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病毒在口罩上的存活時間,看完,默默更換掉用了近一週的口罩


話說病毒在口罩上的存活時間,看完,默默更換掉用了近一週的口罩

口罩已經成為我們的必備品,雖然價格較疫情前低了很多,但我們仍然在這方面勤儉節約,一個口罩會反覆的用好幾天,小編也不例外呢!但是,今天看到一篇新聞,嚇得小編趕快扔掉用了快一週的口罩!同時趕快把這個消息分享給您,大家一起防範。

用過的口罩,7天后仍帶病毒

近期,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一項研究表明,冠狀病毒可以在表面上存活長達17天,這是基於對“鑽石公主號”和“至尊公主號”的研究。

此前中國香港的一項研究稱:新冠病毒可以在外科口罩外層存活7天。

7天之後,外科口罩的外層仍然可以檢測到大量的傳染性病毒。

看到這裡,您是不是和小編一樣,趕緊換個新口罩呢?先不要慌,這個還要結合實際情況,目前咱們國家的疫情控制良好,小區防範嚴格,應該問題不大。

那麼,從科學角度上,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一次性口罩最長能用多久呢?


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

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

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均為限次使用,累計使用不超過8小時。

職業暴露人員使用口罩不超過4小時,不可重複使用!

有了官方參考,請您對號入座的更換口罩哦!其實,除了更換口罩,還有這些重要的事:


一是社交活動保持距離

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區域活動,避免多人聚會。

在人群密集密閉的場所一定要佩戴口罩。

在交談、候車、等電梯、排隊時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二是保持良好個人衛生

要勤洗手!勤洗手!勤洗手!尤其是飯前便後、觸摸眼口鼻前後、離開醫院、外出歸來等,要及時用香皂或洗手液和流動水洗手。前段時間的一例無症狀感染者,自己懷疑是因為取快遞沒洗手而導致的。

在公共場所按規定佩戴口罩,咳嗽、打噴嚏用紙巾或肘部捂住口鼻,不隨地吐痰。


三是自覺堅持安全出行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應全程佩戴口罩。

儘量避免乘坐廂式電梯,如需乘坐應全程佩戴口罩,減少接觸電梯表面,避免用手揉眼、摳鼻等行為,如有發熱、乾咳等症狀的乘客,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四是做好個人購物防護

購物時應按規定佩戴口罩。客流較多時,有序等候,如室內面積較小,應在室外等候,避免人員擁擠。

儘量採用電子支付方式,如收取現金應及時洗手,不具備洗手條件,應使用免洗手消毒劑。


五是提倡使用公筷公勺

建議採取分餐制,不能分餐時使用公筷公勺,不用私筷夾菜勸食。

鼓勵兒童獨立進食,不要用嘴吹孩子的食物、嘗試孩子的食物、幫助孩子咀嚼食物、口對口餵食孩子、與孩子共用餐具等做法。


六是適當堅持身體鍛鍊

可選擇人少的空曠地方或居家鍛鍊。在進入公園、廣場等室外開放場所進行戶外活動時,應配合相關部門落實防控措施。


七是自覺避免非必要的旅行

1、避免非必要的到有疫情國家或地區旅行,尤其不能帶病出行。

2、如必須出行,應瞭解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規定,是否有入境限制,做好集中或居家隔離準備,旅途全程做好個人防護。

3、返京後依法如實及時報告旅行史、接觸史、健康狀況等信息,隱瞞欺騙將承擔法律責任。


八是小心電梯間

新冠病毒在塑料和不鏽鋼上比在銅和紙板上更穩定,在(把病毒)塗抹到這些(物品)表面後72小時內仍能檢測到有活性的病毒。

一篇發表在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的論文顯示:新冠病毒在塑料和不鏽鋼上比在銅和紙板上更穩定,在(把病毒)塗抹到這些(物品)表面後72小時內仍能檢測到有活性的病毒。

所以,乘坐過的電梯、摸過的門把手更值得注意。因此,張文宏建議大家在出門時,袋子裡放幾枚牙籤或者餐巾紙,用牙籤按電梯,用完就包起來扔掉,不用手去接觸。

此外,家中以下物品也需要經常消毒處理,比如:門把手、鼠標鍵盤、充電器耳麥、水龍頭開關、電燈開關遙控器、馬桶、桌面地板、碗筷水杯等。

其中,餐具水杯等用沸水煮10分鐘,即可達到消毒效果。

其他物品可以用稀釋後的84消毒液或75%的酒精擦拭後,再用乾淨的布擦拭乾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論何時,消毒後一定要通風;若使用酒精消毒,一定要注意避開明火。


話說病毒在口罩上的存活時間,看完,默默更換掉用了近一週的口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