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技術分析精髓,解釋的太精闢了!(下)

期貨技術分析精髓,解釋的太精闢了!(下)

4、利用技術性調整做短線

期貨市場中,再凌厲的升勢也不可能一口氣衝上頂,再慘烈的跌勢也難一條直線落到底,中間必定要經過盤整。盤整了才能開展新一波的漲或跌。這個盤整,術語上稱之為技術性調整。技術性調整是由三種力量造成的:一是部分有浮動利潤的交易者作獲利平倉,技術性買盤或賣盤使大市受到反方向的壓力;二是部分有浮動損失的交易者採取平均價戰術,加死碼,使走勢出現曲折;三是有人覺得“這一波已經差不多”,實行短促突擊,亦對價位有所衝擊。技術性調整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走短線的機會,通常這樣的一次調整,等於前一段升幅或跌幅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把握得住,利潤亦相當可觀。技術性調整的出現亦是有信號可尋的。例如在上升勢中,連續三日拉出紅線,但一根比一根短,漲幅逐日遞減;或者連漲多日之後,來一個高開低收,拉出一根有上影線的黑線,這些搬是表明升勢將要調整的信號。反過來,在下降勢中,連續三日拉出黑線,但一根比一根短,跌幅逐日遞減;或者連跌多日之後,來一個低開高收,拉出一根有下影線的紅線,這些都是顯示跌勢將要反彈的預兆。趁著升勢出現調整時做空頭,或抓住跌勢出現反彈時做多頭,合乎順市而行的原則。甚至前一階段已捉住了升勢或跌勢的機會,又趁調整之局反賣或反買,那就可真達到“既摘西瓜,又撿芝麻”的最理想境界了。利用技術性調整作買賣只能做短線,絕對不能太貪,一般情況下,調整最多達到百分之五十的幅度時,就要當它結束了。因為即使是“平均價戰術”的運用者,到了這個價位,大致和局,他們都會趕緊平倉離場。你太貪不走,行情一掉頭重回大方向,就變成“貪芝麻而丟西瓜”了。無論是漲勢過程中還是跌勢過程中的技術性調整,都不意味大方向的改變,出現調整時大市的基本因素沒有變,市場人氣在戰略上沒有變,圖表趨勢在整體上沒有變,因此調整是暫時的。拳頭往後一縮,是為了更有力地向前打出去。這是我們利用技術性調整做短線操作時應該清醒記得的。

5、注意單日轉向的信號

沒有隻漲不跌的好市,也沒有隻跌不升的淡市。漲跌交替出現是期貨走勢的基本規律。但漲跌逆轉卻有兩類不同性質的演變: 一種是大方向的改變,大升勢轉變為大跌勢或者大跌勢轉變為大升勢。這種轉向,通常以雙頂或雙底、三次到頂或三次到底、頭肩頂或倒頭肩底、大圓頂或大圓底等形態為標誌,屬於大動作,一般需要三個星期到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去孕育。另一種是技術性調整,即大漲中出現小跌或者大跌中出現小漲。這種轉向,通常以一條高開低收,很多時帶有上影的黑線;或者一條低開高收,很多時帶有下影的紅線為標誌,屬於小動作,在一個交易日內完成,所以稱之為單日轉向。獲利回吐是產生單日轉向的主要原周。一個大的漲勢或大的跌勢,往往由幾個小的升浪或跌浪組成。漲跌一段就回吐一下,消化之後再來下一波的漲跌。在每一個小的升浪的頂或小的跌浪的底,比較集中。平倉性賣出或平倉性買入便造成單日轉向。單日轉向的最特別之處,是它的開市價和收市價具有承先啟後的意義,連漲多日後再跳空開高或連跌多日後再跳空開低,是單日轉向的第一個特點。這一點對於持續多日的急促升勢或跌勢具有延續性,可以說是“承先”。開高之後擁有浮動利潤的買家,紛紛趁高出貨套利,將市價推低,與前一段升市方向相反,形成當日是由升轉跌;或者開低之後擁有浮動利潤的賣家,紛紛趁低補倉平倉,把市價搶高,與前一段跌市方向相反,形成當日是由跌轉升。這是單日轉向的第二個特點。這一點對於接下來的幾天技術性調整的小跌或小漲具有指示性,可以說是“啟後”。單日轉向出現後,隨之而來的調整幅度,一般相當於前一段升幅或跌刪百分之三十至五十。相對於期貨合約保證金而言,著把握得到,利潤頗為可觀。因此,在一輪急升或急跌之後,就要留意是否有單日轉向的跡象出現。在單日轉向的局面將要確定,即臨近收市時去做空頭或多頭,往往可以賺到往後數日的跌幅或升幅。

6、把握“頭肩頂”的良機

作為漲勢與跌勢的轉折點,頭肩頂是比較可靠的下跌信號。弄清頭肩頂的形成規律、形態特點及相應買賣策略,不僅可以把握重要的賣空良機,而且,在相反情況下,也可根據倒頭肩底的上升信號,抓到明朗的多頭機會。所謂頭肩頂是這樣形成的:承接前一階段的漲勢,走勢升至A點開始回落;跌至B點得以站穩;又是一輪升勢,超越A點價位,以C點為該升浪的頂,然後又回跌,滑至與B點差不多的水平,在D點站住,又回頭向上,升至與A點相差不大的價位,在E點止步,接著就掉頭下挫,當跌破B與D兩個低點拉成的頸線,整個下跌趨勢就形成了。這樣一幅圖形,三個高點,中間最高,恰似一個人的頭,兩側較低,好比兩個肩膀,所以按形象稱為“頭肩頂”。第一,頭肩頂是在升勢中產生的。當右肩未出現時,光看左肩和頭,卻是“一浪高一浪”的漲勢。即使在左肩買入,到頭頂的價位,仍是形勢大好; 第二,從頭頂回落,掉頭再上,至與左肩相近的價位後再急轉直下,右肩就成形了。這時,在一頭兩肩區域買入的合約變得無利可圖巨出現浮動損失; 第三,走勢跌破頸線時,因為整個頭肩頂是以頸線為底的,破了頸線,頭肩頂區域的所有多頭臺約均被一網打盡,無一倖免。空頭乘勢落井下石,多頭紛紛止損認賠,令跌勢加劇。

一個頭肩頂的形成,是為一次大跌勢打基礎。由於一場大戰役,策劃需時,一般需要一個半月左右,將近四十個交易天才可以孕育成型。而跌幅至少相當於由頭頂至頸線的距離。當左肩和頭出來後,如果我們懷疑可能是一個頭肩頂,可以去做空頭。但要設限止損,升破頭頂就投降。因為已證明是一浪高一浪的升勢,根本不是什麼頭肩頂。

當右肩成型尚未破頸線時;我們亦可估計走勢會破線而搶先去賣空,但亦要設限,回頭升破右肩的頂部就止損離場,因為發展至此,已表明走勢並非是真正的頭肩頂,只是一個引人做空頭的假動作。這陷阱可別遇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