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喊》自序:100年後的 “新青年”吶喊了些什麼?魯迅怒了

初讀此文時,尚十二三歲光景,不甚懂。只是對鐵屋的那段話很有感覺,絕望的人躺在鐵屋中等待死亡,他們不痛苦,而被喚醒的人,痛苦百倍,人都有求生欲,有了慾望卻沒有衝破鐵屋的力量和道路,這確實勝於凌遲。

可是,時至今日,我仍然不能理解人為什麼會絕望,還有哪裡來的鐵屋。

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已是第三個年頭了,我仍舊一事無成,我總是像阿Q一樣安慰自己,我縱使沒掙到錢,但是我這三年吃了很多虧,得到了很多教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也長了很多本事。這是典型的精神勝利法,就像100年前阿Q被人說,“你真是天下第一賤”,他則安慰自己:“狀元才是第一。” 於是阿Q勝利了,勝利的如此心安理得。而我也是這般安慰自己,羅永浩也破產了,我怕什麼?

《吶喊》自序:100年後的 “新青年”吶喊了些什麼?魯迅怒了

阿Q

那天夜裡,我難以入眠,我的書桌上有很多的書,有歷史集《資治通鑑》、《張愛玲全集》、《百年孤獨》還有一些勵志的,經濟學的,總之擺了一桌的,可是我又看了幾本,甚至那本川端康成《雪國》還未拆掉塑料包裝紙,這也是我的阿Q精神,我看看書名汲取營養,我又勝利了。在書桌的最邊上躺著兩本書,它們很薄,個頭也很小,原來是魯迅先生的小說集《吶喊》、《彷徨》。藉著明亮的燈光,和著窗外的大排檔炒海鮮的味道,我逼迫自己拿出了這本深埋不知道多少年的《吶喊》。曾經我是看過的,這本書,只是阿Q的那種看,翻完了然後告訴自己我今天很飽,吃的很開心。其實一句也沒記著,倒是會拿起相機選個視角拍下一段深刻的文字,然後發到朋友圈,告訴朋友們今天我很飽,是被魯迅先生的文章餵飽的。

《吶喊》自序:100年後的 “新青年”吶喊了些什麼?魯迅怒了

《吶喊》書影

然後看到了幾個贊,開始沾沾自喜,甚至沒讚了還要滑動手機刷上那麼幾下,我的失望與希望竟是依靠這個來的,我的情緒竟是被這樣左右。最可笑的是,我竟然能感到前所未有的滿足感!

一、學會寂寞

今天我決定做一回不一樣的自己,我徐徐打開了這本《吶喊》,第一篇是魯迅先生親自作的序,《吶喊》自序。內容與我十二三歲時看的一樣,裡頭說到了魯迅先生年幼時有四年多在當鋪和藥鋪盤旋,然而重病的父親終於還是死了;後又說到魯迅先生在南京水師學堂入學的日的,最後如何到了日本留學;又寫了魯迅先生如何棄醫從文的心路歷程;《新生》雜誌創辦始末和錢玄同先生是如何說服魯迅先生寫《新青年》的,中間還有這當年就記憶猶新的“鐵屋”理論;最後寫道先生自己是如何開始作文章的,如何給這小說集取名《吶喊》。

內容沒有變化,跟從前一樣,這篇文章本就是字不多,統共加起來3頁紙2800多字,寫的事情也不多,統共加起來不超過10件事,可是再讀之,我竟然被一個詞深深的吸引。

它就是“寂寞”,全文一共出現過10處“寂寞”。

《吶喊》自序:100年後的 “新青年”吶喊了些什麼?魯迅怒了

10處“寂寞”

2006年濮存昕老師演繹了一部電影《魯迅》,裡頭有這麼一個鏡頭,夜裡魯迅先生連夜趕完了《海上樹林》的序言送去編輯社,回去的路上,是兩個青年學生送的魯迅,他們聊到一個關於夜裡寫作的“夜貓子”的話題。

先生說:“我之所以喜歡在夜裡寫作,這是因為人的言行在白天和在深夜,在日下和燈前常常顯得兩樣,在夜裡,人不知不覺的就會脫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面對我們赤裸裸的自己。”

先生又說:“現在的光天化日,是真的大黑暗,那些冠冕堂皇的言辭,不過是塗在鬼臉上的雪花膏。”

“所以愛夜的人,要有聽夜的耳朵,要有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轉眼先生到家了,兩個學生很感動說道:“先生,讓我們和您一起吧,一起做一個愛夜的人。”

先生轉過身語重心長的說:“可是愛夜的人,確是孤獨的,寂寞的。你們不孤獨。”


《吶喊》自序:100年後的 “新青年”吶喊了些什麼?魯迅怒了

是啊,在如此浮躁的當下,我們的心態變得無比的著急,誰又能如先生這般忍受這麼多的孤獨與寂寞。我們的世界被朋友圈捆綁、我們的視聽被網絡綁架、我們的價值觀被人云亦云左右,我們的判斷力只要一點風吹草動就能蕩然無存,如果繼續下去,我們又和阿Q有什麼區別呢?

《吶喊》自序:100年後的 “新青年”吶喊了些什麼?魯迅怒了

魯迅先生用他畢生的經歷告訴了我,要想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這是一條孤獨的路,是一條極度寂寞的路,就像這本《吶喊》,魯迅先生的吶喊,是因為無數個夜裡寂寞,孤獨的積攢的能量,方能發出那一聲響徹時空的“吶喊”!

二、100年後的“新青年”們

100年前的“新青年”長什麼樣子?他們就是在鐵屋中被喚醒的那部分人,1919年5月4日那場舉世震驚的“五四運動”就是他們醒來時衝破鐵屋最有力量的證明,那是一場讓所有青年人熱血沸騰的運動,那是我們“五四”青年節的由來。

而如今,出了學校的老師會佈置一期“五四”宣傳牆報或者寫一個公眾號之類的活動,再也沒有人在意這5月4日是什麼日子。

《吶喊》自序:100年後的 “新青年”吶喊了些什麼?魯迅怒了

100年後的“新青年”長什麼樣子?當代青年人的標籤是什麼?

“彈幕大神”,“吃瓜群眾”,“佛系青年”,“躺屍怪”,“踧踖青年”,“屌絲青年”,“空巢青年”,“社畜”,“蟻族”,“卡奴”,“三和大神”等。

這就是100年後的許多“新青年”。逃避現實,沉迷虛擬世界尋找自我安慰的阿Q又復活了。我們是否還有衝破層層阻力的勇氣和力量,我們是否還有打破鐵屋子的決心和毅力,我們是否還能醒過來。

昨天,一則新聞登上全網熱搜“羅志祥”劈腿,微博瀏覽量兩個多億,看過最多的評論就是“坐等吃瓜”,等待吃瓜的都是咱們這100年以後的“新青年”,而羅志祥不過就是一個演員而已。

這許多“新青年”最是浮躁,再來看一組數據。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9年全國離職率為17.9%,其中互聯網行業離職率在25.6%。

再來看全國離婚率,2019年全國:結婚登記為713.0794萬對,離婚登記為310.4131萬對,離婚率43.55%。

《吶喊》自序:100年後的 “新青年”吶喊了些什麼?魯迅怒了

其中排名最高的前10個城市離婚率全部超過50%。天津甚至超過了70%。

我想,作為100年後的“新青年”我們應該多一點耐心,少一些浮躁,沉浸下來提升自己,很多人都愛怪環境,其實要我說,打鐵還需自身硬,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吶喊”什麼?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我們已經很久沒有提過我們的夢想了,甚至夢想在心裡也只是睡在某個角落,更為恐怖的是很多人早已丟失了夢想和初心。我們現在有一點不好,衡量標準出了問題,一切以錢來判定我們是否成功,上一輩的人有錢,就可以和90後搶老婆,女孩還形成了一種病態的價值觀“大叔控”我想說,你身邊的同學同事朋友有錢的話,他沒有比大叔暖嗎,沒有比大叔更值得你愛嗎?而你自己不努力去奮鬥,想著靠男人,靠老男人?

更有甚者男孩子也學會了這一套,網上有句很流行的話叫做“我不想奮鬥了”。意思是自己也想找個富婆來包養。

《吶喊》自序:100年後的 “新青年”吶喊了些什麼?魯迅怒了

魯迅先生要是知道如今的“新青年”這樣想,估計棺材板都蓋不住了,《祥林嫂》的悲劇還不夠深刻嗎?不反對找大叔,如果是真的愛,那我祝福你,可是恰恰很多女孩,只是不想工作,不想努力,還美其名曰,“明明可以靠顏值,為什麼要靠才華。”這是何等的可悲。

前段時間就4月18號,有個廣西人火了,我們叫他“切格瓦拉”,他是一個盜賊,可是涉及到他的話題可以有上千萬的點擊率,只是因為他那句家喻戶曉的名言:“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然而可笑的是,我們竟不如一個盜賊,他在出獄後,不願意簽約任何一家網紅公司,儘管他的流量已經可以和明星媲美,他說:“簽約還不是打工,那樣沒自由,我不做,我只想回家種種田,陪陪父母。”

這就是他的“吶喊”,這就是他內心深處最真實的“吶喊”,他想要自由,他的夢想是自由,儘管他曾經是個賊,但是他仍然為了自己的夢想不屈服。

《吶喊》自序:100年後的 “新青年”吶喊了些什麼?魯迅怒了

而很多人,夢想是可以朝令夕改的,夢想是別人一句話就可以否定的,夢想是可以隨便被別人踐踏的,夢想是說出來可笑且可恥的。

四、最後

《吶喊》自序中,寫了魯迅先生創辦雜誌《新生》的故事,出版之期接近了,編輯跑了,資本撤了,只剩下3個人,可是到後來,連這3個人都不能在一處了,各自散去,這就是雜誌《新生》的結局。

每個人都會失敗,強如魯迅先生也會失敗,魯迅先生的兒子問他:“爸爸,為什麼你的鼻子是扁的。”

先生說:“我從很早以前就開始碰壁,碰多了,鼻子就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