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唱好通俗音樂?一定要聲情並茂

寫在前面:聲樂是需要全面系統學習的,請各位做好長期學習的準備。


怎麼唱好通俗音樂?一定要聲情並茂

要想唱好通俗音樂,首先,歌者一定要做到 "聲情並茂"!

聲:指歌者發聲的技能(也就是用哪些動作去唱歌)。

情:指歌者演唱時所要表達的一種情緒或氛圍(一般被視為是不是投入,是不是有歌者的氣質)。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人的發聲技能再高超,其聲音還是會有瑕疵的。因為在聲樂的表現中,對人聲的要求始終是精益求精的,如果歌者缺少了感情的支撐,那他充其量是一部發聲的機器,而且是有瑕疵的。

反之,如果僅憑一時之勇,一時之情去發洩,而不顧作品本身所要詮釋的內涵的話,那便往往會陷入K歌、叫喊等頗具市井之氣的行為了。並且,這種演唱習慣一經形成,今後是很難更改的。


怎麼唱好通俗音樂?一定要聲情並茂

接下來,我們就聲、情這兩方面來探討通俗音樂的演唱規律!

對於聲樂技能的提高,我們主要從氣息、發聲、傳聲、咬字入手。很多人盲目地練習唱歌,但他並不知道在唱歌的過程中,聲音的四大部門是要同時工作的,只有這樣才叫唱歌,如此練習才是有效的。

對於情緒表達的提高,要遵循多聽多聞、循序漸進的原則。在練習初期,要學會辨認好的聲音、好的音樂好在哪裡,一般從質、氣、詞、樂入手,並且,無論是在自身演藝、還是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要學會將自己對歌曲的認識從感性上為理性,再逐漸迴歸到感性。

值得一提的是,判定歌者演唱好壞的標準,往往是通過歌者對作品整體情緒的表達,而不單單是在檢驗氣息、發聲、傳聲、咬字這四門功課的高低!

例1:練聲練得好的人不代表唱歌唱得好。

例2:喜歡劉德華而不喜歡張學友的人,他們絕不是在比誰的演唱技能高,而是在比誰唱得好聽!


怎麼唱好通俗音樂?一定要聲情並茂

最後,我們談一談氣息和發聲的內涵以及練習方法!

一、什麼是氣息?

唱歌必須用氣,通俗音樂中的氣,是由一呼一吸這兩個動作交替構成的,決不要有第三個動作產生,例如,停頓、重吸、重呼、偷氣、漏氣等。

就一呼一吸而言,唱歌是呼的藝術,切勿本末倒置。然而,現在大多數的練氣方法,過於強調吸氣,這樣會大大削弱歌者的表現能力、交流能力。

現在,我向大家介紹一下練習要領:要用氣,就要一呼一吸,交替工作,穩定氣口,連貫動作。

具體練習方法如下:

1、弱延音練習:

發“絲”的音,一口氣“絲”20-30秒,5-7口氣為一組,每次練習3-5組。

用“絲”替代歌詞,完成整首曲目。

要求:輕、細、連、長。

2、強跳音練習:

發“哈”的音,一口氣10個,每個間隔一秒,5-7口氣為一組,每次練習3-5組。

要求:短、快、勻、淨。

3、唇顫音練習:

嘴唇放鬆,顫動,一口氣“嘟”20-30秒,5-7口氣為一組,每次練習3-5組。

用“嘟”替代歌詞,完成整首曲目。

要求:深、緩、連、長。


怎麼唱好通俗音樂?一定要聲情並茂

二、什麼是發聲?

氣息經過氣管推動聲帶,使聲帶顫動,這個過程就叫做發聲。發聲是人的一種本能,但是說話、唱歌都是後天形成的。所以,我們要從本能的發聲變為有目的、可控制的發聲。

如果你想把聲發好,就得感受到聲帶在工作。我們可以在放鬆的狀態下發“氣泡音”來體會,這個聲音有點像打嗝。我們可以用“氣泡音”作字頭,發5個元音“a,e,i,o,u”(拼音),體會到“氣泡音”之後,慢慢學會用發“氣泡音”時聲帶的工作狀態以及發聲位置來歌唱。

現在,我們結合不同的聲部,向大家介紹具體練習方法:

1、唇音練習:

八百標兵奔北坡,北坡炮兵並排跑。

炮兵怕把標兵碰,標兵怕碰炮兵炮。

2、齒音練習:

四是四,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不要把十四說四十,也不要把四十說十四。

3、舌音練習:

六十六歲劉老六,推著六十六隻大油簍。

六十六枝垂楊柳,拴著六十六隻大馬猴。

4、喉音練習:

山前有隻虎,山下有隻猴。

虎攆猴,猴鬥虎。

虎攆不上猴,猴鬥不了虎。

5、舌音、牙音練習:

街南來了個瘸子,右手拿著個碟子,左手拿著個茄子。

街上有一個橛子,橛子絆倒了瘸子,右手摔壞了碟子,左手扔掉了茄子。

你都學會了嗎?

怎麼唱好通俗音樂?一定要聲情並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