有針對性地推出復工復產服務包、租金減免優惠包等專項服務產品,通過“互聯網+”服務等形式,精準滿足中小企業需求。

據瞭解,工信部目前共培育657家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329家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帶動各地認定省級示範平臺3900多家、基地2600多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集聚平臺1000多家,帶動10萬多家社會化服務機構,形成功能完善、運營規範、方便快捷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

疫情期間,該體系在助力中小企業復工復產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以來,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和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共舉辦服務活動1.2萬場次,開展服務120多萬次,服務企業240多萬家次。(人民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