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海 要变大了

近几年前海扩容的话题就不绝于耳,但都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不过,今年开年深圳30多个重大项目在前海集中开工,明眼人一看便知,前海新城市中心建设已直接覆盖到宝安中心区和大小南山,深圳人用行动为前海扩容作好铺垫。香港商报 灵童

深圳前海 要变大了

三面扩展施拳脚

据内地媒体报道,2019年前海城市新中心建设共安排项目313个,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6亿元。其中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建设项目216个,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0亿元;宝安中心区建设项目19个,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90亿元;大小南山及周边地区建设项目78个,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26亿元。

当天开工的前海新城市中心建设的十大项目中,就包括建设宝安中心区中央海滨文化公园。自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叠加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以后,前海已实质性完成了南扩和东扩,而宝安中心区中央海滨文化公园的建设,无疑是其北扩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前海管理局长杜鹏不久前表示,去年前海的一个重大提升就是将深港合作区、自贸片区从产业功能区提升为国际化城市新中心,这是规划的革命性提升。去年已经发布了《前海城市新中心规划》和《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综合规划》。既然是国际化的城市新中心,面积太小自然是施展不开拳脚。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以高标准建设的城市新中心,自然不同以往,其所担负的角色,更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公布后有了新的提升。《纲要》全文提及「深圳前海」8次,提到「前海」关键字14次。深圳是大湾区中心引擎城市,前海又是深圳举全市之力建设的城市新中心,可谓中心之中心,前海被寄予更多的厚望。

完善交通 提升竞争力

前海处在粤港澳大湾区轴心位置,亦处在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与周边大空港、海港、邮轮码头连为一体,自然是其国际化城市新中心不可或缺的。而今年深圳重大项目在前海集中开工,不仅是因为其中有十个前海城市新中心建设项目。而且,当天集中开工的十大交通基础项目,其中,妈湾跨海通道工程、新城立交完善工程,以及月亮湾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沿江立交D匝道工程等均为前海合作区相关项目,这些工程都与前海改善交通环境,加速实现客货分离有关。而更重要的是令其与周边一体化,这从去年底深圳市人民政府批覆《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及大小南山周边地区综合规划》就能看出来,该份规划的出台,被视为将蛇口和前海两个自贸区联通了起来。

特别是妈湾跨海通道工程位于前海合作区西部滨海地区,是深圳市第一条大直径深埋跨海隧道,是深圳西部重要疏港通道。该工程从表面来看,有利于净化前海、铲湾地面交通,实现客货分离。但朝深里看,这或许是前海西扩的重要标志性事件。外间早有传言,深圳有意将前海蛇口自贸区、宝安中心区、大铲港湾区、大空港区地块等进行共同打造。从构建一个国际化的滨海美丽湾区的角度来说,当然有必要对其进行整体提升,前海独美不是美,而且前海水城的形象,也需要大铲港湾区等周边地带来衬托。此次前海新城市中心开工的十大项目中,就有宝安中心区中央海滨文化公园、桂湾公园等两个公园项目,去年前海在修改规划时亦增加了绿地面积。因此从美化的前海角度来说,其周边地带亦被纳入其中。

而且,前海扩容还与更大范围服务香港有关,未来将要建设的连通深港机场的西部快线,以及更便捷出入关,还有职业资格互认,都将提升前海对国际化人才的吸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