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廣告形式

各位從事房地產工作、以及熱愛房產的夥伴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們開展的課程,是簡單聊一聊房地產的硬廣軟廣


賈語村言,不必較真。

在大多數情況下,硬廣是和軟廣相對應兩種稿件形式。

硬廣大家相對都比較熟悉:

  • 在馬路邊的廣告牌上看到的“一府含天地 洋房藏美境
  • 在汽車廣播中收聽到的電臺廣告“首付十萬住皇姑!華潤最新力作,眾望加推。80到110平精裝高層……
  • 在網絡上看到的“金廊智慧大宅生活 H6#觀景大宅 傾城加推


房地產廣告形式

這些都是硬廣,簡單、清晰、直接

但是呢,隨著經濟發展,老百姓見識越來越廣,對傳統廣告幾乎完全免疫了。


沒有新奇的感覺,更多的是牴觸的心理。

而且,很多媒介投放的價格之,是普通百姓完全想象不到的。


比如說,上面圖片裡面,黃河北大街的戶外廣告,投放一個月的價格不會低於6位數。

而渠道商往往還要求合同至少半年起籤,投一次廣告,就燒光一套80平的兩房。

你開車聽到的廣播,只有十幾s,你還沒有聽清楚說的是什麼,就已經結束了。

再想仔細聽聽是售樓處電話是多少,沒等聽到下一輪,就已經到家下車了。


這樣的語音廣告,你投放一週,電臺會收你至少5位數。

收費貴一點的,你若連續投它半個月,一輛軒逸就燒沒了。

像是近兩年在電臺高頻率“霸屏”的XX近視眼鏡,不知道花了多少廣告費。

還有傳言說,有的聽眾實在是聽煩了,還把人家商家投訴了。

這種廣告,95%的商家是燒不起的。

商場裡的飲品店,一杯奶茶要你30塊,你無論何時去,都得排上一個小時隊。

這麼火爆的買賣,你若讓小老闆投上一塊廣告牌,那兩年就白乾了。

只有極大的公司,才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經得起如此的消耗。

像是開發商,車企,小罐茶。

價格如此之高,但是效果嘛,卻並不明顯。

那為什麼企業還願意花錢去做呢?

因為現在硬廣起到更多的作用,不是“宣傳賣點”,而是“加強存在感”。

什麼樣的存在感是最強的?

就是你不用去注意到它的存在,但是你知道有這麼個東西

當你有一天真的產生相關的需求時,腦子裡第一時間浮現的就是它。

不是真的需要你知道我在賣高層還是洋房,多大的戶型,帶不帶花園,中式的還是英倫的。

我只需要你知道“保利是做房地產的”,就ok了。

基於此,我們可以很快的分析出,所有媒體提供給你的統計數據,都是虛假的。

不是某一家,是所有,任何一家,都是虛假的。

假如有一天,你坐上了一家企業的高層,某個廣告渠道商找到你,說:

“王總,投放我們這塊廣告牌,轉化率非常高。上個月我們和某某開發商合作,售樓處統計至少1500次來電,270組有效到訪。”

你要知道,這些數據,全部都是虛假的。

因為即使是統計者,也根本無法有效的去識別這組客戶的獲知途徑。

你會回想起你是哪個月的哪周,在全市的哪塊廣告牌上,第一次知道這個樓盤嗎?

只有剛看到廣告,馬上驅車前往的急性子,才可能是真實有效的。

那為什麼有的企業明知是虛假的,還願意投放呢?

一方面原因,是我們剛才說的品牌構建必須的存在感。

而另一方面,是各行各業都存在的rake-off,這裡就不多提了。

大部分硬廣的形式以及作用闡述完,我們來說今天的主角——軟廣

軟廣相對於硬廣而言,精妙之處就在於一個“”字,好似綿裡藏針,收而不露。

它追求的是一種對市場的吸引力和對客戶的說服力。

舉個例子,中海和金地都是不錯的房地產開發商,相比較金地,中海的央企品牌是很大的優勢。

如果我是中海,硬廣的表現形式會是這樣,簡單明瞭。

央企中海,實力鉅獻

但是軟廣,它不會直接告訴你,“買中海,因為中海是央企”。

它會寫,《這家央企盯上大瀋陽,豪擲百億意欲何為?

你會在閱讀的不知不覺中,從央企瞭解到中海,再被央企的品牌實力灌輸,瞭解到央企中海正在瀋陽佈局的某個樓盤,而且即將加推,央企責任,價格非常合適。

如果說硬廣的作用,是生硬的,生硬到你想回避卻迴避不掉,成為你生活背景的一部分。

那軟廣的作用,就是一種自賣自誇的“藝術”,用你發現不到的形式,精準的捕捉你。

最開始的軟廣,很簡單,就是把我的賣點,清晰的,一條一條的列清楚,供您審閱。

但是,水無常形,兵無常勢。


任何一種廣告形式,見的多了,身體裡自然就會產生抗體。

所以軟廣也是需要不斷的推陳出新,打動客戶,打動市場。

你討厭我滔滔不斷的給你講央企,好,那我來做一場公益,給你看公益報道。

你討厭千篇一律的精修照片,好,我來拍攝一段抖音。

你討厭我給你列應該購買的12345點理由,好,我找個V來教你買房技巧。

你以為我是在做公益,不,其實我是在做品牌。

你以為我是在拍抖音,不,其實我在宣傳我的精裝修。

你以為我在教你買房技巧,不,其實我是在給某個樓盤打廣告。

商業行為是複雜的。

在外行人眼裡,房地產投資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知道它,找到它,掏錢購買,坐等升值,然後就完事了。

但是在內行人眼裡,我們的邏輯是倒過來的,我們不光要清楚怎麼買,更要清楚開發商是怎麼賣的。

這樣我們對於房地產這件事,整個賣出買入環節才會形成一個閉環。

做的時間久了,經驗足了,才能反思清楚自己在哪裡犯了錯,在哪裡丟了錢。

那麼對於投資者而言,哪種廣告是最有用的呢。

是字字斟酌的軟廣,還是熟視無睹的硬廣?

其實是信息量更少的硬廣。

因為硬廣的信息是更真實的。

硬廣表現出的信息,往往是在不違反廣告法的前提下,開發商經過精挑細選,保留下來的最核心的信息

等你賣出時,大概率當年硬廣上給你留下印象深刻的賣點,依然還在。

而軟文呢,是經過加工的,人為刻意摘撿的。

想表達的東西太多了。

有必須要買的情懷,有不得不說的感動,有言之鑿鑿的分析,有理性大膽的預判。

嚴重干擾投資者的心緒,不成熟的投資者,極容易被打動,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所以,作為一個投資者。

如果你就是懶到不能親自去踩盤,但還想要了解這個樓盤的大概情況。

怎麼做?

找找這個樓盤的硬廣,看看它在說什麼,真正有價值的,也就這麼回事了。

但是對於地產從業者,你最應該學會的,其實是軟廣。

硬廣只需要你掏錢就行了,知道怎麼打軟廣,客戶才能精準,領導才能歡喜,前途才能明朗。

好了,下課。祝大家發財。

房地產廣告形式

2020.4.24

對於文中的觀點,歡迎質疑,希望探討。

一個人的認知總是有限的,多個人思維的碰撞會延展每個人認知的廣度和深度。

希望能夠結識更多熱愛討論房產的朋友,分享成長,房患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