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都到哪兒去了:封城2個月,武漢人的手上還有錢嗎?


錢都到哪兒去了:封城2個月,武漢人的手上還有錢嗎?

中百集團2020年第一季度預計虧損1.62億元-1.82億元

4月15日,中百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百集團”)發佈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報告期內,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16,200萬元—18,2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08.44% -783.55%。

中百表示,2020 年第一季度公司淨利潤虧損的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根據湖北省武漢市疫情防控的相關規定,公司下屬百貨、電器所有門店自1月23日起按要求閉店暫停營業,中百倉儲、中百超市、中百羅森等業態30 多個門店也受疫情影響陸續閉店停業,保持營業狀態的近1000 個門店大部分時間開展社區團購,銷售結構單一,導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二是公司服從抗疫保供大局,以保供應、穩物價、惠民生為原則,平價銷售居民生活必需品導致商品銷售毛利減少。三是疫情期間人工成本、配送成本劇增,員工防護物資和門店消殺等剛性支出增加,導致費用大幅上升。

如果是這樣,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消費比正常情況下高不了太多。不過,這一點是值得商榷的。起碼從我自身的個案上來看,消費是比平時要高的。

一分都不能少:房貸、房租、物業費

除了日常的生活消費,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另一大支出就是跟房子有關的支出。在我的上一篇文章《餐飲行業正在遭遇四十年來最大的危機》發佈後,很多人的評論都是房租、房貸、物業費……

錢都到哪兒去了:封城2個月,武漢人的手上還有錢嗎?

物業費催促信息

我們可以零星看到一些房租減免的信息,但這部分房租減免都是一些零敲碎打,就像疫情剛爆發時,武漢的醫用物質非常緊缺,有很多愛心人士捐款、捐物一樣,雖然心情很好,但是所起的作用有限。最後還是要國家出手,成建制、成規模的投放醫務人員和醫療資源,才能扭轉整體的防疫趨勢。

我們是不是可以大膽的假想一下,如果國家規模化減免2個月的房貸,然後由房貸傳導到房租,這樣是否是一種可行的做法,畢竟大家都可以沒有收入,為什麼國家不可以減免房貸呢?如果採用了這種做法,那麼就不用弄些什麼優惠券啥的,還有像武漢銀聯雲閃付那2000萬不知道到底是誰退出來的優惠券,藉機佔疫情的便宜,推廣自己的APP。

封城2個月,武漢人的手上還有錢嗎?

像房租、房貸、車貸等等大項消費,再加上每個月的生活費。如果真的因為這些,導致手頭上不寬裕的,就算如果沒有疫情的發生,手頭上也是不寬裕的。

對於手上現金流充沛的人,這兩個月的疫情對他們的生活根本就沒有很大的影響。甚至他們還可以在這段時間利用低價購買一批資產。

可能,疫情會讓沒有錢的更艱難,讓有錢的人更富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