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螟虫用什么药好?

用户7452431021724


螟虫分好多种

玉米螟,可以选用苏芸金杆菌或多角体病毒杀虫剂或甲维盐.虫酰肼或阿维双氟酰胺或杀虫单.氟苯虫酰胺或茚虫威等药剂防治。推荐配方:大公司的苏云金杆菌或者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有机硅喷施,连用2-3次,每次间隔5-7天!

水稻螟

国外的有康宽,国内的你可以用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

葵花螟

用触杀剂即可杀死。幼虫3龄钻入子粒中取食子仁,这时防治必须用内吸杀虫剂。在选择农药上必须特别注意,选择对蜜蜂等传粉昆虫无害的农药。如果在杀葵螟的同时把传粉的昆虫蜜蜂也杀死了,葵花会因授粉不好造成大量空壳,造成减产。在幼虫发生期,约8月上旬,可喷洒90%敌百虫500倍液,喷洒2~3次,防治效果很好。


明天就是明天


螟虫是玉米生产中危害最重的害虫之一,在全国大部分的玉米种植区每年都有发生,近几年有加重的趋势。玉米螟虫危害造成玉米空杆和倒伏,对玉米产量影晌较大,严重影响玉米品质。防治玉米螟虫单独采用种防治措施达不到防治效果,必须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洽措施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农业防治

  1. 选用抗(耐)虫品种。

  2. 消灭越冬虫源。一是在玉米收获时实施秸秆粉碎还田,有效减少玉米越冬基数。二是在春季蛹化羽之前(3月底以前)将上年的秸秆完全处理干净。把玉米秸秆及穗轴当然料烧掉、秸秆粉碎还田或锄碎后沤制髙温堆肥,穗轴也可用于生产糖醛,就可以消灭虫源。

  3. 人工去雄。玉米打荀抽雄期,在为害严重地区,隔行人工去除2/3的雄穗,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可消除70%的幼虫。同时隔行去雄也是玉米增产措施之一。

生物防治

  •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在玉米螟产卵始期、盛期、未期各放峰1次,视虫情危害程度而定,盛期放蜂量要加大;释放时间:当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后推10天,为第—次释放蜂适期,间隔5—7天再放第二次。释放数量为每亩释放赤眼蜂1.5万头。第一次释放0.7万头,第二次释放0.8万头。每亩设置1个释放点,在释放时要根据风向风速设置点位,如风速大时,应在上风头适当增加布点和释放量,下风头可适当减少。释放方法是按照放蜂量、放蜂点数及有效赤眼蜂头数,将赤眼蜂成品蜂卡撕成小块,用秫秸皮或针线别在放蜂点玉米植株中部叶片的背面距基部1/3处。


  • 白僵菌封操防治玉米螟技术。在5月中旬越冬代玉米螟老熟幼虫开始复苏活动前,把白僵菌喷施到玉米秸秆垛中,按秸秆垛每立方米用白僵菌原粉100kg,用喷粉机喷粉,使幼虫感染白僵菌后死亡,进行白僵菌封躲。

物理防治

  • 用高压泵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在地边上建一个水池,之后树立高压泵灯,池子里放一些洗衣粉进行诱杀成虫。也可采取将高压汞灯放在距地面高度15米,下面放一口大紅,装满水,水面距离缸口留20~30厘米,高压汞灯距离水面20~30厘米。在水中放0.1%洗衣粉进行诱杀,诱杀时间为晚间9点至次日3点半。

  • 用性诱剂诱杀。一公顷玉米地中放15-20个水盆,一般高出玉米10~15厘米,上面吊上性诱剂诱杀成虫。

化学防治

苗期防治。花叶达到20%时防治,大喇叭口中期和未期各防一次。用颗粒剂放于心叶内,防治效果好。常用的颗粒剂有:1.5%或3%辛硫磷颗粒剂,0.4%敌杀死颗粒剂,1%杀螟灵颗粒剂。

花期防治。危害达10%时防治,拌毒土放于穗节叶腋及花丝上。


农小二SN


1.每亩用25%杀虫双水剂150克,加水37.5~50公斤喷雾,或加水5~7.5公斤弥雾。用药适期掌握在一二龄幼虫高峰期,或用1000倍药液浸秧1贫钟带药下田,可兼治二化螟、三化螟。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用药离收获的天数)不少于15天。

2.每亩用甲胺磷乳剂25--,50克,加水37.5~50公斤喷雾。对高龄幼虫效果也很好,且能兼治黑尾叶蝉。安全间隔期早稻20天,晚稻40天;甲胺磷属高毒农药,要注意安全使用。

3.每面用30%乙酰甲胺磷乳剂50--,75克,加水37.5~60公斤喷雾,或加水5公斤弥雾。

4.每亩用50%杀螟松乳剂60~75克,加水35~37.5公斤喷雾,或加水7.5公斤弥雾。用药安全间隔期不少于14天。此外,每亩用48%毒死蜱乳剂60克,或50%嘧啶氧磷乳剂100~150克,或50%巴丹可湿性粉剂150克,或509t,甲硫环乳剂(易卫杀)60~100克,或10%氯氰菊酯乳剂(灭百可)50~65克,或溴氰菊酯乳剂25克,分别加水37.5~50公斤,在一至三龄幼虫期喷雾效果好,且可兼治二化螟和三化螟虫等等。但溴氰菊酯对鱼剧毒,须管好用药后的田水。






广西老男人


1.每亩用25%杀虫双水剂150克,加水37.5~50公斤喷雾,或加水5~7.5公斤弥雾。用药适期掌握在一二龄幼虫高峰期,或用1000倍药液浸秧1贫钟带药下田,可兼治二化螟、三化螟。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用药离收获的天数)不少于15天。

2.每亩用甲胺磷乳剂25--,50克,加水37.5~50公斤喷雾。对高龄幼虫效果也很好,且能兼治黑尾叶蝉。安全间隔期早稻20天,晚稻40天;甲胺磷属高毒农药,要注意安全使用。

3.每面用30%乙酰甲胺磷乳剂50--,75克,加水37.5~60公斤喷雾,或加水5公斤弥雾。

4.每亩用50%杀螟松乳剂60~75克,加水35~37.5公斤喷雾,或加水7.5公斤弥雾。用药安全间隔期不少于14天。此外,每亩用48%毒死蜱乳剂60克,或50%嘧啶氧磷乳剂100~150克,或50%巴丹可湿性粉剂150克,或509t,甲硫环乳剂(易卫杀)60~100克,或10%氯氰菊酯乳剂(灭百可)50~65克,或溴氰菊酯乳剂25克,分别加水37.5~50公斤,在一至三龄幼虫期喷雾效果好,且可兼治二化螟和三化螟虫等等。但溴氰菊酯对鱼剧毒,须管好用药后的田水。


笑林奇话


可以选择杀虫双,杀虫双是一个有机氮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具有很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具有杀虫速度快,传导性好,持效期长等特点,尽管已经使用了几十年,仍被广泛使用,但害虫的抗药性也十分明显,通过复配是扩大杀虫谱,延缓抗药性,提高防效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防治玉米螟、豆荚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甘蔗螟等螟虫效果突出。还有26%甲维·杀虫双微乳剂,22%阿维·杀虫双微囊悬浮剂14.5%吡虫·杀虫双微乳剂,4%吡虫·杀虫双颗粒剂,建议二到三种药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忆时光文锋


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螟虫是一个通称,水稻螟虫,玉米螟虫等等,其实都属于鳞翅目幼虫,都以幼虫取食为害。

其次,螟虫怎么防治呢?螟虫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钻蛀性,幼虫会钻到作物里面进行取食为害,那么就需要选择有内吸性或者渗透性,传导性好的药剂,最好同时能杀卵的药剂进行防治。同时,选择好防治时期也非常重要,最好在卵孵化高峰期或幼虫盛发期进行喷药防治。

第三,药剂的选择:甲维盐类,优点是对大龄虫效果好,速度快,但不能杀卵。甲维盐+虱螨脲组合比较好,可以杀虫杀卵,防效期长。或者茚虫威,虫酰肼等也还不错的选择。

以上是我对您问题的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父子同学


水稻大田期防治螟虫(钻心虫),可以根据田间害虫发生情况,掌握在其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期用药,也可以在水稻关键生育时期结合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合理用药综合防治适时足量使用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氰氟虫腙等药,通常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因地制宜选用。\r

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对大龄幼虫也有较好防效,虫龄大的田块可以优先选用这些药及其与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混配剂防治。\r

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内吸传导性强,有利于保护新生叶片,持效期长,对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低龄期害虫具有很高的活性,在防治适期或者结合总体防治适当提前施药,通常能取得理想防效。。



武陵山玉歌


映喃丹颗粒剂、杀螟松乳油和氧化乐果

(1)农业防治①适当调整水稻布局,避免混栽,减少桥梁田。②选用生长期适中的品种。③及时春耕沤田,处理好稻茬,减少越冬虫口。④选择无螟害或螟害轻的稻田或旱地作为绿肥留种田,生产上留种绿肥田因春耕晚,绝大部分幼虫在翻耕前已化蛹、羽化,生产上要注意杜绝虫源。⑤对冬作田、绿肥田灌跑马水,不仅利于作物生长,还能杀死大部分越冬螟虫。⑧及时春耕灌水,淹没稻茬7—10天,可淹死越冬幼虫和蛹。⑦栽培治螟。调节栽秧期,采用抛秧法,使易遭蚁螟为害的生育阶段与蚁螟盛孵期错开,可避免或减轻受害。

(2)防治枯心在水稻分蘖期与蚁螟盛孵期吻合日期短于10天的稻田,掌握在蚁螟孵化高峰前1-2天,施用3%映喃丹颗粒剂,每667m2用1.5—2.5kg,拌细土15kg撒施后,田间保持3—5cm浅水层4—5天。当吻合日期超过10天时,则应在孵化始盛期施1次药,隔6—7天再施1次,方法同上。

(3)防治白穗在卵的盛孵期和破口吐穗期,采用早破口早用药,晚破口迟用药的原则,在破口露穗达5%-10%时,施第1次药,每667m2用25%杀虫双水剂150—200ml或50%杀螟松乳油100ml、40%氧化乐果加50%杀螟松乳油各50ml,拌湿润细土15kg撒入田间,也可用上述杀虫剂对水400kg泼浇或对水60—75kg喷雾。如三化螟发生量大,蚁螟的孵化期长或寄主孕穗、抽穗期长,应在第一次药后隔5天再施1-2次,方法同上


憨憨爱剪辑


水稻大田期防治螟虫(钻心虫),可以根据田间害虫发生情况,掌握在其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期用药,也可以在水稻关键生育时期结合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合理用药综合防治。

适时足量使用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氰氟虫腙等药,通常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因地制宜选用。

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对大龄幼虫也有较好防效,虫龄大的田块可以优先选用这些药及其与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混配剂防治。

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内吸传导性强,有利于保护新生叶片,持效期长,对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低龄期害虫具有很高的活性,在防治适期或者结合总体防治适当提前施药,通常能取得理想防效。

这两种药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胃毒为主,兼具触杀,主要是激活害虫兰尼碱受体,过度释放平滑肌和横纹肌细胞内储存的钙离子,引起害虫肌肉调节衰弱,最终瘫痪死亡。

掌握在螟虫卵孵盛期至1-2龄幼虫期用药,也可以适当提前施药,以充分利用其内吸传导性好的优点。例如,富美实公司在水稻田推广的“康宽早用”方案,对螟虫危害表现出良好的控制效果,使田间螟虫数量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在高效防控螟虫的同时让水稻长得更好。其中的“康宽第一”方案,将康宽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在直播水稻上的使用时期提前到分蘖初期,在移栽水稻上的使用时期提早到移栽前作“送嫁药”使用,在较长时间内高效控制了螟虫危害。




海洋奇缘


在稻苗枯鞘高峰期,每亩用杀虫双36—45克,或杀虫单45—55克或三唑磷2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