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任局長“一張圖” ,接力鋪就“致富路”

三任局長“一張圖” 接力鋪就“致富路”

——鳳岡縣林業局著力強化工作連續性提升幫扶質效


三任局長“一張圖” ,接力鋪就“致富路”

群眾送來錦旗

4月18日,星期六,儘管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鳳岡縣林業局局長安應飛還是趁著週末難得的空閒時間到所幫扶的天橋鎮河閃渡村,實地調研春耕生產情況和當前扶貧重難點工作。出發前,安應飛照例聯繫了朱克茂、王志旭兩任前局長,聽取他們對該村扶貧工作的意見建議。

“幫扶工作計劃不能朝令夕改,必須一張藍圖繪到底,才能拔除窮根奔小康。”在河閃渡村看到通組到戶的硬化路、碩果盈枝的經果林、禽畜興盛的養殖業、民眾昂揚向上的精氣神時,安應飛高興地說:“接力幫扶能夠保持工作連續性穩定性,如期實現既定目標任務沒有問題。”

河閃渡村位於鳳岡南面,距離縣城80多公里,毗鄰石阡縣本莊鎮,是全縣最偏遠的行政村,被譽為鳳岡“小西藏”。2017年,鳳岡縣林業局與該村結成幫扶對子。同年9月,時任局長朱克茂率領該局幹部職工一行28人奔赴河閃渡村,開展脫貧攻堅駐村幫扶工作。

初到河閃渡,儘管做好了充分思想準備,可眼前的景況還是讓朱克茂沒想到:組織建設軟弱渙散,基礎設施破舊不堪,民生工程陳舊滯後,產業項目幾乎全無,更重要的是村民安於現狀、爭當貧困戶的思想觀念嚴重,個別村民質疑、嘲笑、阻撓幫扶工作,甚至有人教唆他人為難幫扶幹部……

三任局長“一張圖” ,接力鋪就“致富路”

時任局長朱克茂進村入戶核查情況

脫貧就是使命,幫扶就是責任。朱克茂帶領工作隊白天深入田間察實情,晚上走進農家拉家常,組織群眾到周邊參觀。通過一場場院壩會、現場會、交心會,與群眾推心置腹交流、苦口婆心講解、以案說事開導,打消了民眾顧慮,拉近了幹群距離,增進了共識,為脫貧攻堅全面取得勝利奠定了基礎。

經過多次座談和實地調研後,朱克茂帶領黨組成員、村支兩委、村民代表一起擬定了河閃渡村的發展規劃,明確了脫貧攻堅的方法路徑和目標願景,明確了幹群勠力同心戰貧困、攻堅克難拔窮根的“作戰圖”。

正當脫貧攻堅關鍵時刻,朱克茂調離林業局。“我人雖然走了,但我的心永遠和大家戰鬥在一起,希望河閃渡村在你的帶領下早日將‘藍圖’變為現實!”在脫貧攻堅戰場交接完工作後,朱克茂對著新任局長王志旭深情地說。

三任局長“一張圖” ,接力鋪就“致富路”

時任局長王志旭調研花椒產業

脫貧一線上任,決戰時刻履新。王志旭心裡除了感激組織和領導的關心信任外,更多的是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責任。為此,王志旭化關心為激情,把壓力當動力,接過接力棒繼續努力著。

為了儘快摸清底數、熟悉情況,王志旭逐組逐戶進屋察看,逐山逐地實地調研,經常早出晚歸,星夜兼程,餓了吃乾糧,渴了喝泉水,白天調研,晚上座談。經過近兩週的走訪,將基本情況做到了“一口清”,準確翔實的信息為後來做好脫貧攻堅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他將政治工作、業務工作與脫貧攻堅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政治工作和宣傳動員功能,大力宣講黨的路線方針和惠民政策,堅定群眾愛黨信黨跟黨走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做好思想發動工作,有效激發群眾脫貧致富的自信心和積極性;普及林業法規,增強村民愛林護林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收到了一舉三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天道酬勤,實幹興村。在兩任局長的接力帶領下,經過全體幫扶幹部和廣大群眾的共同努力,河閃渡村舊貌換新顏,各項建設全面提升,達到了國家脫貧標準,2018年7月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實現了脫貧摘帽,縣林業局也被評為先進幫扶單位。之後,林業局從集體蹲點幫扶轉為選派骨幹長期駐村幫帶,持續幫助河閃渡群眾發家致富。

三任局長“一張圖” ,接力鋪就“致富路”

現任局長安應飛幫助群眾挑磚

2019年10月,縣林業局班子重新調整,副局長安應飛昇任局長,對於在林業戰線工作多年的安應飛來說,做起林業工作輕車熟路,遊刃有餘,可幫扶工作卻讓他感到不小壓力,他說:“脫貧容易致富難,幫扶工作進入深水區,後面都是最難啃的骨頭、最難打的硬仗,要鞏固脫貧成果,推進全面創新發展,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發展,任重道遠步履維艱,必須只爭朝夕奮發努力。”

安應飛介紹,在下步幫扶工作中,縣林業局將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雙有機”戰略為引領,充分發揮林業在扶貧中的優勢作用,不斷挖掘林業經濟潛能,大力發展花椒產業、林下種植、林下養殖,著力打造以森林康養、森林旅遊為一體的服務體系和生態產業鏈群,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助推全面小康建設。

“河閃渡村雖然脫貧出列了,但發展無止境,幫扶不停息。在下步工作中,我們將切實履行林業幫扶主體責任,按照‘四個不摘’的要求,真幫實扶,攻堅克難,不斷提升幫扶質效,為河閃渡村乃至全縣人民早日實現小康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對於工作打算,安應飛信心滿滿地說。(作者:曾凡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